浅谈孙子“避实击虚”思想在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的成功运用

2021-11-25 11:43王廷文
孙子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兵力孙子兵法战场

王廷文

《孙子兵法》被称为世界第一兵书,其宏阔的军事谋略思想对后世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弱小到强大,最终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遵循、继承和发展《孙子兵法》的军事谋略思想,成功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其中,孙子“避实击虚”思想在革命战争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谨就孙子“避实击虚”思想在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的成功运用,稍作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分清“虚”“实”——“避实击虚”的首要任务

“虚”和“实”是战场上力量的两种基本形态。按照传统说法,“虚”一般是指弱小的、次要的,处于无备状态的力量;“实”一般是指强大的、主要的,处于有备状态的力量。《孙子兵法·势篇》对“虚”“实”的解释,非常形象。孙子讲:“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1〕。“以碫投卵”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拿石头砸鸡蛋。石头为“实”,鸡蛋为“虚”。向敌军发动攻击,如同用坚硬的石头砸向鸡蛋一样容易,关键在于掌握了“虚”“实”的学问。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这本书中,李世民评价《孙子兵法》说,“朕观诸兵书,无出孙武;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2〕。分清“虚”“实”,是实施“避实击虚”的首要任务,当然也是掌握战争主动权、保存自己并战胜敌人的首要任务。

然而,分清“虚”“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尤其在残酷拼杀、纷杂混乱的战场上。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白色恐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奋勇的抗争,先后组织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三次大的武装起义,还有几十次小的武装暴动,然而都失败了。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促使毛泽东重新思考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既然像苏联那样走城市暴动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那就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另寻出路。毛泽东力排众议,毅然放弃攻打长沙的原定计划,将秋收起义幸存的部队带到井冈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提出的放弃攻打长沙这样的大城市,将革命队伍带往井冈山的行动,是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次真正认清“虚”“实”、主动实施“避实击虚”战略的伟大实践。当时国民党的统治力量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而井冈山处于大山深处,国民党统治力量比较薄弱。毛泽东正是认真分析了敌我“虚实”情况,做出了符合实际的决定。毛泽东当时讲:“敌我力量相差如此悬殊,是根本不可能取胜的。”〔3〕在兵力明显少于敌人时,不跟敌人硬拼,进而转向敌人薄弱的地方,这正是《孙子兵法》说的“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4〕。

全面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里写下了著名的《论持久战》。这篇文章中,毛泽东将中日双方进行了综合全面的对比,包括中日双方的社会形态、战争性质、战争要素、国际社会支持,等等,最终摸清了中日双方的“虚”“实”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客观对比,得出抗日战争必定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中国,并且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必将经过的三个阶段,即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毛泽东在文章中指出:“采用客观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战争,才能使战争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5〕抗日战争发展的全过程,完全契合了毛泽东对战争的分析预判。

二、“虚”“实”转化——“避实击虚”的成功枢机

人们常说,“强胜弱败”是战场上铁的定律。强者战胜弱者,军事实力乃至综合实力,永远是胜败的决定因素,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就好比一个成人和一个幼儿摔跤,无论幼儿摔跤技术多好,也赢不了成人,因为他们根本不在同一个级别上。需要重点提到的是,历史上确实也有许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这些战例从表象上看堪称奇迹,后人所以给予了高度评价,以至于津津乐道。这些战列能够突出重围、最终获胜的关键,就是成功地实现了战场上“虚”“实”的转化。孙子讲:“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6〕实力弱小的一方,通过设计用谋、兵力运作,成功迷惑敌人、调动敌人,最终实现了在局部作战地域、局部作战空间上敌我双方实力强弱的转换。

战场上实现敌我力量“虚”“实”转化,是弱者战胜强者并最终获得全面胜利的枢机。如何做到“虚”“实”转化呢?一般来说,战场上实现“虚”“实”转化,有两个重要的节点,一个是时间,另一个是空间。时间和空间都是“虚”“实”转化的条件,两者共同发挥作用。全面抗日战争初期,蒋介石采取消极的抗战策略,片面地强调“以空间换时间”,利用中国辽阔的领土腹地,来拖延日军兵力,结果导致其领导的军队一败再败,一退再退,军事上处处挨打,战略上处处被动。毛泽东领导的八路军,则是采取积极的抗日策略,既考虑到时间问题,坚持打持久战;又充分考虑到空间问题,深入日军占领的敌人后方,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实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策略。实践证明,面对实力强大的日本军队,共同发挥时间、空间两大因素的作用,是唯一正确的作战策略。随着时间的推进,在广阔的空间上不断消耗日军的实力优势,累积中国方面的实力优势,此消彼长,在度过了非常艰难的战略相持阶段之后,中国抗日战争迎来了大反攻,并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侵华日军。

毛泽东引领中国革命取得成功,最为突出的经验,就是提出、阐释并成功运用了“游击战”“运动战”两种“避实击虚”的战略战术。土地革命时期,据说毛泽东曾经写过一副对联:上联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下联是“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7〕

其中,上联主要是讲游击战,也就是我们大家熟知的游击战“十六字诀”。十六字诀的秘诀,就是先避开敌人的主力,然后选择在敌人力量最薄弱的地方下手。这就是《孙子兵法》讲的“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这就是“避实击虚”。毛泽东后来用一句形象的话解释,叫作“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十六字诀”把“避实”与“击虚”的辩证关系贯穿于游击战争之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灵活作战,达到了以小敌大、以弱胜强的目的。依靠这种策略战法,1930年至1931年间,中央红军一再打败国民党军的“围剿”,取得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稳定和扩大了湘赣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府。

下联主要讲运动战。解放战争中,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继承《孙子兵法》“避实击虚”思想,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积累总结出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运动战法和战争策略。1947年3月,胡宗南纠集20 余万兵力对陕北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在这场延安保卫战中,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在转战陕北一年多的时间里,毛泽东、彭德怀、习仲勋等领导西北野战军采取运动战法,充分发挥我军机动灵活的运动战特点,在山沟沟里同十倍于己的国民党军“打圈圈”,并随时寻找战机,歼灭敌人,将战场上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三、“我专敌分”——“避实击虚”的实现途径

战场上实现敌我“虚”“实”的转化,关键要在“我专敌分”上做文章。《孙子兵法·虚实篇》集中阐述了“我专敌分”的作战指导思想。“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8〕就是说,诱使敌人暴露形迹,而我军处于隐蔽状态,这样我军兵力就可以集中,而敌军兵力就不得不分散。如果我军把兵力集中在一点,而设法将敌人兵力分散为十处,这样,我军面对的这一个点上,就有了十倍于敌的兵力。这一局部战场上的形势,就转变成为我众敌寡的态势。孙子的这段话,形象阐明了敌我双方力量“虚”“实”转化的一个过程。通过“我专敌分”对敌策略,最终达到了“虚”“实”转化的目的,“避实击虚”也就有了可供操作的基础和空间。

在战争中,胜利永远属于懂得怎样在决定性的地点集中最大兵力的一方。纵观古今中外军事史,凡是卓越的军事家没有不强调集中使用兵力的。《淮南子·兵略训》说:“五指之更弹,不若卷手之一挃;万人之更进,不如百人之俱至也。”〔9〕拿破仑也说过:“进攻战争的原则也和实施围攻的原则一样,火力必须集中在一点上。”〔10〕毛泽东吸取并发展了这些观点,指出:“在有强大敌人存在的条件下,无论自己有多少军队,在一个时间内,主要的使用方向只应有一个,不应有两个。”〔11〕敌人虽然很多,如果把自己的兵力集中在一起,把敌人的兵力分散在各处,我们就能够在局部上形成兵力对比的优势。“敌虽众,可使无斗。”〔12〕使用这种办法,即使在我军战略上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也可以造成战役战斗上的绝对优势,从而逐步转变整个战争的形势。

兵力集中使用,既是克敌制胜最重要、最简单的准则,也是《孙子兵法》中“避实击虚”思想的实现途径。毛泽东借鉴吸取《孙子兵法》“我专敌分”的思想,并针对革命战争敌强我弱情况,创造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运动战指导原则。他指出 “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13〕。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发动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先后投入兵力达46 万,而粟裕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总兵力只有27 万,解放军处于绝对劣势。但在孟良崮战场上,粟裕集中了华野五个纵队,来打张灵甫的一个整编师,从而在关键的局部,即孟良崮战场上形成了兵力对比5:1 的绝对优势。经过三天三夜激烈的战斗,华野打掉了国民党整编第74师,击毙张灵甫,挫败了国民党对山东的重点进攻,极大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同样,解放军挫败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也是贯彻和采取了毛泽东制定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彭德怀利用分散敌人兵力的策略,集中优势兵力,连续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场战役的胜利,消灭敌人13000 余人,稳定了西北战局,为转入战略反攻奠定了基础。

四、“致人而不致于人”——“避实击虚”的核心宗旨

用兵作战,贵在能调动敌人,而不为敌人所调动,这是实现“避实击虚”战略的核心宗旨。《孙子兵法》中有一条十分重要的作战原则:“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14〕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贵在始终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能够调动敌人,牵着敌人的鼻子走,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已经十分清楚地看到争取战场主动权即“致人而不致于人”的重要性。李卫公感慨道:“(《孙子兵法》)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15〕历史上用隐真示假调动敌人的例子很多,像韩信暗度陈仓奔袭安邑、孙膑马陵之战中减灶示弱致庞涓上当,等等,都是围绕“致人而不致于人”这一重要作战原则。可见“致人而不致于人”,即争取主动权实为作战思想的核心。

毛泽东将“致人而不致于人”通俗地解释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毛泽东领悟到弱军争取主动、战胜强旅的奥妙,并成功运用到实战中。如著名的“四渡赤水”战役:红军长征行至贵州的遵义,蒋介石纠集中央军和地方军阀36 个师旅,约50 个团、40 余万人,形成对红军的大包围态势。毛泽东意识到,要扭转红军被动的地位,“致人而不致于人”尤为重要。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红军灵活地运用各种形式的作战方式,四渡赤水,变被动为主动,牢牢掌握了战场主动权。《孙子兵法·虚实篇》讲:“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16〕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军在川、黔、滇边区进行的一次出色的“致人而不致于人”争取战争主动权的运动战,充分展示了毛泽东的军事才能,将“致人而不致于人”作战原则发挥到了极致,把“避实击虚”这一战略原则运用到了极致。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在东北战场我军总的兵力已经超过国民党,但林彪指挥的东北野战军迟迟打不开局面。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人高瞻远瞩,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先打锦州,“致人而不致于人”。锦州扼守东北和华北的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打下锦州,就切断了国民党军由华北通往东北的补给线,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很显然,打下锦州就争取到了战争主动权,实现了“致人而不致于人”。果然,解放军在攻克锦州后,形势一片大好,不久就全歼东北之敌,取得辽沈战役的胜利。

五、“知彼知己”——“避实击虚”的情报保障

《孙子兵法·谋攻篇》指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17〕这是《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是其精华所在,同时也是在战略上实现敌我双方“虚实”转化、做到“制人而不制于人”的基础保障。毛泽东特别看重孙子的这句话,曾经多次引用并大加赞誉。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18〕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又说:“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19〕

《孙子兵法》十三篇,《用间篇》放在最后一篇,但孙子的用间思想贯穿着《孙子兵法》的始终,并占据突出位置。就像《用间篇》最后一句所强调的:“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20〕整个军事活动都要依靠搜集到的情报来决定。土地革命时期,中央红军之所以能够连续粉碎国民党军的三次“围剿”,情报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第一次反“围剿”开始,国民党的兵马未动,我党安排在敌人内部的“红色间谍”钱壮飞、李克农等,就已经将敌人的“进剿计划”送到了毛泽东、朱德的反“围剿”指挥部。在第一次反“围剿”时,红军还意外缴获了敌人的一部电台,使红军的情报工作如虎添翼。在周恩来亲自指挥下,红军组建了自己的无线电队。至1931年5月,几大主力红军都成立了无线电队,配了电台,正式建立起了无线电指挥网。三次反“围剿”中,无线电指挥网保持各部队间通信联络,并随时监听敌人动向,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样,红军“四渡赤水”中我军的情报工作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红军能够成功调动敌人,恰恰是摸清了敌人的兵力部署、调动方向等,方能从容应对,化险为夷。

【注释】:

〔1〕〔2〕〔4〕〔6〕〔8〕〔12〕〔14〕〔15〕〔16〕〔17〕〔20〕骈宇骞等:《武经七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

〔3〕〔5〕〔11〕〔13〕〔18〕〔19〕《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7〕崔晓汉主编:《你了解咱们的队伍吗?: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辉历程解疑》,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版。

〔9〕《淮南子》,中华书局2012年版。

〔10〕〔德〕埃米尔·路德维希著,梁锡江等译:《拿破仑传》,中华书局2019年版。

猜你喜欢
兵力孙子兵法战场
美军兵力设计及作战概念跟踪
美军兵力设计及作战概念跟踪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青年学生孙子兵法友谊辩论赛在滨州学院举办
战场上的神来之笔
贴秋膘还有三秒到达战场
试论兵力投入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影响
赤焰战场RED2
也门,西方反恐的第三战场
《孙子兵法》这样读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