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ple P 介入留守儿童依恋障碍的策略研究

2021-11-25 16:08刘耀耀
现代交际 2021年9期
关键词:委托监护人教养

刘耀耀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安徽 合肥 233000)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国家庭面临着较为沉重的教养压力。社会流动的加快,使留守儿童的亲职教育面临严峻挑战。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文件发布后,各部门、各级政府广泛参与制定并实施了各项留守儿童保护、福利政策;但留守儿童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尤其是他们的依恋障碍,如社交混乱、情绪混乱等。留守儿童的依恋障碍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健康快乐成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父母是儿童最好的老师,解决留守儿童的依恋障碍主要还是依靠家长和受委托监护人。亲职教育是解决儿童依恋障碍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Triple P(积极的父母教养课程)是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

一、留守儿童依恋障碍概述及原因分析

(一)依恋障碍概述

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儿童与其父母、其他教养人(一般为母亲)之间的特殊情感联系,产生于儿童与父母、其他教养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是儿童为适应人际交往环境而发展出来的防御性安全策略。[1]449

依恋障碍(attachment disorder)是指个体无法在社会生活环境下产生爱和持久的亲密关系的状态。[2]依恋障碍一般被描述为开始于5岁以前的明显而长期的社会关系障碍,患儿通常表现为不恰当的应对方式,如过度抑制、过分警惕、明显的矛盾情感或社交泛化、选择性依恋不良、情绪和社交混乱等。依恋障碍的核心表现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引起了许多专业人士的注意,直到1980年DSM—Ⅲ的出版,才出现在正式的精神病学手册中,命名为反应性依恋障碍(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RAD)。目前,DSM—Ⅳ和CCMD—3也沿用这一名称,而不同的是,DSM—Ⅳ中儿童反应性依恋障碍分为抑制型和去抑制型,而在我国,儿童反应性依恋障碍单指抑制型。儿童依恋障碍可分为童年反应性依恋障碍(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和童年脱抑制性依恋障碍(disinhibited attachment disorder)两种。[1]449-450

(二)依恋障碍原因分析

留守儿童的依恋障碍是由非正常的看护和教养造成的,即持续忽视留守儿童的生理和情感需求。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和受委托监护人的教养方式

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的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式决定了人的处事方式。家长和受委托监护人采用的教养方式如权威式、宽容式、灯塔式或者直升机式等,会对留守儿童的亲子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2.留守儿童的自身特征

儿童是独立的人,心理和情感需求应得到满足,他们希望得到父母的关爱和照顾。留守儿童与父母(尤其是母亲)长期分离,缺乏与父母的亲子互动,很容易产生依恋障碍,并造成一系列的心理和情感问题。

3.教养环境

儿童在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发展,他们从生活环境中获取生存、发展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儿童不能脱离其教养环境,留守儿童在没有或很少父母关爱的教养环境中很容易形成人格和个性依恋障碍。

二、依恋障碍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影响

(一)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留守儿童的依恋障碍会使留守儿童对谁(主要是父母和其他教养人)都无法建立依恋,或者和他人建立错误的依恋。在人际关系的交往中,依恋往往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调节基础就建立在依恋形式上。无法建立依恋或者建立错误的依恋的人也就很难与他人保持适当的与人交往距离、维持人际交往中的对等关系,无法正确而有效地沟通。[3]在家庭中,与父母或其他教养人保持正确和有效的沟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是极为重要的。

(二)对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是个体功能良好和心理健康的基础,在以往一系列的研究中,依恋障碍几乎与所有的心理健康和总体幸福息息相关。一方面,个体需要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对外界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调节情绪,以维系情绪稳定。良好的心理韧性和正确的依恋关系还可以降低或减轻外界的刺激造成的负面影响,治愈心理创伤。另一方面,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与他人交往互动,正确积极的人际交往,应基于保持自身的开放能力、信任力以及利他的行为,相互重视对方的需求,给予对方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依恋障碍的留守儿童与父母或其他教养人有着不正常或不健康的交往互动,这对个体心理和人格的发展是不利的。

(三)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留守儿童的依恋障碍多发于0—3岁之间,这是养育孩子最艰难的几年,成功熬过这几年,父母今后的教养就会好得多。0—3岁是儿童认知和行为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儿童的认知大多是在与教养人的互动中建立起来的,而依恋障碍的留守儿童与教养人错误的依恋形式,很容易导致其错误的认知和理性思维能力的缺失。认知学家认为,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当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调的作用,认知对个人的行为进行解读,这种解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个体是否最终采取行动,情绪和认知会引导个体重塑意义、激发积极性的行为并促进有效的人际沟通。由于依恋障碍导致的个体行为能力不足、理性思维的缺失都可能造成留守儿童的认知错误,以致无法做出恰当的反应和发出正确的行为。因此,治疗留守儿童的依恋障碍,帮助留守儿童与教养人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对留守儿童认知和行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三、Triple P 介入留守儿童依恋障碍的策略

Triple P(Triple P-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积极的父母教养课程)是一个多层次的、以证据为基础的项目,旨在提高父母的育儿知识、技能和治疗及预防儿童的行为、情绪和发展问题。[4]Triple P是一种基于证据的干预措施,已广泛应用于多项服务中。Triple P可以帮助父母、其他教养人学习、掌握积极有效的教养方式,提高父母、其他教养人的教养能力,预防、治疗儿童的社会、情感和行为问题,为处于关键发展期的儿童营造一个安全、益智、轻松及快乐成长的环境,为父母和家庭提供一套完善的育儿支持系统,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对儿童成人之后也产生积极的影响。[5]

(一)修正、完善教养观念,提高家长和受委托监护人的教养水平

留守儿童的家长和受委托监护人是留守儿童的监护、教养主体,其教养观念、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至关重要。不良或者错误的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认知、情绪、社会功能等方面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Triple P针对依恋障碍的留守儿童的家长和受委托监护人进行技能指导、理论培训,着力提升家长和受委托监护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充分尊重其教养子女的主体性和独立性,鼓励其成为独立的问题解决者,以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为途径,增强家长和受委托监护人的信心,并进行心理疏导、情绪疏导等心理健康服务,提高家长和受委托监护人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增强自我效能感,获得正确的认知和理性情绪,使其产生主动学习教养知识与技能的习惯,并能根据家庭、社会环境的变化更新教养观念与技能,拥有可持续的社会支持网络,最终实现家长自立,为留守儿童提供精准化的服务。[6]通过Triple P来落实、强化外出务工父母和受委托监护人育儿方面的主体责任意识,提升关爱和教养服务水平;针对留守儿童的依恋障碍,着力提高其人际交往的能力,促进其生理、心理和人格等的积极健康发展,扣好其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竭力打造更健康的家庭、更优秀的父母和孩子。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建立良性的亲子互动模式

儿童是脆弱的个体,深受家庭教养环境的影响。家庭是个体最原始、最基本的环境,也是个体社会生活的基础,留守儿童积极、消极的品质都是在家庭中获得并被强化的,家庭教养环境对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影响也最为深远。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具有双向性,即相互强化,不断升级。Triple P项目,一方面使留守儿童的家长和受委托监护人学习如何为依恋障碍的留守儿童创建一个安全、益智、有趣的家庭教养环境,让留守儿童学习、游戏和探索,培养留守儿童的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织密织牢立体式依恋障碍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网,创造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快乐成长。另一方面帮助家长和受委托监护人善用教养情境,更多地关注儿童依恋障碍表现,积极、有建设性地回应由儿童发起的互动,如请求帮助、寻求建议等,帮助他们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积极关注孩子的行为,形成良性的亲子互动。最终,父母积极主动承担监督和教养责任,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指导和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留守儿童与家长和受委托监护人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建立良性的亲子互动模式,治愈留守儿童的依恋障碍,塑造留守儿童的健康人格。

(三)以证据为本,倡导和推动政府制定完善相应的政策

Triple P主要的优势是具有极强的循证性,以证据为本。Triple P的研究人员和工作者,基于家庭育儿和教养实践创造家庭干预的科学知识,开发积极的家庭教养项目课程体系及科学育儿、教养的知识,在应用过程中根据家长和其他教养人的反馈进行改进、完善;深入研究当前农村留守儿童依恋障碍的心理特点、突出需求和服务规律,为政府和相关组织进一步做好规范化、机制化、常态化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政策建议。有效改善亲子关系,预防、治疗依恋障碍留守儿童的行为及心理问题,及时将教养人及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相关信息反馈给相关政府部门。向政府提供相关政策建议,维护并保障教养人和留守儿童的权利,提倡并协助政府制定有关儿童福利、亲职支持的家庭友好政策,推动政府和权威机构完善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以法律法规等形式明确亲职教育的地位,提供政策保障与支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依恋障碍的动态管理机制,使教养人和留守儿童同步享受国家社会发展成果。

四、结语

留守儿童与家长或受委托监护人能否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十分重要,决定着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依恋障碍对留守儿童的社会交往、心理健康发展和认知行为有负面影响,加强亲职教育在家庭教养中的应用,通过Triple P项目作用于有依恋障碍的留守儿童的家长或受委托监护人,提高其教养水平,营造良好的教养环境,为政府立法和决策提供建议,完善留守儿童的行为、情感和社会功能,不断提高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值得注意的是,Triple P在留守儿童依恋障碍预防方面的研究极少,这是今后重点研究和关注的方向,可为儿童与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循证育儿干预提供更多思路。

猜你喜欢
委托监护人教养
汽车委托外加工零件自动化配置管理
选择意定监护人,为养老未雨绸缪
委托公证的不正当利用及对策分析
神秘人约在几点碰面?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个股盘中突然暴涨暴跌原因分析
跟踪导练(三)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所谓教养,不过是细节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