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物流》教学改革探讨

2021-11-25 16:08
现代交际 2021年9期
关键词:应用型岗位物流

戴 明

(山东华宇工学院 山东 德州 253000)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高素质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人才成为本科院校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本科院校《电子商务物流》课程受传统教学理念制约,在课程设置上是以突出理论知识为主,侧重学生理论知识素养的教学,而缺乏关于实践项目案例的引入,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难以满足就业岗位的要求。因此,结合多年实践调查,以理论、实践、案例项目相结合的原则,对课程进行改革,以此构建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电子商务物流》课程。

一、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物流》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求教学工作改变以往侧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模式,要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1]《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是物流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主动调整课程建设思路,构建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课程模式。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电子商务物流》课程融入实践项目内容具有内在的必然性:

(一)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电子商务物流》课程一般在大三年级开设,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为实施该课程奠定了基础。但是根据调查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内容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2]例如,根据调查目前本科院校《电子商务物流》课教学教师仍采取“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学生被动地听教师的基本理论概述知识,导致学生昏昏欲睡。剖析原因,主要是由于《电子商务物流》课程内容过度突出了理论知识,而没有融入实践项目,尤其是缺乏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实践案例,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不高。

(二)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实训操作

教学手段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因素。根据调查,在《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教学中,教师主要采取的是“粉笔+黑板”的授课方式,虽然在部分环节也融入多媒体教学,但是其手段较为单一。剖析原因主要是由于:一是课程内容集中在理论知识层面,而没有融入项目案例,制约了教学手段的多元化。[3]165教师习惯性地采取填鸭式教学手段。二是课程内容的设置主要是从高校教学工作入手,而没有企业参与课程的开发,导致教学缺乏实践操作训练;当然与本科学校物流工程专业实践基地设施不健全有很大关系。

二、《电子商务物流》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

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物流》教学改革必须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制定完善的课程教学目标。

(一)《电子商务物流》教学改革思路

《电子商务物流》教学改革工作必须对照物流管理岗位技能标准,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改革的思路为:

1.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

高校转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职业来源于企业,人才来源于教学。长期以来,高校课程体系缺乏对职业能力的培养。[3]167例如,本科院校的《电子商务物流》课程虽然设置了实践模块,但是没有加以重视,尤其是实践教学模式没有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锻炼没有有效结合;因此课程改革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

2.以案例项目为依托,开展社会实践锻炼

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基于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要融入实际案例,以达到实践锻炼的目的。

3.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校企合作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在《电子商务物流》实践教学中要发挥企业资源优势,加强企业与高校沟通交流,搭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

(二)《电子商务物流》教学改革的内容

实践教学是物流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连接知识与能力的桥梁。根据《电子商务物流》实践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要求,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物流》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容主要为:

1.构建实践教学项目库及实践教学体系

项目实践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项目库的建设,是实施《电子商务物流》实践教学的前提。长期以来,高校实践教学主要是按照教材要求实施,虽然能够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与未来就业岗位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实践教学要融入实践案例,构建实践项目库,根据物流工程专业学生的学情及就业岗位特点等三阶段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第一阶段,根据学生基本技能培养的要求,将涉及物流工程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实践案例引入进来,以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物流管理技能,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比如在该阶段,教师要将出入库作业、条码制作等基本项目操作案例引入课堂,在校内实训基地实施操作,以增强学生的基本技能。第二阶段,设置岗位关键技能案例。评价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就是考核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学生经过前期的锻炼,有了基本的技能,因此教师要适当引入能够提高学生关键能力的案例,即制定采购、仓储运输、配送作业计划等的技能的案例。为了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顺丰、申通、圆通等物流企业了解物流运输的流程。第三阶段,培养学生岗位复杂技能。基于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管理岗位技能综合性越来越强,因此在实践教学要融入此类案例及物流企业的物流管理方案,学生通过讨论物流方案,获得相应的技能提升。

2.创新实践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电子商务物流》实践教学就是组织学生到校内实训室或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而教师的指导性不强。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电子商务物流》实践教学必须创新实践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校内+实习企业”的固定模式。校企合作,高校实践教学平时组织学生在校内实训室锻炼,寒暑假等到实习单位实习。[5]此种方式大大增强了实践教学的效果;因此,高校要以上述两种实训方式为主,丰富实践教学的方式。例如,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研、开展专题设计、采取情景式教学。高校应利用虚拟技术搭建仿真环境,解决实践参与不强的问题。根据调查,很多物流企业只让学生接触最基本的工作,导致学生难以检验其专业知识。因此,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虚拟技术,搭建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组织学生通过虚拟环境的实践操作,完成对专业知识的检验。

3.创设岗位环境,融入行业标准

实践教学必须以岗位行业要求为导向。针对应用型本科《电子商务物流》课程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实践锻炼与行业标准脱离的问题,高校要将行业资格证考试标准融入实践教学:一是中要积极营造岗位行业环境。长期以来,实践教学侧重于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缺乏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例如,由于物流管理岗位的工作环境相对比较辛苦,工作时间不固定,经常需要加班,因此应培养学生要具备较强的吃苦耐劳的职业素养。但是,根据调查,高校培养的物流人才因环境问题而跳槽或转行的比例比较高;剖析原因,主要是其缺乏职业素养教育。因此,本科院校要突出职业素养的融入,在实践教学环境中积极构建与准行业岗位相适应的环境,以让学生适应岗位。二是要将行业资格证考试标准融入实践教学中。高校所培养的物流人才归根结底要进入企业岗位,不具备企业岗位资格的人难以就业。资格证书考试是提高学生就业成功率的砝码。实践证明,学生考取行业资格证的过程是学生对综合知识灵活运用的过程。高校要深入开展“1+X”证书制度,在实践教学中按照行业资格考试的标准组织实践教学。[6-9]例如,物流工程专业可以考取电子商务资格证和物流师资格证,为此在实践教学中要积极引入与行业资格证考试相应的内容。

4.增加实践教学课时

基于《电子商务物流》实践教学的要求,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本科院校要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适当压缩理论教学课时,增加实践教学课时。例如,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按照电子商务物流岗位的要求对理论知识进行整合,采用系统化的教学方式,以有效压缩理论教学的课时,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时间。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践锻炼平台,从业务中寻找实训锻炼的时间。教师要积极构建网络实践教学平台,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指导学生开展实践锻炼。

三、《电子商务物流》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

为了有效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物流》教学改革,高校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的主力。基于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结构不合理问题日益突出。例如,高校专业教师一般都是高等院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操作能力。这样的教师队伍难以提高实践教学工作质量;因此高校要从师资队伍建设入手,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数量。高校一是要加强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完善的教师专业提升规划,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制定教师成才计划,采取系统措施提高教师的个人能力。二是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资格证书考试,以此增强其实践能力。例如,高校要将考取资格证书作为对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三是要加强教师深入企业参加实践锻炼的积极引导,让学生在一线岗位学到最新的知识技能,以此更好地强化在实践教学。

(二)深化校企合作,加大实训基础设施建设

实践平台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支撑,基于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岗位对学生要求的提升,高校要深化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训平台:一是高校要主动作为,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习岗位。高校尤其是要通过合作的方式创建校内工场,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场所。二是要加强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校内实训基础设施。[10]三是加强对学生实习的指导,企业要为学生提供最真实的实习岗位,高校要全程指导学生就业。

(三)转变观念,重视实践教学改革工作

高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改革工作。一是为了促使学生实践能力及实践素养提升,学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教学改革,为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二是要建立专项资金,支持教学改革工作。例如高校要设立课改经费,鼓励教师积极研究教学改革方案。

四、结语

基于“双一流”高校战略的实施,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不断优化《电子商务物流》课程,依托校企合作,引入项目资源库、融入行业资格证标准、构建与实践教学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以此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型岗位物流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打造物流“航母”,中国西部现代物流港启用公铁联运新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