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干部教育培训百年演进脉络与基本经验探析

2021-11-25 16:08
现代交际 2021年9期
关键词:干部培训工作

李 鑫

(中共淄博市委党校 山东 淄博 255033)

中国共产党建党至今一百年来之所以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执政能力,并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是一个高度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政党,高质量的干部教育培训效果,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事业成功发展的重要保证。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贯穿于党的建设始终,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百年中共党史也是一部干部教育史。在新时代发展条件下,梳理我们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百年历史演进脉络,总结干部教育百年成就的基本经验,对于指导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持续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的干部教育培训百年历史演进脉络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创建以来,就把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作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纵观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百年历史,可以把我们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1.党对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开创与奠基

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第一个发展阶段是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21—1949年)。这一阶段属于我们党作为革命党时期的干部教育,是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开创与奠基时期。

我们党在成立之初就已经睿智地意识到,培训党的领导干部是革命事业成功的保障。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的“一大”决议就明确提出,要成立工人学校和工会组织的研究机构。为了会议精神的快速落实,1921年8月我们党成立一个月,毛泽东同志就在长沙创办了党的历史上第一所宣讲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干部学校——湖南自修大学。[1]此后,相继成立了不少干部学校,为我党干部教育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比如,培养农民干部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工人运动干部的工人夜校、劳动学院,以研究、宣传革命理论为宗旨的地方性大学,培养妇女干部的妇女运动讲习所,等等。国民大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萌芽时期,虽然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工作还不成熟,不稳定;但在培训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分门别类地培训干部对象,为今后我们党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指明了方向。

随着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的深入推进,革命形势的发展迫切要求大幅度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大批专业化的干部培训机构和学校随之建立。中央苏区相继创办了苏维埃大学、中央教育干部学校、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等,初步形成了干部教育培训的组织体系;其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是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该校于1933年3月在江西瑞金创立,是日后中央党校创建的起点。

经过了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和土地革命时期的经验积累,我们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在抗日战争时期进入了大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部于1939年2月成立,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自此我们党第一次从组织上明确了干部教育的管理部门。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在艰苦条件下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三十多所干部学校,大规模地开展专业化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据统计仅抗日军政大学(及其分校)抗战8年期间就培养出了二十多万名优秀领导干部。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为了迎接革命胜利,我们党继续加强了对干部的革命教育;既对原有的干部学校进行整顿和提高,又加强了对原有技术人才的政治素养教育,为新中国建设和管理做好了专业人才准备。1948年10月,中共中央做出了《中央关于准备夺取全国政权所需要的全部干部的决议》,在中央精神的指示下,各大解放区比如晋察冀边区的白求恩医科大学,晋冀鲁豫解放区的新华大学,华中解放区的山东大学,东北老解放区的东北军政大学、辽东人民军政大学等学校相继建立。这些学校相继培养了大批具有马克思主义文化信仰的知识青年,在军事、政治、党务等方面为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力量支撑。[2]58

综合来看,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的干部培训工作初步建立了教育体系,创办了中央党校、抗大、陕北公学等级别较高的干部学校,对象以在职干部为主;但鉴于恶劣的战争环境,主要是利用战争间隙使干部在其工作岗位上进行在职学习。在培训教育类别上,能够做到分门别类地对党、政、军、工、农等各领域的先进知识男女青年、党员干部开展分类培训。这都为我们党在此时期的革命斗争和政权建设输送了大批军政人才,初步建立的干部教育组织领导机构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奠定了领导基础。

2.党对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与探索

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这属于我们党逐步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所面临的形势任务由革命战争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党的任务发生了变化,由夺取政权转向发展生产力,中心工作由革命战争转向大规模经济建设。然而我们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干部队伍在经济建设方面的知识储备不够,显然是缺少经验的。为此,1955年7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二次会议提出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把干部教育纳入其中,提出了“训练培养各项建设人才,提高在职干部的理论、政策、业务文化、技术的水平”。

在党中央明确的干部教育指导思想下,这一时期各级党校迅速的建立,成了我们党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全国形成了由中央党校、省级党校、地方市级党校、县级党校训练班构成的四级党校教育网络。每一层级的党校都根据不同职务级别、领导层级的干部做出不同的班次时长、内容类别、师资水平的设置配备,以满足不同干部类别层级的培训需求。[3]为了系统地教育和培养领导干部,提高干部的学历水平,1950年初,在华北联大基础上组建了中国人民大学,这是我们党建立的第一所以培养在职干部为主的正规大学,也是高等院校作为主力军首次参与国家领导干部培训体系建设。此后为了促进了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进修的需要,各地又相继创办了一批工农速成中学和文化补习学校。这一时期,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干部学习培训的热潮,大批干部通过学习迅速掌握了工作所需的技能,甚至进入大学进一步深造,成为新一批知识分子。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方式即干部业余理论学校、马列主义夜校、夜大学,党的干部教育组织管理体系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初步建立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四级党校教育培训网,选拔了一大批干部入党校、上大学、进工农速成中学和各种技校,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为新中国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人才。然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脱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期所一直秉承的党的教育主导思想,后来一段时间更是倾向于政治教育,甚至是阶级斗争教育,严重脱离了正常的干部教育轨道。干部教育培训陷入了混乱和停顿状态,进一步正规化、系统化的建设路径受阻。[2]62

3.党对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的深化定型与新时代创新发展

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第三阶段是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这一阶段是中国的干部教育事业逐步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新时期。这一阶段的干部教育又可以细分为两段进程:一是从改革开放初期至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干部教育制度体系运作的科学化与正规化建设时期;二是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全党的工作重心全面向经济建设转移,这对于我党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即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中央推动恢复和新建各级党校,筹建国家行政学院,广泛开展干部学历教育。根据中央提出的全党干部要学政治、学科学、学经济、学管理的要求,干部教育作为加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部署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在总的指导方针上,1980年中央组织部、中宣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干部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学习内容和要求上,要坚决改变对不同行业、不同程度的干部不加区别一刀切的做法,实行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这也成为改革开放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干部教育培训的指导方针;党中央也特别指出,加强干部教育工作必须抓紧解决选编教材和培养教员这两个主要问题。[2]64为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设,中央部门连续制定了几个促进干部教育培训事业长远发展的宏观规划。1983年制定了《1983—1990年全国干部培训规划要点》,1991年制定了《1991—1995年全国干部培训规划要点》,1996年制定了《1996—200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以上三个规划对于推动有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使得各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走上了全面规范化建设的轨道。

改革开放推动了我们党干部教育事业步入了崭新发展阶段,这段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的目标明确、战略清晰。在一系列干部教育培训科学规划的指导下,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建设创新发展,干部培训工作走上了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发展快速轨道。这段时期党中央及各地区重点加强了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教育学院的建设,形成了完备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体系。国家级干部院校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2005年3月又创建了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三所国家级干部院校。每个省都建有省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市县也建有党校。在党中央“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升干部素质”的方针指引下,干部教育培训的规模可以达到每年1500万人次,此规模可以说在全球也是首屈一指的。干部教育培训法规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党中央相继在2006年颁布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2008年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2010年印发了《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等一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每五年更新制定一次全国性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在管理运行机制上,各地相继建立起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分管机制,由地方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主管、干教部门分工负责,实行以培训需求为导向,组织部门按计划调训与干部自主参训相结合。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也进入高质量的创新发展时期。随着2015年新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颁布,《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的制定、落实,实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体系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跃上了新台阶。2015年、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作序的第四批、第五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相继出版发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批培训教材的“序言”中明确指出:“没有全党大学习,没有干部大培训,就没有事业大发展……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继续高度重视提升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水平,继续高度重视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最鲜明的工作导向是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坚持从政治上谋划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突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政治向心力。各级组织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干部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专业化能力培训,整合各级培训资源,在高质量、精准化培训上下功夫,高水平服务于党和国家事业新发展,质量已俨然成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生命线。在实际运作中不断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因地制宜采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切实增强教育培训效果。自党的十八大开启新时代以来,遵循“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指导方针,新时代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效不断得到提高,广大干部增强了党性修养,补齐了能力短板、优化了知识结构、开阔了眼界视野,领导发展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4],这些历史性成就都为把百年大党事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夯实了基础。

二、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百年成就的基本经验探析

我们党百年来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在培养大批治党、治国、治军等领域的干部领导人才队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党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科学总结我们党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基本经验,这是推动新时代党的干部教育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遵循。

1.干部教育培训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是我党百年来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始终坚持的一项重要基本原则。回顾党的发展历史,每当面对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我们党都会根据当时宏观发展形势和工作目标来适时调整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以保证党员领导干部通过接受教育来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并执行党的基本路线。通过开展全党的大学习来统一全体党员的政治思想,提高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以此来保证完成特定历史阶段的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科学面对时代主题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事业探索的一条重要的成功经验。当今时代的干部教育必须适应新时代党的整体治理能力的提升,教育培训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地谋篇布局,服务于当今时代发展的任务主题。

2.干部教育培训必须将提高干部的政治素养作为主业主课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始终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是第一位的,开展党性教育、提高政治素养是整个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环节,“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既是我们党选拔优秀干部的标准,又是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的基础内容导向。提高干部政治素养,在思想教育内容上必须将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作为主业主课。回顾百年党史,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注重传播马克思主义对党员进行教育培养;土地革命时期,全党注重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延安整风时期,全党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达到空前的团结统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理论创新,陆续开展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大规模干部学习活动,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干部头脑;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集中学习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有力推动了广大干部的思想和行动集中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历史实践表明,任何时候干部教育培训都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作为教育主课,这是帮助广大干部提高政治素养、加强党性修养、掌握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强大思想武器的一条重要经验。

3.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发展

我国的干部教育工作从无到有并逐步形成了庞大的体系,干部教育事业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形势,如何保持自身的迭代发展更新能力,这是百年来保持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的问题。回顾党的干部教育发展史,我们党能够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地推动办学模式的正规化、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科学化、干部教育管理的制度化、教学方式方法的现代化,随着社会变迁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和运行机制。可以说,不间断的改革创新,保证了我们党干部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在革命战争年代,围绕开展武装斗争的实际情况,我们党在教育培训方式上大胆创新、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面对党员队伍思想状况比较混乱的形势,集中加强无产阶级革命意识教育;结合战争形势,集中培养军事方面的专业人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党的干部教育培训重心是快速、大量地为国家现代化建设输送人才,鉴于当时政治环境的相对稳定,干部教育相继出台了创新性的培训政策,以促使培训工作逐步走向常态化、正规化。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我们党与时俱进,通过法规制度完善和制度创新,使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转向了大规模培训制度化、科学化的创新之路。始终坚持改革创新,这是持续推动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5]

三、结语

新时代,我们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必须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新部署出发,在办学体制、教育管理方式上坚持开拓创新,以革新的培训发展新面貌,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干部培训工作
会议·培训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会议·培训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