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做好军事斗争政治工作准备

2021-11-25 23:57
政工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斗争军事政治

李 明

军队从来都处在打仗和准备打仗中。习主席指出,将来一旦有战争,能不能做到攻必克、守必固,战无不胜,必须作为“军队的头等大事”来抓,强调“军事斗争准备要牢牢抓在手上,须臾不可放松”。政治工作在军事斗争中历来扮演的是最精彩、最生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军以来,我军不管遇到多么强大的敌人都敢迎上去、多么危难的关头都能挺过来,始终拖不垮、打不烂,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正是通过革命的政治工作,给人民军队注入了魂、提起了气、攥成了拳。当前,扎实做好军事斗争政治工作准备面临新的情况和特点,必须坚持战略与政略科学运筹,忠诚与血性一体熔铸,首位与中心整合推进,平时与战时无缝对接,传承与开新同向发力,为开展军事斗争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一、着眼应对强敌,全面强化军队务战职能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加速百年变局、加剧大国博弈,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衰退形势严峻,地缘政治斗争、意识形态斗争、全球治理体系之争更趋激烈,国家安全进入高风险期。作为保底手段,军队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强化危机意识,做好随时打仗的准备。如何推动战斗队思想紧起来、战斗力标准立起来、实战化理念树起来、备战打仗责任担起来,是政治工作要着力回答好的一个重要课题。

筑牢当兵打仗的思想根基。思想的锈蚀比枪炮的锈蚀更可怕。习主席深刻指出,部队实战化水平还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战斗队思想打得不牢。政治工作要着眼战斗队职能淡化、敌情观念淡薄的根源,在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上狠下功夫。紧跟习主席思想明方向,深入学习习近平军事战略思想和习主席关于备战打仗、斗争精神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升从政治全局、战略高度谋划军事斗争的思维层次,增强军事斗争本领,掌握军事斗争规律方法,明辨军事斗争准备方向,凝聚抓好军事斗争共识。紧跟形势任务明忧患,扎实开展职能使命和形势战备教育,从我国周边海上安全威胁的严峻形势中看到忧患,从身边“和平积习”的现实危害中看到差距,从敌对势力渗透破坏的险恶用心中看到责任,切实做到谋战思想不松、应战状态不减、备战准备不缓。紧跟任务进程明职责,紧盯应对强敌背景,集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教育和生死观教育,通过思想引领、舆论引导、精神激励、发动群众等途径,在思想深处播下备战打仗的“种子”,为圆满完成任务提供政治保证和精神力量。

立起一切为战的鲜明导向。导向立在哪里,官兵心思就会投向哪里,各项工作就会聚向哪里。习主席强调,“我军根本职能是打仗,战斗力标准是军队建设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立起战斗力标准、归正聚焦打仗工作重心是政治工作的根本价值所在,必须树立抓备战打仗的导向,保障战斗力标准在军队建设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贯彻落实。正起工作导向,突出端正政绩追求、校正指导思想偏差,着力纠治偏离中心、游离主业现象,着力纠治急功近利、出名挂号思想,着力摆脱自我设计、自我循环状态,剥离非战斗队职责任务,把有限的精力全部用到打仗的“刀刃”上。正起用人导向,把勇于担当、善谋打仗、精通指挥的人才用起来。正起奖惩导向,着眼“奖为战”建立激发备战打仗动力机制,坚决执行党委关于中心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做到谋战有功、务战有位、怠战有罚。正起舆论导向,加强典型示范引领,大力培养、挖掘和宣扬练兵备战先进典型,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引导全社会尊崇军人职业,形成打仗光荣、英雄受崇浓厚氛围,持续激发官兵备战打仗热情。

压实党委领战的主体责任。坚持党对作战的领导,是我军克敌制胜、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抓备战谋打赢,首先自身要过硬,关键是要加强党委对备战打仗的统一领导。强化领战谋战这个最大政治,瞄准强敌、聚焦实战、常备不懈,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健全突出主责主业的党委工作考评体系,细化完善党委科学决策、领军打仗的制度规矩,严格落实党委议训议中心制度,统一党委领导作战和首长指挥作战,把备战打仗责任层层传导下去、落到实处。强化务战抓战这个最大责任,发挥纪检监察、审计和巡视利剑作用,对党委抓备战打仗主体责任不落实、领导备战打仗能力弱、战备训练任务未完成、战备状态达不到规定要求、练兵备战作风虚浮等问题,严肃督导问责,切实把各级党委抓备战打仗的责任担当立起来。练强能战胜战这个最大本领,坚持强军先强将、练兵先练官,紧贴领导备战打仗实践加强党委核心能力建设,大兴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之风,加快提升“四种素养”,努力提高“五种能力”,练就懂打仗、善谋略、会指挥的过硬本领。

二、深化政治建军,全面提升服务备战效能

军队的根本职能是打仗,政治建军的作用和威力也在服务保证打仗之中。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无论时代条件怎么变化,军队建设怎么发展,领导指挥体制怎么调整,政治建军的特有优势不能丢,政治建军的根本要求不能松,政治建军的重大责任不能忘。政治工作必须始终把备战打仗作为根本着眼,强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走出自我设计、自我循环、自我检验的怪圈,按照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要求,探索政治工作服务保证战斗力建设的作用机理,把政治工作贯穿到战斗力建设各个环节,融入到军事斗争准备全过程,铸战之魂、强战之能、聚战之势。

从制胜的特有优势看,要为坚持党指挥枪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党的领导铸就了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也锻造了敌人最害怕的制胜优势。未来战争打的是政治仗,接受的是政治考验,听党指挥是根本保证。我军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要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必须坚定不移听党的话、跟党走,必须做到党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大力改进学风提升思想改造实效,把握新时代军队干部政治素质标准加强政治锻造,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完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攻坚仗,确保军魂永固、血脉永续、优势永存。

从制胜的关键因素看,要为压倒一切敌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利器。习主席指出,“我军历来是打精气神的,过去钢少气多,现在钢多了,气要更多,骨头要更硬”。这是胜战号令,是实战要求,也是强军导向。在长期实践中,我军通过深入的政治工作,靠着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革命精神,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练兵先练胆,无论战争形态演进到哪个阶段,一切胜利的捷报上都应闪耀着军人血性的光芒,战斗精神培育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视。要坚持从思想上入手,针对长期相对和平环境、战争形态演变、兵员成分结构深刻变化等实际,广泛开展学习战史、战例、战将、战斗英雄活动,培育官兵战斗精神和血性胆气,强化从兵之初、官之初到退役的军人职业精神塑造,主动立足难局险局危局中加强思想、心理、意志等各方面锤炼,为军事斗争锻造真正的精神利刃。

从制胜的决定因素看,要为堪当强军重任提供新型军事人才。强军之道,要在得人。人是战争的决定性因素,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政治工作必须为战斗力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要突出军事斗争准备急需,紧盯信息化战争、军队转型和建设发展需要,把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实施人才强军战略;要着眼未来作战需求加强超前预置,扭住提高信息能力加强学习培训,依托重大演训任务加强实践锤炼,推动院校培养与部队对接、部队培养与实战对接、平时培养与战场对接,切实在关键人才培养上迈出实质性步伐;要围绕打仗构建人才培养完整链条,抓紧推开军队院校培训、部队实践锻炼、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路子,形成共育打赢人才的强大合力,努力培养打造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队伍。

从制胜的内在机理看,要为打赢人民战争提供不竭力量源泉。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人民战争如果离开人民群众,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就会失去进行战争的雄厚物质基础。习主席明确指出,“不论形势如何发展,人民战争这个法宝不能丢”。虽然战争的形态发生重大变化,传统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面临新情况新挑战,但是人民战争的地位和作用并没有降低。政治工作必须深入贯彻习主席“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大力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依靠相信动员人民群众,密切军民鱼水情谊和和谐内部关系,推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完善重大军事行动军地联合筹划、联动应对和支援保障的工作协调机制,为军事斗争积蓄强大的正义能量、战争潜力和整体威力。

从制胜的现实角度看,要为铲除和平积弊提供良好政治生态。风气正则务战实。习主席指出,“和平积弊不除,备战打仗无望”。政治工作要围绕回答好“胜战之问”“价值叩问”“本领拷问”,以整风精神纠治备战打仗中的顽瘴痼疾,通过系统扎实的理论武装、追根溯源的党性剖析、以上率下的全面整改、管长促常的建章立制,推动形成一切为战、聚力胜战的浓厚氛围。要强力纠治备战打仗不正之风,把训风演风考风监督执纪问责纳入部队作风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整体规划,以零容忍的态度集中纠治危不施训、险不练兵和训练走过场、演习搞花架子、考核比武凑尖子、消极保安全、“二八现象”等倾向性问题,挤掉备战打仗领域虚功水分,切实在强化责任担当、树牢打仗思想上实现新加强,在归正工作重心、大抓练兵备战上展现新气象。

三、瞄准未来战场,全面改进自身作战功能

政治工作本身对战斗力形成和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善战者,求之于势。”推进军事斗争政治工作准备,必须全面把握世之大势、国之大势、军之大势,特别是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军事革命新变化,把握国际战略竞争、军事斗争新特点,把握信息化战争、智能化战争演变新趋势,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改进自身作战功能。

未来战场全新演变呼吁政治工作加速转型。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思想文化更加多元多样多变,现代战争形态加速演进。在这个大背景下,政治工作必须加速转型,找准自身“战”位。从“幕后”向“前台”转型,树牢“战争有我、战场用我、首战必我”的参战意识,常态开展实战化条件下的政治作战演练、防间反特、战场执法执纪、支前拥军等课目演练,实现指挥协同与打击行动同步,心战兵战密切配合,确保一有战事能够快速融入体系作战整体框架。从“网下”向“网上”转型,强化信息主导意识,紧紧围绕信息化作战要求统驭、筹划、设计和创新政治工作建设,不断强化“网络阵地”意识,延伸网络触角,推动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为“生命线”加载“数据链”。从“被动”向“主动”转型,积极适应时代背景、体制机制、使命任务、主体对象的深刻变化,进一步确立聚焦打仗、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实干精神等观念理念,加快职能、作风和工作方式“三个转变”,提高政治工作信息化、法治化、科学化水平。

未来战场全面对抗亟需健全战时政治工作体系。现代战争中,信息主导、体系对抗特征日益突出,政治工作要强化体系建设思想,通过对体系结构整体再造促进战斗力跃升。健全完善战时政治动员体系,落实人员编制,明确职责任务,理顺领导关系,搞好工作统筹,确保政治动员体制顺畅高效运转。健全完善战时政治法规体系,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细化完善遂行重大军事行动和作战任务奖励、表彰和处分规范,严明军纪军规约束,培塑军令如山意识。健全完善战时政治工作预案,围绕兵战心战融合、作战要素集成、战斗精神激励、网络舆论造势等内容集智攻关,紧盯作战对手、作战地域实施动态调整、滚动修订,拿出特情处置具体措施、任务跟进实时预案。健全完善战时政治工作指挥体系,加强政治工作指挥信息化建设,构建政治工作指挥自动化系统平台,搞好战时动态数据库建设,开展网上政工和数据传输,加大政治工作信息容量和科技含量,提高政治工作快速反应能力。

未来战场全局联动考验政治工作融合能力。随着现代战争形态的快速转型及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战法的逐步成熟,融合集成各种作战力量、单元、要素,构筑一体化联合作战体系成为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政治工作作为体系战争模式下的重要参战力量,必须主动渗透到战场各系统,融入各要素、贯穿全过程。要着眼横向衔接,实现与军事、后勤、装备等工作的互联互通、一体推进。要立足纵向协调,加强上级与下级、机关与部队、军队与地方的密切配合,使政治工作的统筹协调更加顺畅、更加高效。要着眼军地融合,构建军地一体,现役军人、预备役、民兵相组合的政治作战力量,将专业人员分别纳入整体作战力量编组、调配、训练和指挥规划,实施一体化训练保障和指挥。要树立大政工理念,把部队、社会、家庭衔接起来,把军内军外、网上网下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军民融合的政治工作格局。

猜你喜欢
斗争军事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领导干部要勇于斗争
强迫症患者的孤独斗争
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以斗争精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