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夕阳箫鼓》谈当代长笛的民族化发展

2021-11-25 23:46
黄河之声 2021年18期
关键词:装饰音长笛民族化

茅 蕾

一、长笛民族化发展历程回顾

长笛是一门地道的西方音乐艺术。二十世纪初,在西方音乐文化大举涌入中国时,长笛也走进了中国观众的视野。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中国长笛还是以演奏外国曲目为主,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了民族化的创作与演奏。起初的作品都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形式上也较为简单,如《燕子》《草原上的牧羊人》等,这些作品虽然在创作水平上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但是却充分证明了长笛民族化的可行性,拉近了中国观众与这门艺术之间的距离,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音乐创作也迎来了新的春天,随之涌现出了一大批形式完整、内容丰富的民族化长笛作品。如李焕之根据贺绿汀钢琴曲改编的同名作《牧童短笛》、黄佩勤根据云南民歌改编的同名作《小河淌水》、谭蜜子根据古筝名曲改编的同名作《夕阳箫鼓》等,都充分展示出了特有的民族风情。而且除了改编曲外,一些原创曲目也同样有着极高的艺水准。如著名作曲家赵季平的创作的《大净》、黄略创作的《草原之春》、黄虎威创作的《阳光灿烂照天山》等,不仅得到了国内演奏者和观众的喜爱,而且在国际舞台上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通过简单的回顾可以看出,中国长笛艺术从一开始就树立了民族化发展方向,并在随后的进程中不断创新和丰富,为这门艺术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长笛代表作——《夕阳箫鼓》

夕阳箫鼓原是一首琵琶曲,于十八世纪流传于中国江南一带,此后曾先后改编为钢琴曲、长笛曲等。1980年,著名长笛演奏家谭蜜子将其改编为无伴奏的长笛曲,并继续沿用了《夕阳箫鼓》的原名,推出后获得了业内外的普遍认可,堪称是民族化长笛创作的典范之作。通过对这首曲目的分析,可以获得对长笛民族化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长笛曲《夕阳箫鼓》音乐分析

长笛曲《夕阳箫鼓》采用了无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共分为ABC三个段落。引子部分中,作者采用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散板节奏,同时用单指击键来模仿钟鼓的声音,用强弱交替的长颤音来模仿洞箫的声音,营造出了一个古色古香、略显凄婉的氛围。A段是一个结构规整的开放性乐段,F商调式,该段的姓旋律主要以下行模进的方式为主。使用扩充、紧缩和反复的手法对主题音调进行变化和发展,通过对水中花影纷乱层叠之貌的描绘,将音乐发展推向至高潮。高潮结束后通过一个长度为六小节的引子,进入B段。B段是非方整乐段,第一个乐句四个小节,第二个乐句五个小节,然后结束在F商音上。随后开始的第三个乐句是前两个乐曲的变化反复,并形成了环绕中心音的旋律发展形势,与A段的下行模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特别是旋律方面,显然更加跳动与的或活泼,一开始显示在低音区回旋,然后便是八度的跳跃,正是对水天一色景象的生动的描摹。该段结束后,经过一个长度为九小节的连接乐段后进入C段。C段对原旋律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编,对A段主题进行了扩充、变化音区、改变力度和速度等多种处理方式,表现出了渔民们唱着欢歌满载而归的场景。尾声部分主要起到了呼应的作用,也可以看作是对引子部分的补充与扩展,特色在于利用击键音再次营造出了清远飘渺的氛围,给人们留下了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之感。可以看出,长笛曲《夕阳箫鼓》对于原作而言,既没有照搬照抄,也不是只借其名,而是真正做到了继承和创新的有机统一,堪称是长笛改编曲的典范之作。

(二)长笛曲《夕阳箫鼓》的创作特点

1、精准的题材选择

中国传统器乐作品历史悠久,浩如烟海,而作者为什么偏偏选择了这首《夕阳箫鼓》而不是其它。这是一个值得首先思考的问题。长笛是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吹管乐器之一,其高音区音色清晰透彻,像是清晨第一缕阳光;中音区音色柔美温润,像是为霞尚满天的夕阳;低音区音色婉约内敛,像是银色月光洒满大地。在中国乐器中,与其音色最为接近的便是洞箫,即作品中主要表现的乐器。抓住了这个关键点之后,作者通过多元化的手法去求同存异,实现了中西合璧。第一,作者重点突出了长笛中低音区的音色,因为这部分的音色与中国萧最为接近,最便于模仿,在无形中拉近了作品与中国传统音乐的距离。第二,长笛本身具有丰富而华丽的演奏技巧,可以加入诸多装饰音呈现出丰富的音响效果,这种织体上的多样性可以与中国的古筝、琵琶等相媲美。第三,长笛在中低音区的演奏可以用较小的气息量实现较大的力度变化,可以表现出中国传统音乐悠长旋律的演奏。基于三个特点,作者选择了这首作品作为改编对象。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这个选择是既是精准到位的,也是契合实际的,充分证明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2、丰富的音色效果

在对器乐曲改编的过程中,音色一直是一个重点所在。一方面,长笛曲《夕阳箫鼓》的母体是一首琵琶曲;另一方面,作品所描绘的情境也有多音响需要描写和呈现,这对于作曲家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对此作者采用了多种手法,构建起了一个色彩斑斓的音响世界。第一是对长笛击键音的巧妙运用。这种方式在西方乐曲中是极为少见的,但是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境时却不失为最佳选择。而且“夕阳箫鼓”中,鼓也是其中的乐器之一,这是一种没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通过击键音既可以模仿鼓的声响,也营造出了空灵幽远的意境。第二是对长笛泛音的巧妙运用。泛音是近现代器乐作品中出镜率较高的音型。特别是对于中国古曲来说,泛音最能表现出作品所追求的虚实相生,空灵飞动的情境美感。比如在该曲引子的末尾部分便通过泛音对鼓声进行了模仿,这带有颗粒性的音色由快到慢,有强到弱,意蕴悠长。第三是对长笛装饰音的巧妙运用。为了让长笛音色尽可能贴近中国器乐的民族风格,作者曾多次在乐曲中使用装饰音,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功效。比如在该曲A段的开始部分,作者选用了五声性的下行多重装饰音作为基本形式,这与古筝、琵琶等民乐中的装饰音用法十分相似,音色效果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看出,作者对长笛和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都有深刻的了解,所以才能够以巧妙的手法实现这种中西合璧,带来了观众以既熟悉而又新奇的审美听觉体验。

3、传统的审美追求

选择将《夕阳箫鼓》改编为长笛作品,本身就表明了作者对中国传统音乐审美追求的认可。而且难能可贵的是,虽然长笛是一门西方乐器,但是作者仍然在作品中实现了这种审美追求。这一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器乐声腔化。汉语的阴平阳去和起承转合,使其具有了鲜明的语调美感。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素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说法,意思是说在传情达意方面,丝弦乐器不如吹管乐器,吹管乐器则不如人声。所以中国器乐作品中普遍有着声腔化追求,即器乐旋律应该像说话或歌唱一样甜润细腻、委婉抒情。在该曲中,这种声腔化追求也是十分明显的。比如在对原曲“风回”的改编中,作者特意加入了装饰音,而且由于装饰音处于高位,造成了旋律的下行,一方面与主题“风回”中的“回”字相契合,另一方面则模仿了去声的音调。在对“却月”主题的改编中,装饰音的数量明显增多,除了让音乐情绪更加活泼之外,还有一层意义在于,将旋律本身存在的十六分音符分解和弦形态与装饰音相配合,呈现出一种类似于讲话或歌唱一般的运动感,与中国戏曲或民歌演唱中的润腔十分相似,也是对器乐声腔化理念的灵活诠释。第二是线性思维。西方音乐朝着纵向发展,中国音乐朝着横向发展,这是中西音乐最大的不同所在。但是在这首曲目中,作者却对线性结构予以了充分保留。虽然受到篇幅限制,只能将原曲的七个乐段缩减为三个乐段,但是仔细剖析作品的结构就会发现,作品的引子、主题呈现、加花变奏、展开和尾声五个部分,恰恰是与中国传统音乐中“散—慢—中—快—散”结构是一致的,是一种植根于线性结构思维的创新运用。可见,作者对中国传统音乐是十分认同的,所以与中国传统音乐审美追求的一致,也就成为了一种自觉。

三、当代长笛的民族化发展思考

长笛自传入中国后,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已然取得了丰硕的民族化成果,以《夕阳箫鼓》为代表的中国长笛作品在创作和演奏上的成功,正是有力的证明。新时期下,国内外文化环境较之以往有了突出的变化,所以当代长笛民族化发展也要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对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丰富原创作品数量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在近当代长笛艺术发展过程中,改编曲无疑是数量最多的类型。其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长笛民族化发展之初,创作者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并对其进行改编,在短时间内满足了这门艺术的发展需要。但是从长远角度而言,如果都是改编而缺少原创,显然也是不利于这门艺术长远发展的。所以需要创作者对此有辩证的认识。改编曲必不可少,且仍然有着广阔的创作空间,但是原创作品也应该得到丰富和加强,两者之间应该处于有机的平衡中,形成互动发展的新局面。对此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将目光投向当代。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当代生活正是中国长笛创作的重要表现对象,通过树时代新风、展时代新茂,拉近长笛与当代人的距离,对其普及和传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更是民族化与时俱进重要表现。

(二)探索中国长笛演奏技法

在探索中国长笛演奏技法之前,首先要明确的是,西方长笛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和完善的演奏技法,这是需要得到充分肯定和全面学习的。另一方面,长笛与中国的吹管乐器有相似之处,而且在很多中国长笛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音型、音色等,这也是彰显整部作品民族化风格的关键所在。在这种情况下,便不能再对西方演奏技法照搬照抄,而是要善于根据实际灵活运用。这便是探索中国长笛演奏技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所在。虽然每首曲目的内容并不相同,但是仍在可以在气息、音型等方面找到一些共性。对此可以参照大提琴演奏,同样是西方乐器,中国大提琴家已经从易经、中医等角度对中国大提琴演奏技法进行了系统探索,并获得了演奏者的普遍好评。所以仅有高质量中国长笛作品还是不够的,更需要合适的演奏技法与之相契合,才能使作品的民族化风格得到最大化的彰显。

(三)推动中国长笛海外发展

一百年前,长笛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并在中国音乐工作者的努力下落地生根。而在百年后的今天,中国长笛艺术已然是根深叶茂,大树参天。不仅有一大批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长笛作品,也有多位在世界舞台上享有盛誉的演奏家,而且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长笛教育体系,表现出了无限的发展潜力。在这种背景下,则应推动中国长笛的海外发展。如果说百年前长笛传入中国是对中国的馈赠,那么今天则可以实现中国对世界长笛艺术的反哺。加之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更为中国长笛艺术走出去了提供了前所未有新契机。

首先,在传播主体上,应该以政府文化部门为主导者,带领演出机构、行业协会、个人等,全面参与到国际上各类长笛活动中,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长笛的价值和魅力。其次,在传播内容上,要以精选的中国长笛作品为主,特别是那些独具民族特色的作品,更是中国长笛海外传播的根之所在。再次,在传播渠道上,一方面可以延续现场演出的传统形式,一方面则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和新媒体,通过录播、直播等方式进行展示。第四,在传播受众方面,则要以海外华人和喜欢中国音乐的外国友人为主,而且可以针对观众的需要在内容上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最后,在传播效果方面。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知识和技能。即让外国观众从长笛本体的角度对中国长笛有充分的了解。第二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国长笛的民族化展示,说到底便是民族精神展示,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爱国情怀、担当精神、创新思想、公德意识等都是展示的重要内容,并由此扩展至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尊重和认同。通过海外传播,不仅可以为中国长笛艺术开辟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可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 语

综上所述,二十世纪初,伴随着西方音乐文化的涌入,长笛也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开启了在中国的百年发展历程。从发展伊始,中国音乐工作者就确立了民族化发展方向,并推出了《夕阳箫鼓》等经典作品,也先后培养出了一大批在世界舞台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演奏家。新时期下,文化多元化语境已然形成。在这种形势下,一方面则要继续坚定民族化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则要在具体的发展方式和路径上进行创新,体现出当代人对这门艺术发展做出的特殊贡献,使中国成为新的长笛艺术大国,从百年前的输入变为今天对世界的输出,推动世界长笛艺术的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装饰音长笛民族化
装饰音在爵士鼓演奏中的作用探析及运用策略
江文也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创作实践研究
Flutes
浅谈装饰音在意大利歌曲演唱中的艺术价值
关于小提琴演奏中的装饰音运用
服饰元素在油画创作中民族化意义的研究
巴赫《哥德堡变奏曲》装饰音演奏与处理
八十年代电影创作的民族化趋向
作曲民族化漫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