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起源

2021-11-25 22:50安庆市黄梅戏地方戏曲研究院
黄梅戏艺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灯会安庆黄梅戏

□ 安庆市黄梅戏(地方戏曲)研究院

(连载)

第四节 安庆民间艺术与黄梅戏的形成

众多描述黄梅戏生成之初是因为湖北采茶调传入安徽后引发作用的论著,观点基本相近,大多接受了灾民传唱而后催生出新剧种的说法。这种单一诱因是必须假定当时的安庆地区民间音乐是处于沙漠化状态的。而且越说越圆的黄梅灾民经宿松过太湖、入望江、石牌而流入安庆,沿路传播采茶调的路线图,也是必须假定黄梅县发大水,而安庆这些县份道路都是干爽通畅的,这些想当然的假定是需要认真辨析的。

黄梅县逃荒灾民流入安庆,这是曾经发生过的客观事实,但批量并不频繁,特大水灾的年份往往相差数十年甚至近百年,灾民的外出乞讨方向是四面八方的,并非全部流入安庆。且灾民求生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不会都是卖唱求乞。这样星星点点的采茶歌声能否产生重大影响,在没有完全确凿论据的佐证下,很难不让人产生怀疑。而黄梅县发大水的时候,地处下游、地势更为低洼的安庆地区也是汪洋一片,想经安庆黄梅戏主发生区皖河流域各县进入安庆城内是不可能的,因此假定灾民沿途传播采茶音乐的路线图是根本不能成立的。

安庆地区自明、清以降,各种声腔、民间音乐绝非枯竭或微弱,而是正处在形成、发展的高峰期,这是由安庆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地域位置而自然形成的。草根阶层所创造、自娱的各种民间艺术门类,都对黄梅戏的萌生产生过较大的影响,略举几例作为实证如下:

一、灯会、灯戏

灯会,是我国农民的一大文化创举。聚族而居的个体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掌握的娱神和自娱手段是多元的、简陋的。一些自然村,往往以宗族为单位,在祭祖、祭社时,搞一点小型驱疫祈年活动;对于大型的、耗资多的祭祀,则通过“会”来进行。会,聚也。灯会,则是聚一方数社或更多的人力、财力和娱神手段,以求一方之安泰。明人王穉登《吴社编》云:“里社之设(会),所以祈年谷、祓灾祲、洽党闾、乐太平而已。”在商业还未进入艺术领域的广大农村,灯会是聚戏的主要手段。

民间灯会是由某一地域居民(一般以“社”为基本单位,称“灯境”),自发组成的民俗文化组织,其功能是集祭祀、娱乐为一体。安庆地区由于其地理区位与人文背景的优势,民间灯会盛行已久。每当改朝换代、时局大乱或是大灾大难、民不聊生时,也会停顿、中辍。历经明末的动乱,至清顺治年间,战乱创伤渐得恢复,康熙间已大正元气。在所谓“康乾盛世”的一百余年间,皇帝的不断“南巡”,极大促进了以扬州为中心的江南各省民间文化的空前兴盛。特别是乾隆六次南巡时,江宁织造与徽州盐商大搞“迎驾戏”,不仅带动了江南地区戏曲的大发展,就连与百姓最为密切的民间灯会也得到全面发展。

安庆地区的民间灯会,据皖水源头岳西县(昔潜北地区)的考察显示,清乾隆四十年民间灯会在大别山区已盛行。皖山深处如此,平原地区各县的灯会兴盛年代应当更早、规模会更大、内容也更为丰富。

灯会将民间信仰、祭祀、习俗和诸多民间艺术集于一堂,再通过灯会内设的各类专项“班子”予以实施(含培训与展示),这些班子总称“灯班”。所以,也有称灯会为“灯班”的。在安庆地区,无论平原还是山区,无论其规模大小,所有民间灯会班的组织结构、人员设置、展演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制,往往世代相沿,少有改变。

玩灯一届三年,可无限延长。届内除特大灾害类事故,不会中辍。有些灯会连玩数十年,甚至几辈传承都不停歇。灯会举办的方式有“定点式”和“巡游式”,都是既有花灯展陈、又有“大、小场”的文艺节目表演。

灯会班,设总管(或会长)1名,总责灯会事务;下设经费首事1名,负责经费的筹措与开支;设材料首事1名,助理若干名,负责全套花灯、道具的扎制及戏装、乐器的购置。

灯会班的民间艺术表演归“大场”“小场”总领,一般初冬筹备,腊月启动培训,正月初八前出灯展演,元宵夜结束。灯会中,“大场”“小场”表演,均以“班”为单位进行,如舞龙班、舞狮班,班子属纯舞类表演,多数在锣鼓伴奏中表演。

灯会班载歌载舞类表演,就与“灯戏”关系十分密切。如戏采茶(又称采茶灯)、车子灯(又称坐花车、车灯)、跑旱船(采莲船又称船灯)、骑竹马(又称竹马灯)、挑花篮(也称花挑灯)、打莲厢、打花鼓(花鼓灯)和踩地盘 等。这些“灯”的表演形式已存在几百年,其最大特点是都带有显著的戏曲色彩:表演者模拟戏曲人物设置(小丑、小旦的“二小”或小丑、小旦、小生的“三小”),每个班子(节目)都由一男(小丑妆扮)引领一名或一群少女(小旦妆扮)进行表演。其小丑引领本班、插科打诨,小旦表演也多模拟戏曲表演程式。所唱曲目如〔十二月采茶歌〕〔四平静(腔)〕〔十二月花名〕 〔十双红绣鞋〕〔梳妆台〕〔八仙调〕〔开门调〕〔叠落金钱〕〔五更调〕〔竹马调〕〔四季调〕等,都是民间单曲体小调,其中多数是明清时调俗曲,许多已成为黄梅戏“花腔”曲调。每个表演班子,都配备一套锣鼓班演奏的曲目,异常丰富。诸多曲目,有的专用,有的通用,有的行路用,有的配合表演用。

灯会戏班,是灯会中最具影响的班子。每个灯会都有设置,除高腔围鼓班必备之外,弹腔班、采茶戏班可选择组建。灯会戏班在“灯境”内各家各户选择参演人员,灯会负责请师傅教习。演出剧目,高腔以“喜曲”为主,随“舞狮班”至每户祖堂“围鼓坐唱”《八仙庆寿》《财神进宝》之类吉祥之 曲,灯队每晚必在一较大场地集中展演、汇演,各种民间艺术节目展演一番。此时高腔班就可演出《天官赐福》《五马》《子龙救主》等剧目,弹腔班可演 《文王访贤》《王春娥教子》等剧,采茶班可“围圈”演《闹花灯》《卖杂货》等小戏。正月十五“燃灯”之夜,通宵达旦唱戏。

灯会戏班是培训演员的第一“科班”,其演员相对固定,甚至祖辈几代人承演某剧的某个行当、角色。灯会出资培训的艺人,必须为灯会服务,除玩灯散唱之外,灯会“节后戏”有时要演3—5本后,艺人才可自行安排外演。灯会戏班的演出是公益性质,由于其高腔、弹腔、采茶戏都可学,这就给艺人提供了一个接触和传习多个剧种的机会。安庆地区的早期民间艺人,几乎都有在灯会班接受过高腔或者弹腔培训的背景。一旦他们成为职业伶工后,幼时所学自然会发挥作用。比如,皖水上游岳西撞钟河畔的良友班主张廷翰,幼时(清末)在灯会戏班先跟前辈学唱高腔喜曲或弹腔散出戏,后来投名师成为文武双全的黄梅戏旦角名伶。其创建的良友班,揽入了一批有高腔、弹腔功底的艺人,编演了《双救举》等一批“三十六本”之外的新剧,对黄梅戏剧目的丰富功不可没。再如岳西五河桃李杨庄灯会班的崔小白、刘金秀二人,本为名不见经传的童养媳,因为偶然机会先学了高腔,后投名师学采茶 戏,又自创小白班,红遍大别山数县20余年,成为黄梅戏史上唯一的“女班”(女伶当班主)。

灯会班是集一方民间艺术为一体的民间文化组织,集中了丰富的含戏曲元素的“母体”艺术,又尊重祖辈的传承、不随意改变老章法,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多姿多彩的具有戏曲元素的民间艺术,经过几十年、乃至百余年融为一体的“发酵”过程,形成了“聚戏”得天独厚的土壤,为“聚戏”提供极好的条件。灯会戏班是民间戏曲班社的初始阶段,是民间戏曲的“摇篮”。

灯会、灯戏是古代中国汉民族共同拥有的民间团体和文化活动。可以说清代中晚期在全国先后出现的各种地方戏曲大都与灯会活动有关,其中,传承在安庆地区各县乡村的灯戏表演群体众多、风格各异,以下略举数例以证:

1.送穷灯:例如,怀宁县洪镇潘姓家族,每年春节在祠堂祭祖,族人无论长幼尊华,皆穿破衣烂衫,手执竹板,高唱“莲花落”,名曰“送穷”。

2.夫子戏:例如,怀宁洪镇乡祭祀关羽的灯戏,演唱、脸谱、服饰均从戏曲格式,其中伴以“十二月花神”灯戏舞蹈。

3.牛灯戏:流行于桐城、潜山、怀宁等县,怀宁洪镇、温桥至今仍有保持原貌的演出活动,是为祈求诸神保佑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灯戏表演。

4.齐王点马灯:例如,怀宁王家河流行的一种竹马灯戏,是已无考的古老剧种在灯戏活动中的遗存。

5.采茶灯:例如,清道光年间《宿松县志》:“十月立冬后上冢增土,始修筑塘堰。是月树麦已毕,农功寝息,报赛渐兴,吹豳击鼓,近或杂以新声,溺情感惑志,号曰‘采茶’。”

6.东至采茶灯:东至采茶灯有采茶、盘茶、贩茶等段落。采茶由十二采茶女(男扮)手提茶蓝绕一灯树(茶棵)歌舞,唱〔十二月采茶〕〔倒采茶〕 〔十二月贩茶〕等,接着还有茶行老板娘(旦)、山东茶客(生)、挑脚小二(丑)等贩茶、运茶,其中不少丑角的调侃,已形成一个包括茶叶生产过程和简单故事的戏剧。其中生角(茶客)唱高腔〔驻云飞〕,其余则一律唱〔采茶歌〕,这正是采茶灯在灯会中容纳各种艺术形式向戏剧发展的典型形式。

7.忠烈大王庙会:例如,潜山县黄泥镇每年一次的大型庙会,以灯戏表演为主,其中有“平安戏”“十二月花神”等参与演出。

8.麒麟灯:例如,潜山余井镇程氏族群每年岁末年初的灯会活动,以流动的表演方式进行。先后有天五兽,地五兽,闹五猖、蚌壳精打网、刷流星、折子戏等形式的演出。

9.挑花篮:例如,岳西古坊乡徐姓族群的灯会活动,各民俗节日进行表演。

10.狮子灯:例如,岳西五河镇灯会戏目,是岳西灯会的核心节目,在大场中要以各种舞蹈的高难动作完成“拜香火”等传统仪式。

11.罗汉戏柳舞:例如,岳西古坊乡灯会戏目,戴罗汉大头面具,大肚道具表演。

12.车灯:例如,岳西古坊乡灯会戏目,载歌载舞,舞为辅,歌为主。表演时每车两人,车内坐车姑,车夫推车,唱词都是即兴编创,唱腔为当年当地的民歌时调。

13.竹马舞:例如,岳西古坊乡灯会戏目,竹马,分头尾两截,纸糊篾扎。表演三国刘备手下《五虎上将破曹兵》的阵列舞蹈。

14.十番锣鼓:流行于太湖县百里镇,表演于灯会和宗教仪式上的吹奏打击乐。

15.龙河锣鼓:流行于太湖县弥陀镇,表演于灯会和宗教仪式上的吹奏打击乐。

16.花梆舞:流行于太湖县山区各镇,自清中期每年九月初九,燃烧篝火,青年男女,列队起舞。一为驱赶野生动物;二为庆祝丰年。

17.大红伞:流行于枞阳县义津镇、麒麟镇,由民间趋吉避凶故事改创而成,人物为少妇、丈夫、土地公公、山妖,整个舞蹈有很多身段技巧。

18.踩地盘:例如,桐城县青草镇灯会戏目,流行于清代末年,是一种已近似戏曲表演的歌舞节目。

19.高跷舞:例如,桐城县孔城镇灯会戏目,是由演员踩着高跷,扮成“八仙”“五猖”“杨家将”“仙女”等形象表演的集体舞蹈。

20.蚌壳灯:例如,桐城各镇都有的灯会戏目,人物由美少女、老渔翁、鹬组成,表演“鹬蚌相争”的民间故事。

21.莲厢舞:莲厢是遍及全国的民间舞蹈,桐城各镇流行的莲厢舞传承已达八百多年,是由十二位或以上少女组成编队的集体舞蹈。

22.闹花船:例如,桐城县孔城镇灯会戏目,人物由美少女、丑艄公、划桨手组成,是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的民间舞蹈。

23.龙灯:龙灯和龙舞是中国汉民族各地皆有的灯会戏目,自明代初年即流行于桐城县全境。

24.狮子灯:狮子灯和狮舞是中国汉民族各地皆有的灯会戏目,自宋代即流行于桐城县全境。

25.平安戏:望江县及皖河流域各县共有的祀神类活动中共有的演艺活动,望江县是此类演艺的密集流行区。祀神仪式由道士主持,所唱剧目有《堆八 仙》《送痘母》《蟠桃会》等。声腔为曲牌体,近似黄梅戏声腔中的“仙腔”。

明、清两代,安庆地区民间的灯会活动密集且宏大,以上所列举的只是各县乡拥有灯会节目种类的一部分。实际上,清代安庆民间的灯会组织起码在千家以上,共有节目和独创节目也达数百种之多。灯会与灯戏在古代中国是幅盖地域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民间演艺活动。灯会表演中的声腔、音乐、锣鼓、舞蹈都被初生的黄梅戏借鉴和吸纳,灯戏中的很多小戏则被直接地搬上了黄梅戏的草台,如《闹花灯》《瞧相》《点大麦》《补背褡》《三字经》等载歌载舞的经典小戏,至今盛演不衰,这些都是从灯会活动行进类戏目中取材加以改良或直接拿来搬演于舞台的。至于声腔、锣鼓对黄梅戏的影响作用后文会作详细论证。总之,直接证据完全可以表明,安庆地区拥有的庞大灯会体系和艺术元素对黄梅戏的生成及发展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有清一代,中国各地方戏的兴起时间都大致相近,单从艺术的角度看,应该都和灯会活动的激发有关。

猜你喜欢
灯会安庆黄梅戏
安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简介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黄梅戏《白蛇传》选段
鱼殇
宋朝的灯会
灯会
浅谈安庆地域文化与黄梅戏传承发展
捐精捐出抚养官司,被判担责几多恩怨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建院60周年优秀剧目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