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学生幸福,静待“育兰”花开

2021-11-25 06:28张贺余楼红艳
职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育人德育特色

张贺余 楼红艳

2021年4月16日,以纪念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杭州市交通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学校)第四届“男生节”在学校正式拉开帷幕。在为期约一个月的“男生节”活动中,学校将开展“红蓝舞动,喜迎建党100周年”歌唱比赛、个人成长线路设计比赛、技能大比武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德育活动。

2018年,学校举办首届“男生节”,今年已是第四届。近年来,学校立足职业教育特点,遵循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传承“男生教育”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学校新的文化内涵,用“育兰文化”引导和激励师生,积极打造德育特色品牌,推进“三全育人”的教育实践。

从“男生教育”到“育兰文化”,文化育人又日新

在以“自信”“立志”“感恩”为主题的前三届“男生节”基础上,学校第四届“男生节”以“明理”为主题,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知书达理。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特色文化品牌从“男生教育”“交职蓝”到如今的“育兰文化”,也呈现了一个日新迭代的发展脉络。

“育兰文化”是通过挖掘校园内一棵雪后重生的玉兰树的故事,经过升华提炼,形成新的学校文化内涵。“雪后重生的玉兰树,乐观向阳,抗逆生长,百折不挠,是学校师生优良品质的最好写照。”在校长金宏看来,学校的德育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从“求知”的奠基石到“人品立身,技能立业”的校训和“阳光、上进、勇敢、责任”的“男生教育”,再到集“人文蓝、天空蓝、身心蓝”于一体的“交职蓝”品牌,最后发展出带有故事性的“育兰文化”,校园文化的更迭始终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不断以学校的办学特点和地域特色赋予其更多的内涵,不仅体现了学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也进一步深化了学校“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效果。

受历经磨难、坚强不屈的玉兰树感人故事的启发,学校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借助校园文化的建设传达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空间,精心设计,将建校三十年来历史文化迭代升级的脉络、具有校本特色的校园文化1.0—4.0版本呈现出来,把2020年暑期新建的文化广场命名为“育兰广场”,并將校园景观改造成有特色展示物的“重要窗口”。如体现学校专业特征的“匠心园”、体现师生和谐的“桃李园”、体现“育兰精神”的育兰文化宣传园以及体现“男生教育”思想的主题词厅等,让场景空间为学生的成长赋能,让学校物质层面的建筑和景观散发出文化气息,号召全校师生发扬玉兰树“乐观向阳、抗逆生长、百折不挠”的精神品德,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从“一班一品”到“家长超市”,共绘育人同心圆

走进教学楼,每个班的门口都有一块个性化的班牌,展示着班级品牌、班徽、班风班训,或贴近专业,或源于班级特点,或脱胎于传统文化,凸显百花齐放、充满个性、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品牌特色。

据金宏介绍,“一班一品”是各班班主任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班级长期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计划。对于三年以内的新教师,学校要求其带着班级品牌建设的理念带班,对于有带班经验的老教师,则要求其在建班第一年能进行“一班一品”建设申报,用完整的三年时间打造独具班级特色和班主任代言的班级品牌。“一班一品”特色班级建设,充分调动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班主任的自身素养,从而推进了学校育人队伍的建设。

近年来,学校注重育人队伍建设,以校内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和校外“家长超市”家校共育模式为依托,着力打造“全员育人”的同心圆。

一方面,在校内,学校优化教师结构,选优配强,注重年级组长、班主任的选聘工作,整理并编制了《全员育人一本通》,将日常德育工作中涉及的所有教育政策、学生守则、教师职责、班级管理要求等汇编成册,方便全体教师了解全员育人涉及的内容。同时,学校定期组织开展育兰工程导师培养培训工作,让全体教师在全员育人的进程中有参与感;开展 “莲、峰、超”三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工作、主题班会思政教育、“多方协同,凝聚共识,德技并修,以三全育人”教师团建研讨、成长导师队伍建设探讨等活动助推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另一方面,在校外,学校依托“育兰在线”数字平台,推进数字化家长学校建设,跨时空面向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定期与家长保持沟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孩子学习习惯养成、劳动观念培养、专业方向把握、升学就业选择等相关问题,都可以及时反映给老师们。在此基础上,借助召开家长会的契机,学校领导、全体班主任和家长们展开自由交流,为家长解答问题。依托“家长超市”模式,学校打造了一个有效提升家长素养和家校共育水平的新型学习阵地,从而以家校联动形成全员育人的有效合力。

从 “课程思政”到“育兰志愿队”,全方位培养个性

“男生节”活动当天,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公开课在学校阶梯教室举行。1802班的班主任尹浩老师在班级学生即将升入大学的背景下,结合“以史为鉴”的班级品牌,在阶梯教室开设了 “锦绣前程”一班一品主题班会公开课。班会内容丰富,既有爱国主义教育,又结合班级品牌建设,最后落脚到生涯规划,形式新颖,贴近生活。课堂上,尹老师讲得富有激情,极具感染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踊跃发言、积极参与,赢得了来自杭州市开元商贸职业学校、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杭州市美术职业学校、杭州市财经职业学校、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杭州文汇学校、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等学校的评课老师的交口称赞。

针对学校男生超过92%、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比超过50%的特点,学校挖掘党史教育、学校“男生教育”和“育兰文化”等相关元素,丰富课程思政内涵,将爱国情怀、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目前,学校已经研发了涵盖文化课、专业课、实训课、艺术体育心理课等一整套“育兰”德育课程,培养学生爱党爱国、阳刚勇敢、有责任担当、能吃苦耐劳、适应社会、懂感恩知礼节等一系列富有个性的思想品质。

近年来,学校除了注重德育课程教学和学科德育渗透之外,还注重通过班团活动开展和社会实践锻炼等载体和途径,引导学生个性化成长。在社团建设管理工作中,学校大力开展多元化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学校积极整合志愿者资源,在原有嘟嘟城志愿者队、火车东站志愿者队的基础上组建了“育兰志愿者队”, 加强与派出所、社区、军训基地、禁毒基地、第二课堂等共建单位的合作,积极开展嘟嘟城、火车东站、德胜社区、拱墅区图书馆、青少年宫等公共场地的志愿者服务工作,践行 “育兰精神”和社会责任,展现学生的担当和奉献意识,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赏识教育”到“一日一事”,德育细节见真章

第四届“男生节”的节标是一个汽车发型、戴着“扳手眼镜”的小男孩,底下的“男生节”艺术字体内含汽车轮胎、安全帽等元素,整体造型活泼而有特色,获得了参观家长、老师的一致好评。

设计这个节标的“设计师”正是学校1808班的学生丁明阳,学校老师发现了他在设计方面的兴趣和天赋,在日常学习中对其加以支持和引导。“我的作品体现了学校全体男生的风貌,能够被大家认可,我感到很满足。”提起自己设计的作品,丁明阳同学十分自豪。

学生处主任楼红艳认为,欣赏给学生带来价值感,对学生的培养要充分发掘其自身的亮点,因人而异,因事而为。为此,学校落实“全过程育人”理念,充分挖掘让学生改变的“点”,开展赏识教育,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改变学生认知观念,帮助学生自我成长。一方面,学校组建“育兰提升班”,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扎实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好相关学生的跟踪建档和关怀工作,保障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学校完善全过程量化考核的育人机制,使用记载本定人、定事分类记载,注重过程性记载和统计,并每周反馈、每月评比,从而选出十大类别的“育兰学子”。通过育兰学子评比,创新德育工作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有效提升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

“德育工作无小事,细节处处皆育人。”为了丰富德育内容,学校在“一班一品”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形成基础扎实、工作精细、突破创新的班级管理风格和良好的班风,使学生的个性与潜能在和谐的班级文化中得到充分发展。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班级开展“一日一事”活动,结合时事热点,每天精选与班级品牌相关的话题,设计引导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并完成200字的感悟,把德育拆解成日常活动,在日常活动中渗透德育,从而使对学生品质的培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最根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也是推进学校发展、保障师生健康成长的动力源泉。未来,学校将不断挖掘“育兰文化”内涵,使学校德育品牌特色更鲜明,构建“三全育人”的新格局,将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劳动者和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育人德育特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特色种植促增收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中医的特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