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百岁离不开儿女的孝顺

2021-11-25 06:57
家庭医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孝敬老人礼记敬老

送走国庆,马上就是重阳节。《易经》认为,九是阳数的巅峰,过此便转为阴数,这就是所谓的九九归真,一元肇始。此时正是收获的季节,因而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又因九有长寿长久之意,故后来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今年是10月14号)。

建国70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活七十古来稀”的老话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最新的说法是“六十小弟弟,七十不稀奇,八十真精神,九十多来兮,百岁笑眯眯”。这都是拜党和政府的领导,以及社会进步、医药科技发展之福。探索百岁老人的长寿经验,人们可以找出许多原因,但其中子女孝顺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礼记》是孔子学生及战国时期儒家学者解说《礼经》和“礼学”的文集。这些篇章原本分散流传,数量颇多,大多无法确知作者的姓名身份。相传为西汉时儒者戴德及其侄子戴圣选编。其中戴德所编称为大戴礼记,戴圣所编称为小戴礼记。后来西汉大儒郑玄为小戴礼记做了详细注解,因而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成为士人必读之书。因而现今流行的是小戴礼记,大戴礼记现存已经不是完本。

《礼记·内则》是家庭内部父子、男女所应遵行的规则,包括饮食起居、衣着穿戴、孝敬老人、养育子女等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子女如何照顾老人占据了近一半的内容,可见尊老爱老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按照《礼记·内则》的要求,儿女每日晨起要向老人请早安,伺候进餐;晚上给父母安顿床铺歇息。即《礼记·曲礼》中总结的“昏定晨省”是也。要精心照顧老人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包括洗澡、洗脚;要遵从老人的意愿,不可在老人面前做不恭敬的事情;等等。当然,由于传统文化“男尊女卑”的缺陷,其中有些内容早已不适于当今的社会,大家应当与时俱进,扬其精华,弃其糟粕。

孝敬老人,不仅是让老人衣食无忧,更要“乐其心不违其志”。这一点是不可忽视的。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精神赡养”。《孝经》中有“老莱子彩衣娱亲”的故事,可谓之典范也。普通人虽不必如此,但“乐其耳目,安寝其处”,让老人无忧无虑,开心度过每一天,是子女应尽的义务。陈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唱出了许多老年人的心声。因此,子女不要认为老人有吃有穿有房住,就算尽到了养老的义务;还要多抽时间陪伴老人,嘘寒问暖,要让老人随自己的心愿生活,爱老人之爱,敬老人所敬,不要让老人在孤寂中独行,不要忤逆老人,直接或间接地逼迫老人做他们不愿做的事情。

中国是一个有着许多优良传统的文明古国。探寻那些百岁老人的长寿之路,不乏有益的养生经验。但无可辩驳的是每一个百岁老人身后,都有孝子贤孙的身影。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长命百岁,那就请你从自身做起吧。

猜你喜欢
孝敬老人礼记敬老
SOUNDS OF THE VILLAGE
《礼记·祭统》孝道观的神圣意蕴
篆刻
“葡萄哥”的敬老情
敬老爱老防跌倒
文明
勤劳致富 敬老爱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