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请进行耐寒锻炼

2021-11-25 03:01霍寿喜
家庭医学 2021年10期
关键词:冷水浴冷空气肺活量

霍寿喜

气候宜人的秋季,是锻炼身体的黄金季节,其中“耐寒锻炼”最值得推荐。“耐寒锻炼”原本是农作物栽培方面的一个名词,专指越冬农作物在秋末冬初时,采取多种农技手段使其细胞的冰点降低,以增强作物的抗寒力。后来有保健学家研究,要想提高人的“冷适应”能力,最有效的措施也是进行“耐寒锻炼”,其中最自然的方法是主动接触冷空气和冷水。

登高锻炼  众所周知,空气温度随海拔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大约递减0.65摄氏度。因而登高的过程其实就是逐渐接触冷空气的过程。温度的频繁变化,能使人的体温调节机制处于紧张状态,从而提高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秋日登高,气象要素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机能还有些特殊的益处。登山时,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高度的上升,大气中的氢离子和被称作“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含量越来越多,加之气压降低,能促进人的生理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对哮喘等疾病还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并能降低血糖,增高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

晨晚锻炼  秋季气温日较差是比较大的,常常“中午像夏季,早晚如冬季”。所以,选择早晚到室外进行锻炼,是比登高更简单易行的接触冷空气的方法。随着氧气对身体的作用和冷空气的刺激,人体会发生生理和保健效应,使肺活量增加,改善肺泡通气,提高肺泡中氧气张力,从而使血液中的氧气增加。医疗气象学家研究发现,如果每天在10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下活动2小时左右,一个月后即可取得满意的耐寒锻炼效果。具体表现为手足在寒冷环境中能保持较高的皮肤温度,同时末梢血管的收缩能力增强,肢体的灵活性也大大提高。

小雨散步  秋雨绵绵之时,尤其初秋时节遇上小雨,人们可以不用带伞,在小雨中散步。秋季凉而不寒的雨水,为人们提供了接触自然冷水的机会。雨滴对颜面、头皮、肌肤进行“自动”的按摩,常常令人神清气爽,耳目一新,疲劳和烦愁顷刻俱除,同时还可增强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且雨中散步有一定的运动量,通过腿、臀、腹等一些肌群交替的收缩和放松,生理负荷逐渐增强,呼吸加深,肺活量扩大,有利于呼吸新鲜的空气。必须指出的是,秋季出现雷雨天气时,不可外出散步;深秋有逆温现象时(常表现为城市低空有烟雾),不可外出散步。

洗冷水浴  室内冷水浴也是秋季耐寒锻炼的一种有效方法。要根据各自的身体状况,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水温开始选择高一点,渐渐可降至自来水的温度;先是冷水洗脸、局部擦身,最后方可全身冷水浴。如果能从秋天坚持到冬天,将大大提高人的耐寒能力,避免或减少冬季患感冒及其他疾病的机会。高血压患者或一些不宜洗冷水浴的人,秋季最好的接触冷水的方法是冷水擦身。开始时水温不宜过低,以后根据身体情况逐渐降低;动作要轻柔,用力要均匀,先擦上半身,然后披上衣服坐下来擦下半身。高血壓患者擦身时切忌低头、弯腰和起身动作过猛。■

猜你喜欢
冷水浴冷空气肺活量
常洗冷水浴可强身
肺活量的故事
关于冷空气的八个真相
冷空气从何而来
冷空气的故事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肺活量测定用于无症状吸烟者气道阻塞筛查
冬季健身:冷水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