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录音工作中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2021-11-26 02:18
黄河之声 2021年1期
关键词:音响录音音乐

朱 贇

对音乐人而言,自身对录音设备的了解、对音乐后期处理技术的掌握情况,均会影响录音工作的最终质量。可以说,任何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需要依靠高端的录音设备和后期处理技术,最重要的是音乐制作人的综合素养,只有他们赋予作品以创意、情感,作品才能以其特有的形式来打动听众。相对的,如果作品本身不堪入目,即使是再优秀的音乐制作人,也难以让平庸的作品拥有高尚灵魂。

一、录音工作中的相关技术

人的听觉器官可以帮助人们自主获取声音的大小和音色,准确辨别声音的来源,因此如果音乐制作人没有对音乐进行特殊处理时,首先发现问题的应该就是听觉器官,像音调单一、配乐失真等问题均可以由耳朵辨别出来。也正因为如此,录音工作当中更应该注意声音的有效处理。比如男声的音调一般比较低沉,音乐中也很少会出现高音,为了让作品圆润一些,需要借助3kHz的频率进行适当补偿;而女声的音调通常较为高亢,通俗来说声高,有尖锐的感觉,可能会让部分听众有不适感,基于此需要采用400Hz 进行补偿。现阶段,录音工作中常用的技术性因素有三点,分别为调音技术、延时混响技术以及均衡器技术。

(一)调音技术

音响师是负责音乐作品的关键人员,在开展工作之前他们需要和栏目组人员深入进行交流沟通,借助沟通提前了解演出内容,进而依照主持人的主持风格,嘉宾的节目内容来进行调音处理,提高整个演出的音响效果。与此同时,音响师需要注意有效把握节目的音量大小,依据演出的实际内容调节音量,比如靓丽清新的节目应当适当调低音量,给观众创造一个静谧祥和的氛围,而激情澎湃的节目则需要搭配高音量,感染观众、带动观众。其次,在应用调音技术时,音响师应当保障调音速度,及时依据现场气氛转换调音效果。最后注意合理摆放、安装传声器,坚决不能出现音箱过于接近的情况,防止发出杂音影响观感。

(二)延时混响技术

节目的现场录制常常需要以多种手段来创造气氛,尤其是延时器与混响器的应用。这两种设备为节目现场创造了特定的环境氛围,因此我们也经常能看到,演唱会现场声效立体化,观众时而安静地闭眼倾听,时而激情四射,跟随演唱者尽情摇摆,这一现象不止与演唱者的演唱风格相关,与现场的混响效果也有一定关联。

(三)均衡器技术

后期对录音进行处理之时,均衡器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对音乐制作人员来说,他们需要利用均衡器来调节不同频段,抹去录制作品中含有的瑕疵,最终修复音色、音域,提高音乐作品的可观赏性。深入分析均衡器的频段,可以将其划分为四个部分。在实际应用均衡器的过程中,音乐制作人首先需要打开频谱分析仪,将对应的数据信息显示出来,其后转动EQ 左边的旋钮调节一部分低切与高切,达到隔绝噪音、隔绝杂音的作用。其次,将点1 移动到120 左右的数值上,将点4 移动于8000 左右的数值之上,当然,具体横向移动的数值大小需要以具体情况为准。当基本确定之后,播放人声,利用频谱分析仪显示的结果优化调整点2 与点3 对应的位置。借助上述步骤,不难发现均衡器处理之后的录音作品当中,音色、音质以及音域等影响观感的因素都得到了良好的调整,声音更为饱满。

二、录音工作中的艺术处理

对录音作品进行艺术处理时,后期人员必须提前了解作品的特点,以作品着手,合理进行艺术处理,凸显作品特性。

(一)了解作品

对录制音乐的人员来说,为了增强作品的个性,自身必须充分了解作品的独有特点,比如有的作品需要深情演绎,那么在录制过程中,尽可能要创造一种亲切的环境氛围,基于此,录制时就可以巧妙借助均衡器来改善原本的音色,为声音赋予一定魅力,变得能够让人沉醉其中。同时,也可以使用延时混响技术来制造空间感,增强混响效果。有的作品若需要由群感来传递思想,则可以借助乐器来增强群感效果。

(二)对作品进行特殊的艺术处理

站在录音效果的角度,最终效果的确能反映音乐制作人对美感的追求。比如当录制四重奏时,为了让音乐的境界提升一个层次,可以引入传声器来体现整体效果。或者说,在录制戏剧作品时,适当应用戏剧元素,添加京胡声。并加重其分量,提高作品的表演张力。

三、录音技术与艺术之间的有机融合

(一)录音技术环境决定了录音作品的空间与质量

音乐录音最初出现的时候,其就类似于音乐演出现场,特殊的传播渠道将演出者与听众联系在一起。爱迪生最早发明了圆筒唱机,其好像电话一般将音乐语言传递给手拿听筒的广大民众。不过早期的音乐技术无法完全展现音乐艺术,因而录音技术环境在展现录音作品艺术当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音乐本身是连续的过程,其在大脑内也是以连续性的旋律呈现的,一旦被切断就很难再接上。为了让唱片容纳更多的音乐内容,人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密纹唱片的容量为4 分钟,虽然无法与当前的技术水平相提并论,但对当前的流行单曲有重要的借鉴作用。LP-33 转唱片可以容纳大量音乐内容,其可以被视为古典音乐作品的推动着者。细致分析与LP-33 转唱片共同生长的百老汇音乐,可以发现音乐专辑中的风格、音响特征都是制作作品必须考虑的内容。以专辑中的排列方式为例,通常专辑由新曲加经典作品,其中第一、三、七曲目最为重要,这是因为LP 唱片中的最佳纪录位置并不是第一曲目。现阶段,时间并不是制约录音作品的主要因素,但其对音乐制作人造成的苦恼不容忽视。

从音乐作品的质量来看,作品的空间感以录音还音技术为支撑。由于人耳能清晰辨别20Hz~20kH 这一范围内的声波频率,进而在三维空间内准确定位声音的位置。不过,如果表演者在一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演奏,任意的突然强奏都可以会刻坏母盘;录制大型乐队的木管独奏时,乐手则必须近距离接触传声筒,否则声音难以被收录。借此也不难发现,录音质量与录音环境与技术关系密切。

近几年来,多声道立体环绕的录音技术与音视频艺术结合紧密,听众不止能听见演唱者的声音,也可以通过观看MV 来进一步与演唱者形成情感共鸣,全方位体验奇特的音响空间。

(二)录音技术的发展是录音艺术的推动者

现代社会当中,录音作品的真实性已经不再是唯一评价作品质量的标准了。现场演唱会越来越倾向于应用扩音技术,将录音效果与自然声场结合起来,为民众创造高质量、全方位的艺术观感。

上世纪六十年代,晶体管电路被应用于录音工艺当中,录音作品的音质较以往有了明显改善,并且晶体管电路能长时间承受大强度工作。而我们当前所听到的节奏感强烈、低音饱满的音响很难在电子管电路中得到体现。低音频的音响结构也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进化。比如音乐出现的最早期,其所具备的功能为打节奏,电声技术为人们享受电声提供了便捷条件,迪斯科则充分利用各种电声音响设备,如电子鼓、吉他等让人们获得刺激,给予人以愉悦的情绪。当节奏成为音乐作品的主旋律时,音响设计就成为创作作品的关键。通常情况下,音响都是在录音室内完成的,舞厅只是将原本的音响设计重现了出来。任何的音响都可以成为创作印象作品的元素,比如多次重复、语调调整、剪辑等,均会为作品增添不同的色彩。

二十多年之前,掌握录音技术的人员多为长期接受专业训练的少数人,面对多种多样的音响设备、复杂的调音台,只有这些专业人员能从容地进行操纵。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录音工艺逐渐普及,当前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音乐录音作品。而专业的录音棚基本专属于产业线最终端。除此之外,当前市场上的激光唱片形式多种多样,但真正决定录音作品质量的还要取决于音乐制作人对音响艺术的理解,只有善于应用音响技术和音响艺术,才能最大程度提升音乐作品的艺术性,提高人们对音乐作品的认可程度。

(三)录音设备的更新换代为音响艺术的展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百年之前,音乐家的创作空间条件差,音乐设备落后,并且创作是音乐家一个人的旅行,没有观众的陪伴,也很少有同伴的理解与鼓励。歌唱家同样孤独,他们必须严格按照要求站在话筒前演唱,任何不规矩的行为都可能会引起观众的不满。如果要录制钢琴,演奏家还必须均匀敲击三角钢琴,这些都是恶劣的录音条件下的音乐创作,大大制约了音乐制作人的思维发展。

为了真实还原乐队音响,音乐制作对录音的频率范围有一定要求。比如,电声录音的频率为100~14000Hz,几乎到达人耳可以察觉的极限,在高频范音之下录制音乐作品,可以大大改进录音效果。与此同时,过去的音乐录制必须一鼓作气的完成,如果中间出现问题,要么忽略问题继续进行,要么重新录制,磁带录音机的创生化解了这一问题。磁带可以被划分为大量碎片,当演奏者认为某一部分存在问题时,只要通过比对将其剪辑下来并进行重新录制即可,较过去更为方便。现在的修音技术、剪辑技术更为先进。

自立体录音出现的那一刻开始,音乐作品就具备了空间特性,其在空间中的声学特性直接会影响人们对录音作品的评价。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录音作品都能在绝妙的殿堂中创生,也不是每一首录音作品都适合这样的场合,因此赋予录音作品一个较好的空间特性非常必要。早期人们会应用物理学方法来创造混响室,比如应用弹簧混响器、金箔混响器等,现当代应用的混响是以延时电路为基础的数字混响器,其能有效模仿声音在真实空间中的传播过程,随后制造出与真实空间相左的空间效果。总而言之,录音设备的更新让更多有创作兴趣的人振奋起来,他们努力创作民众满意的录音作品,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人们才可以足不出户享受不同的音乐风格进和音乐内容。

四、提升录音作品质量的措施

录音作品常会在公共场合被播放,并在社会中不断传播,提升录音作品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升录音节目本身的质量

录音节目是一种有声表演节目,节目相关技术与相关设备,声音会被存储下来,并用于后续地聆听。为了提高录音节目的社会价值,不仅要求其内容适宜,还要能经历时间的考验。因此不论是演唱者,还是音乐制作人员,都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优化作品内容,提升作品的表演、制作水平,依照录音计划有序进行安排与设计。

(二)提高录音团队的整体素质

有的人常会将录音工作视为简单的声音录制,认为只要录音当中有清晰明了的声音即可,事实上录音工作并非如此,其不止要求技术,也追求艺术处理。不论是专业的歌唱家、表演艺术家还是演奏人员,所有人服务的对象均为广大民众。音乐制作人的工作是按照作品内容和要求进行录制和后期处理,但最主要的是要将表演艺术传递给听众,让形形色色的人们了解录音作品所传达的内容与情感。由此可见,音乐制作人虽然只是将录音材料应用技术、设备串联起来,但最终的成品需要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制作人必须掌握多方面的修养与知识。

(三)建立节目质量检查标准

为了让录音节目以更高质量进入民众的视野,应当建立相应的节目质量检查标准,负责质量检查的人员为节目监制人,其必须站在专业角度分析录音节目的技术水平,同时站在广大民众的角度反思节目的观感。

(四)使用新型录音技术与录音设备

录音技术与录音设备是获得高质量录音作品的基础,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下,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迅速,笔者认为有必要依据时代发展需求更换旧设备,引入高质量、高标准的录音设备来完成录音作品,赋予作品足够的艺术美感。

结 语

音乐录制要求音乐制作者合理构思作品内容,并以一定的技术手段、先进设备来实现构思,可以音乐制作者所从事的录音工作兼具技术性与艺术性两个特征。音乐制作者需要注意自身必须始终坚持音乐信仰,明确录音作品的内涵,并尽力在作品当中渗透自己的情感与审美,为录音作品赋予一定的灵魂。除此之外,善于应用现有的录音手段来落实作品构思,让录音技术与艺术获得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音响录音音乐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倡导让音响与精致生活完美结合 西安阿波罗音响正式开业
Funny Phonics
田野里的音响
funny phonics
Listen and Choose
Listen and Color
诚实音响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