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人格研究综述

2021-11-26 04:18胡琪鹃吴毅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人格现实大学生

胡琪鹃,吴毅君

(湖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4112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格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1],要“努力做一个心灵纯洁、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2]。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人格塑造的关键期,塑造健康人格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不仅已经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生产与思维方式,而且影响了人们的人格养成,使人们出现现实人格与网络人格的交互依存。在我国,学者王浩2001年发表《网络人格的异常心理及矫正》一文[3]67-69,是较早对网络人格的研究,截至2020年11月,学界围绕“网络人格”及“大学生网络人格”的研究,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以“大学生网络人格”为主题,共检索出学术论文52篇、硕士学位论文8篇和博士学位论文1篇,主要集中在网络人格内涵、大学生网络人格变异的现实表征与成因以及大学生健康网络人格培养的路径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现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检视,并找出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探寻大学生网络人格培养提供帮助。

一、网络人格的内涵研究

网络人格的研究,离不开对“人格”的辨义。何谓“人格”?我国学界一般认为,无论是在道德的、心理的还是法律的意义上使用的“人格”,都是指个人稳定而独特的个体特征之和,既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也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共有性,是人的主体性的集中体现、凝结和升华,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自主性、责任性和自为性,是个人心理与行为特质的总和[4]。而网络人格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民在网络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人格新形态,学界对其内涵的研究也是基于当前学界对现实人格定义上的一般理解为前提的,主要集中在网络人格的定义、网络人格的特征、网络人格的影响因素、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关系四个维度来展开。

(一)网络人格的定义维度

网络人格与传统意义的上“人格”相比,其发生的场域和社会条件是不同的。因此,学者们在定义“网络人格”时,基于不同视域,抑或学术实用性引导之异,以致大概形成了以下几种差异的界定。

一是从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关联视域来定义,如王浩、蒋新跃和虞梅认为,网络人格是在网络文化圈内塑造成的与普通社会人格相联系但又有区别的人格特征[3]67。二是从心理学视域来定义,如王爱平认为,网络人格是在网络环境下,网络成员所表现出的相对稳定并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5]44。

三是从心理学和伦理学视域来定义,如谭苑、林自新将网络人格定义为个体在互联网的交流平台上表现出来的具有内在稳定性和独特性的心理特征总和以及为人品格[6]。

四是从心理学、伦理学、法学与场域综合视域来定义,如王生卫、孙健、王梅仙、周洪英和孙崇勇、王勤明和宋丽娟、黄蜺认为,网络人格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网络交往的增加而逐渐形成的,是在网络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重要的和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在网络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做人的资格和为人的品格[7]27。五是从人格结构的视域来定义,如冯智冰认为,网络人格是指人在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交流时所表现出的人的品质、格调和气度[8]。

六是从人格特征及与现实人格差异视域来定义,如:徐子连认为为个体在网络中表现出的独立的、相对完整的人格,与现实人格在情感、态度、知觉和行为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是处在剧烈的对立面[9]107;王凡认为网络人格是在网络中表现出的独立的、相对完整的人格,即人们在网络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理想创造出一个与现实“自我”存在某些差距的网络虚拟的“自我”,是虚拟“自我”中行为力、理想力、道德力、智慧力、情感力、兴趣力和意志力等要素的统一[10]。

七是从生物遗传学、心理学视域来定义,如田荷梅认为网络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和现实人格的基础上,通过与网络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11]48。

EGR-1的阳性结果主要存在于细胞核,棕色颗粒显色位于细胞核才是阳性。根据细胞核染色的深浅以及染色的范围等情况来进行综合的判定。⑴按照阳性细胞百分数:阳性细胞≤25%计1分,25%-50%记2分,50%-75%计3分,>75%则 4分。⑵按照染色染色强度评分标准:细胞不着色记1分;细胞着色稍稍高于背景色记2分;细胞着色强度高于背景色记3分;细胞核着色呈深褐色,明显高于背景色记4分。最终的染色指数为该标本染色阳性细胞百分与染色强度两者的乘积,以染色指数来判定免疫组化的结果:评分为1-2分属于低表达,评分3-16分是高表达。

(二)网络人格的特征维度

网络人格因打上网络的烙印,大多数学者们主要是从网络的特点来分析网络人格的特征。王浩认为,网络人格因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多元性很难具有稳定性[4]67-68。邓泽球、张桂群认为,网络人格具有不稳定性和有条件性,网络虚拟人格只有在网络交流中才会表现出来,一旦离开网络交流这一条件就不会表现出来,但虚拟人格不等于人格分裂,并有其积极的意义[12]。王生卫、王梅仙、金秀兰、冯智冰认为,因网络的虚拟性、隐匿性、无规范性、超时空性以及自由性使网络人格具有虚伪性、封闭性、变异性和迷失性等特征[7]26-27。王爱平认为网络人格一旦形成,就会深入到潜意识的层次,使得现实人格都难以察觉到,因此,网络人格具有虚拟性、隐匿性、排斥性、随机性、多样性的特点[5]44-45。田荷梅根据网络人格的定义以及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关系,从网络人格对现实人格的优化与异化两个视角来概括网络人格的特征:从优化的角度看,网络人格具有独立化、学习性、进取性、热力型特征;从异化的角度看,网络人格体现出分裂性、反叛性、偏执型、表演型特征[11]49。

(三)网络人格的影响因素维度

网络人格是人社会化的产物,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互影响的结果。因此,学者们也主要从这两种属性的层面来分析网络人格的影响因素。王浩认为,网络人格是否受到遗传、生理的要素很难确定,但肯定与个人的社会人格中的非亲和性因素有关[4]67-68。李望舒认为,遗传以及人的生理结构是影响网络人格差异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网络人格变异者的大脑犒赏中枢区域特别敏感,一经激活就难以控制;另外,社会环境、人的个性以及人的本性也是影响网络人格的重要因素[13]。

(四)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关系维度

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王浩、王生卫、孙健、王梅仙、金秀兰、朱丽洁等人认为,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既有联系,同时又有区别。网络人格是现实人格的反映,又丰富和发展了个人的现实人格。在网络社会,网络人格和现实人格的统一共同反映一个人的完整形象,表现出个人的个性特征[14]42。陈佳和冯雪铃通过网络成瘾测验(Internet Addiction Test)、艾森克人格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网络人格量表(WEPQ-RSC),对武汉400名有上网经历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证实了大学生现实人格是网络人格的基础,能较好地反映网络人格,但两者并不完全一致,两者之间存在差异[15]。周洪英和孙崇勇认为现实人格制约网络人格,网络人格完善现实人格,网络人格和现实人格是统一的,网络人格不可避免会打上现实人格的烙印[16]。王勤明和宋丽娟、蒋新跃和虞梅认为,网络人格是现实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网络人格对现实人格起着“双刃剑”的作用[17]。

总之,从不同维度与视域对网络人格内涵的研究成果丰富了人们对网络人格的理解,也为网络人格的培育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途径。

二、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的现实表征

对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主要表现的研究,学者们研究认为,主要分为认知、道德、社交到生理的异常表征。网络人格异化的实质是大学生理想与现实、本我与超我的冲突难以调和,身心的矛盾难以化解。

一是认知错乱问题。人格异化首先表现为认知问题,网络人格也不例外。网络人格认知错乱突出表现在对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的认知紊乱。徐子连认为,网络的自我是虚拟的、非现实的,与现实“我”存在着某些差距,“真我”与“网我”彼此独立,不能重合,可能导致双重人格[9]107。盛婉玉、李辽认为,网络虚拟角色容易理想化,从而让大学生难以面对现实,以虚代实,对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角色产生错误认知,对自己真实能力产生认知的错觉[18]32。二是道德责任感的缺失问题。拥有良好的道德责任感是人格健康成熟的重要标志。网络事实上给了大学生逃避现实责任的空间,网络虚拟世界使大学生更难做到道德自律。李望舒认为,网络生活缺乏现实责任的压力,不用自我检讨,因此网络生活是缺乏道德责任感的[19]825。王爱平认为,人们在网络中所受到的道德和法律约束较少,网络助长了人的劣根性,容易导致人们道德品质的弱化[5]45。

三是社交功能障碍。网络对大学生人格负面影响的突出外在表现就是大学生社会交往功能出现障碍,他们不愿进行现实的社会交往。王梅仙认为,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等压力,网络可以暂时摆脱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一旦网络成瘾,就会对现实中的人和事失去热情与兴趣,走向自我封闭[14]44。王潇斌认为,大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增强交往的社会化程度,但是网络交往是单薄的、虚拟的,容易造成现实交往的时间减少,弱化真实社会交往的感知能力和参与意识[20]。四是躯体化症状。如果思想认知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容易演化为心理问题,进而产生泛化和躯体化,导致身心矛盾的进一步深化和复杂化。李望舒认为,在网络中容易实现理想中的自我,最初只是表现为精神上渴望上网,后来可能发展为躯体依赖,具体表现为睡眠障碍,起床后情绪低落,疲乏无力等症状,只有上网以后精神状态才能恢复正常[19]825。H.B.科类特妮科娃认为,电脑瘾君子可能产生惊慌、害怕、郁闷及自杀行为[21]。网瘾类似吸毒,一旦染上很难戒除,这已经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的原因

学者们对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析,大致可以分为五类: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网络因素、社会因素和教育因素。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是内因,网络和社会及教育因素是外因。大学生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不成熟,以及网络的虚拟性、社会竞争的压力和教育的不足等因素,让大学生更容易受网络的诱惑,加剧了大学生身心的冲突,易产生各种网络人格异化问题。

一是遗传生理因素。有研究认为,人格的形成和遗传生理因素相关。生理因素构成了人格形成的基础,而人格的形成又会对个体生理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有关寄养子的研究证明,人格障碍患者的子女即使寄养,孩子出现人格障碍的发生率也较高[22],说明遗传因素是形成人格障碍的原因之一。刘庆武等人的调查研究表明,神经质和精神质维度得分较高的大学生拥有较低的生存质量,易于沉溺于网络,并进一步降低其生存质量;而内外倾维度得分较高的大学生有较高的生存质量,拥有更高正常使用网络的比例[23]。

二是心理因素。需要强调的是心理问题的起因可以追溯到幼儿期,如李望舒认为,如果网络人格变异者存在口唇期末满足的创伤,成年后如受到挫折,容易沉溺于网络虚幻的满足之中[19]826。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处于18岁至22岁之间,一般认为18岁是人们生理成熟的年龄,而25岁才是人们心理成熟的年龄。因此,大学生正处于生理成熟和心理还未成熟的阶段。他们身心冲突的压力亟须释放,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能稳妥应对,大学生容易寻求网络释压。彭文波、徐陶认为青少年心理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导致青少年到网络中寻求压力的释放[24]13。冯智冰认为,大学生心理上处于走向成熟但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在自我意识、思维能力、情感和意志等诸多方面还有主观、幼稚、片面和不成熟等问题,对父母、教师和朋辈容易出现不信任问题,促使他们通过网络寻求理解、支持和关怀,因此有可能出现网络人格的异化[25]120。

三是网络因素。网络的特殊性为大学生人格发展或者异化提供了条件。冯智冰认为,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与网络自身特性(如开放性、自由性、隐蔽性等)密切相关[25]121。彭文波、徐陶认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让人得以按照主观臆想而不是现实去构建网络自我,网络的虚拟性助长了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冲突[24]13。李望舒认为网络为现实生活中不能得到爱和尊重的需要、个体攻击本能、权力欲、控制欲、主宰欲等个体消极心理特征的满足提供了实现的空间和平台[19]826-827。盛婉玉、李辽认为网络具有“吸引力”。虚拟的网络空间,人与人之间匿名的交流,这种满足感是现实社会无法比拟的,而且网络中还有浩瀚的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娱乐,吸引着大学生沉迷其中[18]31。

四是社会因素。影响大学生网络人格形成的社会因素主要是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增大和多元价值观冲突。彭文波、徐陶认为,当代社会对每个人都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青年学生学业、职业压力增大,再加上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冲突,他们很容易迷失自我,网络可以释放他们的现实压力[24]14。李望舒认为社会竞争和社会责任压力增大,一些社会竞争力弱的人为回避现实而选择网络获得暂时的安宁,网络虚假的满足,导致他们心理适应能力降低,进而发生人格变异[19]826。冯智冰认为,一方面大学生承受着经济压力和校园攀比之风的心理压力以及就业压力,网络交往的平等性和匿名性正好为压力造成的焦虑提供了发泄的空间,另一方面转型期社会矛盾冲突不断,新旧理念不断碰撞,造成大学生价值观的混乱[25]123-124。盛婉玉、李辽认为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的社会原因是现实社会的“推力”,面对复杂多变、充满竞争的社会,不少人无所适从,逃避现实、沉迷网络[18]31。赵伟等人总结了大学生网络虚拟人格产生的社会原因,即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和考研队伍不断壮大的现状,给大学生来带了巨大的就业和学习压力,他们急需一个途径去宣泄或展现自己的情感,网络便成了最方便的避风港[26]219。

五是教育因素。基于大学教育的目标、时间、内容及方式异于中学教育,给专业化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教育模式,与此同时,也给大学生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赵伟等人认为由于课程设置等原因,大学生相比高中学生有了更多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学教育开放式的特点为大学生上网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基础[26]219。郭莲荣等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大学生感觉寻求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有一定关系,而且网络成瘾的学生在网络上容易做出不被社会认可的行为。其主要原因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能通过适当的方式和途径满足大学生感觉寻求的需要时,学生容易通过沉迷于网络来实现自我满足[27]。尹婷婷认为互联网视域中大学生人格异化的教育因素,一是高校伦理价值观的错位。市场经济影响下网络伦理价值观呈现利益化、物质化、庸俗化的倾向。二是高校网络伦理教育的缺位。当前我国高校网络伦理教育还处在从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过程中,还处于探索阶段,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三是高校网络伦理主体对象的倒置。当前网络伦理乱象根本原因是上网者道德自律意识薄弱、自律能力弱化,因此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和自律能力仍然是高校网络德育的重要举措[28]。

四、大学生健康网络人格培育途径探索

对于大学生健康网络人格培育途径,学者们从大学生网络人格形成的相关因素出发,认为大学生健康网络人格的培育途径主要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德育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与道德自律意识,通过创建良好的网上环境和网下环境为培养大学生健康网络人格营造环境育人氛围。

一是专业心理矫治。学界普遍重视心理教育对塑造大学生健康网络人格的重要作用。李望舒认为网络人格变异的矫正方法的难点在于让网络人格变异者承认并正视问题从而主动的寻求帮助,但他们仅凭自身的力量往往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家人朋友和专业人员的帮助。主要的矫治方法有时间管理技术、警示卡、自我目录、支持群体、家庭疗法以及行为契约法等[19]827。

王梅仙认为,培养大学生健全的网络人格需要进行网络心理教育,首先,通过心理普查和调查研究掌握大学生网络人格形成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其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网络心理问题的能力;再次,依靠心理咨询室对大学生中常见的网络心理问题进行专业矫治[14]45。

二是创建良好现实环境。解决大学生网络人格问题就要为大学生创建更好的、现实的学习生活环境。赵伟等人认为,创建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才能消除网络人格异常形成的现实土壤。首先,合理地设置课程,增加自选课,增加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的机会;其次,对于学校各种评奖评优制度,要增加获奖的覆盖面,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第三,学校各种文体活动要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四,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和社团的吸引力,使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乐趣,提高参与性和成就感;第五,开展学生就业教育,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减轻就业压力[26]220。

三是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是大学生加强自律意识、提升自律能力的重要途径。俞亚萍、邵丽珍认为,开展网络道德人格教育的具体措施为:第一,加强网络认知教育,形成和矫正大学生网络道德观;第二,增强个人主体意识,提升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第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情感;第四,建设校园网络阵地,坚定大学生网络道德信念;第五,协调全社会力量,为培养高尚道德人格形成合力[29]。王梅仙认为,培养大学生健全的网络人格需要规范网络伦理,加强大学生“网德”教育[14]44。

四是建设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的发展与网络人格的形成密不可分,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人格,而更多大学生拥有健康的网络人格才能更好地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李晓菲认为,“诚实与守信”“沟通与协调”“慎独与自律”的网络人格品质是健康向上网络文化建设的基础[30]。吴勇认为,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31]。陈明龙认为,培育优良的网络文化,保证网络文化传播的正确导向,有利于消解网络交往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负面影响[32]。

五是加强网络监管。网络监管是培育网络人格的强制力量,加强网络监管是净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秩序的重要举措。王梅仙认为,尽快建立健全网络法规制度,积极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世界里遵纪守法[14]45。刘进锁认为,加快建立对网络信息分年龄、分层次管理制度,以法制取代现在的行政管理,同时要加强网络技术研究,监测、监控不健康信息的传播,并对网上垃圾信息及时清理、净化[33]。徐子连认为,要构建网络法规体系,唤醒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律意识,运用网络技术、净化网络信息,强化网络监管功能[9]109。

五、余论:不足与展望

由以上所述可知,学界对大学生网络人格研究,既有理论研究也有实证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但由于网络的产生与普及其历史较短,其研究成果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

一是对关于网络人格的内涵并没有形成广泛的共识。分歧的焦点在于:一方面,网络人格的构成要素是什么?仅仅是网民心理的表征还是情感、心理、素质、态度、行为的综合?另一方面,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关系。网络人格到底是对现实人格的丰富和完善,还是对现实人格的制约与约束?这些分歧的存在为继续研究网络人格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二是对大学生网络人格相关研究内容有待深入与展开。目前学界对影响大学生网络人格的要素研究较少、偏浅,对大学生网络人格的形成机制与形成过程的研究也还是在浅显层次,对大学生健康网络人格标准及其培育研究缺乏统一性与系统性,培育大学生健康网络人格的实践路径的实效性评价研究出现“空场”,这些问题亟须进一步深入与展开研究。

三是对大学生网络人格的前瞻性研究不够。目前学界对大学生网络人格的研究成果大多是二十一世纪初的,而网络技术在我国不仅产生与应用起步较晚,而且处于快速发展之中,许多网络新技术、新特征、新应用不断产生,因此网络对大学生网络人格影响的工具性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这就要求学界研究及时跟进并具有前瞻性视野,以推动大学生网络人格研究不断深化。

总之,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大学生网络人格的研究方兴未艾,只有更深入细致的研究,才能让我们更加清楚网络人格形成的规律,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网络人格,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人格现实大学生
铸造人格之鼎:文化育人三合一本质讨论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漫画:现实背后(下)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