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作文教学

2021-11-26 20:02邹敏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过程

邹敏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新城中心小学,江西 赣州 341501)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对学生内在品性的塑造

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会将自己所看所闻所感内容进行描述,此描述过程并不是仅对文字的简单组合,更是对内心想法真实展现的一个过程。在长期的写作之中,能够实现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培养,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内在品质的塑造。因此,老师要加强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如此才可以真正达成对学生内在品质的培养,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语文之美、生活之美。

(二)有利于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

小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为了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会主动进入到对优美词汇和语句的学习之中,并在学习中真实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和价值。同时,在作文教学之中,学生通过对学生写作中语句、思路等方面的指导,还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实质,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普遍认为写作的难度较大,甚至对其有恐惧情感,如果老师能做好对学生写作的引导,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其写作水平,那将让学生具有学好语文学习的自信,进而让其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产生兴趣,更好地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强化学生语文学科的整体学习效果。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一)小学语文老师作文教学中的问题

1.填鸭式现象突出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当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虽然涌现出了大量的创新改革措施和对策,但由于应试教育实施时间过久,填鸭式教育并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很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仍习惯性运用填鸭式的教育模式。由于此种教育模式过分重视作文教学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写作过程和写作感受的关注,虽然在短期内会取得一定的写作教学效果,但长期以往会让学生滋生厌烦写作的心理,对写作越来越抵触,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而且在长期实施填鸭式教育模式的背景下,还会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如逻辑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等,严重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万能模板的存在

当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仍有很多老师会在网络中选择一些适用性较强的优秀作文,将之作为“万能模板”,让学生在写作中对其进行套用。比如,比如在写作“我的父亲”主题作文时,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实际生活中与父亲相处的点滴确定写作题目,但是老师所给的万能模板中,会要求学生的作文中融入一些故事片段,如“父亲假期带我去了某个地方,我十分开心”“父亲为家庭辛勤付出,鬓边的白发越来越多”等等,这些故事延续的仍是很多年以前的写作素材,同时作文中也没有融入真实的情感,只是对万能模板的套用,这样的作文会影响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所以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只是扮演了文字的搬运工角色,难以感受作文的价值和乐趣,对作文的厌烦心理会与日俱增。

3.重理论轻实践

作文是一项需要学生不断实践的学习活动,也只有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写作的水平才会不断提高。当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在学生对老师罗列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实践的支撑,会影响写作教学的水平。如在学习“比喻修辞手法”的使用时,老师只是对“修辞手法”的运用特点以及在作文中运用的效果进行了讲述,却没有为学生提供实践练习的机会,有的老师可能会选择几篇对与修辞手法相关的优秀文章,让学生对其“比喻修辞手法”进行分辨,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支持下,虽然能够对其有效分辨,但是却不具有实践应用的能力,写出来的作文还是十分的平淡无奇,这点是老师必须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二)小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问题

1.学生缺乏积累

小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只有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和语言积累,才能够让学生在写作中准确描述事件和表达情感,并利用有技巧的写作手法,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但现实中,很多学生的写作都缺乏写作素材和语言积累的支撑,这与学生课下不注重体验生活以及不注重积累等有直接关系。而之所以出现此问题,一方面与老师作业过多和缺乏引导有关系,另一方面与家长给学生不保大量补习班有关系。

2.套用模板带来的消极影响

老师给学生提供的万能模板,使学生在不断套用写作的过程中,其思维越来越僵化,同时,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学生会感觉写作十分枯燥,缺乏写作意义,会产生写作时只需要套用模板就行了,没有必要抽时间去研究写作等诸如此类的心理,最终让学生的写作效果越来越不理想。

3.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对一件事感兴趣时,坚持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反之则会大大降低。由于当下部分老师仍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沿用,导致很多学生的兴趣并没有得到关注和培养,使很多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难以深入探索写作的奥妙了。

三、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的欲望

1.鼓励学生仿写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所以接触社会生活以及阅读书籍的经验都比较有限,在写作中没有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以及写作方法,所以他们总认为写作很难。而模仿是小学生非常擅长的,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良好的写作体验,写出优秀的作文,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仿写。在学生仿写的过程中,教材中的优秀课文、课外书籍中的优秀文章等,都能够为学生提供取之不尽的仿写素材,促使学生更好地吸收。

比如对于教材中的《桂林山水》课文,对桂林的山和桂林的水进行了精彩的描述,是学生仿写和借鉴的优秀素材,同时这篇文章运用了总分总的写作结构,也是学生借鉴和模仿的有效对象。对于老舍的《猫》《母鸡》,丰子恺的《鹅》等文章中的语言,具有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特点,学生对其借鉴和模仿也十分必要。通过学生长期的模仿,无论是学生的写作兴趣还是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提升效果也都会比较理想。

2.创设写作情境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进行有效的创作,老师可以将创新的情境教学法引入教学中,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而又容易理解的场景进行呈现,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觉,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在学生写作前,老师不要向学生提出繁杂的要求,而是要注重为学生营造一个十分轻松愉快的情感表达氛围和氛围。比如在写作《感恩母亲》主题作文时,老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写作情境:再过两天就是三八妇女节了,母亲辛苦养育我,我应该如何在属于她的节日中为其庆祝,对她的养育之恩表示感谢呢?老师知道你们平时有很多奇思妙想,谁能给老师一些借鉴呢?在老师巧妙的情境引导之下,学生们已经真正进入情境中,也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进入到了趣味的创作中。这正好验证了布鲁纳所说过的语言,即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二)体验生活,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1.引导学生观察

小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写作素材必不可少,而素材的积累过程中,学生的多观察和善观察必不可少。学生平时观察的机会非常多,如上学路上观察道路两边的房屋以及发生的事情;在平时生活中观察自己家养的小宠物,观察不同季节的美景......只有在多样的观察之中,学生才能够真正积累多样化的写作素材。但由于学生缺乏观察的意识,所以很多学生都不会主动观察,这就要求老师做好相关的教学设计,如带领学生走入社会、走入自然、走进田野,对不同形式的活动进行开展,这样就可以让小学生在扮演小记者、小作家等的过程中,真正进入生活、体验生活和采访生活,在老师的引导下对写作素材进行积累,并养成在生活中观察和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真正实现对学生写作材料的丰富。

2.开展多样化活动

通过对多样化活动的开展,也能够让学生丰富自身的写作材料。所以,语文老师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年龄,开展一些和他们年龄契合的有益活动,既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又能够让学生的写作素材更加的丰富。在活动的具体开展中,与其他科学的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也就是借他人的活动为己用。当然,活动必须要满足童真、童趣和独特的特点。比如体育课中踢毽子、拔河等,科学课中种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做标本......这些不同色彩的活动,都能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效素材。

(三)重视积累,丰富学生的表达素材

1.阅读中有效积累

小学生缺乏写作的经验,所以在写作中对优秀经验的积累必不可少。而对优秀经验的利用过程中,课外阅读是十分重要的一种途径。为此,老师要明确良好阅读环境对学生的重要性,可以从书香校园、演讲比赛、经典诵读等多样化的活动入手,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价值和乐趣,从而在主动阅读中逐渐喜欢上阅读、会阅读和善于阅读,在大量阅读中积累语言、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针对学生平时课外阅读书籍不足的问题,既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又要倡导学生们将自己的书籍放到班级的读书角,大家共享阅读书籍。同时,还要让学生养成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摘抄好词句、优美段落,写读后感,写感想等。如此,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之中,能够掌握更多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并构建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何乐而不为呢?

2.生活中有效积累

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十分丰富,能够写的内容也十分多样,如在写一年四季时,学生既可以从生机盎然的春天,炎热而又神秘的夏天,丰收的秋天,白雪覆盖大地的冬天角度描写,又可以从鸟鱼虫兽等角度描写;在写亲情时,既可以从母亲的笑容、父亲的鼓励等角度写,又可以从背影、脚印等角度写......只要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并从生活中获取各种写作材料,写出更多情感丰富的优秀作文。

(四)系统训练,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写作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在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看图写话,此阶段学生的写作会由一句简单的话向一句具体的话转变,也从一句话向几句连贯的话转变,这些都能够让学生做好充分的中年级写作准备。

在中年级学习之中,学生会接触到片段训练,此阶段的写作要求并不严格,主要就是让学生充分的表达和写作,这样可以对轻说重写的局面进行改变。此过程中,对于那些说能力好而写能力差的学生,以及那些说的差而写得好的学生,要加强针对性的训练力度,让每一位学生都既能够高质量地说又能够高质量地写。当然,老师对于学生组段方法的指导必不可少,确保学生可以在中段具有写段的能力。

高年级的写作教学已经进入到了对学生篇的训练之中,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指导的内容包括观察构思、写作方法、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多样化的内容,同时,还要抽一些时间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在老师全面的指导之下,促使学生写出层次分明、内容丰富和情感真挚的优秀作文。

猜你喜欢
小学生作文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