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人为本要求下高中班主任教师的管理艺术策略

2021-11-26 20:02郭蕾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思想

郭蕾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第三中学,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高中学生恰好处于人生价值形成和思维和智力发展成熟的关键时期。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概念下,高中生的管理工作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顺利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促进高中生的健康成长。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在当前的教育中还存在对学生主体认识不够的情况,以人为本的管理思维与实际的教育理念不能有效结合,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缺乏一定的人性化管理,强调了学生对成绩的追逐,从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养发展中对核心素养的诉求。班主任教师相对于其他任何教师来讲对学生的影响更大,他们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接触最多,在生活中的交流以及在学习上的沟通频率最高,因此他们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须提升的。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工作者中,其中最为重要以及具有特殊性质的,可以说就是班主任这样的角色。对于班主任而言,其中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我国的学校设置中,每一个阶段的班级都会设有班主任,对班集体进行管理,其中高中阶段的教学也是如此。对于高中班主任而言,因为管理和教育的对象是高中生,所以班主任就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的艺术。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已经具有自己的意识和意志,所以在很多事情上,不一定听从教师的管理和教育,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的方式,依旧是采用比较简单粗暴的方式,反而不利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正常交流,从而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不利于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落实。因此,在现在的高中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如何对班集体展开管理与教育,这是需要班主任自身认真思考和探究的问题,只有班主任找到的合适的方式和路径,对学生展开管理和教育,从而才能真正促进高中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一、高中班主任管理现状问题

(一)忽略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

在新课改要求下,教师对以人为本的思想有不同的理解。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油然而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开始产生了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思想,但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教学行为的改变行为还有所欠缺,在管理工作中并没有过多地去调整管理办法,有些教师因自身能力不足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艺术性难以理解,以此导致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停滞不前,在行动上没有变化,在思想上一直处于落后的状态。上级部门提倡高中班主任应将学生置于课堂管理的核心位置,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和辅助。然而,实际上一些高中班主任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苛刻或不切实际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他们进行管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缺乏人性化管理

在过去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是“铁面无私”的形象,尤其是班主任教师,他们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可以来树立自己的威信,建立自己的威严。到现在纵然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之前的非人性化管理思维还是难以改变,这阻碍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的进步与发展。实际上,人性化的课堂管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关爱,可以在无形之中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多产生些有效沟通,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的集体生活中更加自在和自信。高中学生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以及对自我的个人认知有了很高的提升,自己的思想也更加丰富,他们获取信息的来源也是更加广泛。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现在的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师生建立友谊的关系,这就简单地说明了现在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微妙联系也是越来越丰富,他们之间的粘性也是越来越高,这也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是,一些班主任教师缺乏人性化的管理,使一些高中生难以感受到关怀和关爱,容易在心理敏感期对学习和集体生活产生排斥感,这不利于他们的长期发展。

(三)不注重道德教育,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是即将进入大学生活进入社会的特殊群体,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不同技能,更要注重他们的品德发展。道德教育是核心素养发展的本质因素,是塑造全面发展的思想保障。随着核心素养要求的提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而在高中班主任管理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同时也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管理过程中主要以学生的成绩发展为导向,以人为本的思想自然难以落实,最终导致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失衡。

二、“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主任管理艺术策略

(一)完善班级管理体制的艺术性

班主任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课堂管理。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他们可以通过积极参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或咨询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来促进自身教育观念的转变,转变对学生服从性管理的重点,大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控制效果是持反抗的态度,不要再去刻意强调对学生的控制,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机会,通过自主行为意识去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规范性。单纯的依赖管理体制来约束学生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困难的,在完善班级管理体制过程中要积极去掌握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需求,根据学生的心理活动来完善日常行为规范,强调人性化管理,认识到学生所面临的困难和疑惑积极去针对性地进行帮助和改善,才能积极有效的去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突出班级管理中行为过程与制度的有效衔接,变被动为主动,提高班级管理的艺术性。比如说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班主任教师放权给学生让他们进行相互管理与监督,推动班主任的背后隐形作用,适当进行以科学的引导来干预和帮助,实现以点带面的宽域的班级管理。

(二)加强与学生的文化沟通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班主任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频率,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及时了解学生后为学生提供帮助。有效的沟通能有效地改善师生关系,培育新型师生关系,学生对班主任有信心才会更加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高学生对班主任的理解,从而提高自身行为约束,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植入文化元素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更多的是体现在班级文化上。高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注重健康文化的形成能够帮助班级团结与进步,形成一定的向心力,这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自己之间的交流,还能鼓舞士气,培养学生协作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改善学生学习心态,形成一定的道德教育环境。比如说可以通过创设黑板报等可视化文化墙,通过宣传正面的能量给学生带来鼓舞,尤其是高三考试备战阶段,非常有意义。

(三)开展班级评价活动

在课堂管理中,统一的规章制度可以使学生感到公平,对遏制和纠正学生的行为非常有帮助。班主任可以让学生自己确定课堂规则,让学生自己发表各自的意见,肯定学生的行为,积极开展班级评价活动,鼓励学生自我发展,在行为过程中鼓励学生自我发现,不断去表现自己,培养良好的综合能力。这既可以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又可以提高班级成员的意愿,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避免片面的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鼓励越来越多的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成长和发展。评价活动还包括了对学生的考试考核,要打破传统的评分规则和机制,更多地侧重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

三、结论

总而言之,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学生一生学习生涯当中最为关键的时期,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起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高中班级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的管理与教育工作时,通过采取与实施一些科学的、合理的方式与方法,可以有效地推动班级环境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为学生打造出最理想的状态,促进其的学习,达到高中阶段的教学目标。在这一过程当中,班主任还需要注意的是切实提高自身的管理与教学素养,不断地充实自身的管理与教学能力,在实践过程当中及时汲取经验教训,完善管理与教学的方法,提升自身工作的效益,促进高中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下,在高中班级管理活动中要重视高中班主任教师的管理职能,加强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思想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在管理过程中创新管理思路和方式,不断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注重管理过程的艺术性,将人性化管理艺术应用于学生的教学管理中,给予学生更好的体验,提高学生的课堂感受。此外,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改革,推动道德教育主题思想,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思想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班级“无课日”
班级“四小怪”
思想与“剑”
班级英雄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