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政治教学方向的思考

2021-11-26 20:02雷振业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法治意识素养

雷振业

(重庆市字水中学,重庆 江北 400023)

在开展高中政治教学时,需要遵守素质教育的要求,帮助学生了解政治学科的综合素养,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政治核心素养包含很多方面,其中包括科学精神素养、政治认同素养以及法治素养。在整个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掌握政治时事对分析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社会责任感同时要求学生对国家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的认知。在整体教学中,需要保证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帮助。

一、高中政治新高考政策实施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新高考核心的理念是为了培养学生个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促进学生法治意识素养以及法治情怀的培养,促使学生对我国的法治制度做到更清晰全面的了解,使学生在社会行为中表现出更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积极行为。新高考的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技术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的思想观念在网络和经济的发展情况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视野更加宽广,传统的教育方式很难适应当代政治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传统教学本身存在一定的不足,加剧了学生对政治教育理念抵触情绪的蔓延,使得相关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进一步下滑。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有必要重视新高考。

(二)新高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高中生是人生的重中之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非常重要。现阶段的教学模式应该对现有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评估,创新制定更有效的策略和措施,促使高中政治教育能够符合社会经济基础发展的现状,使法治教育保持生命力和活力,促使高中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教育部于2014 年发布了教育改革计划书,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新意见,其内涵在于“制定学生发展政治体系”,随后,随着教育部对政治的不断深入,正式将政治评价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具备的综合品质”。高中生法治意识政治除去培育学生具备坚定的意志力和顽强的心理素质外,还要加强学生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培育,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法治意识课堂教学体系,扭转师生间的地位,将课程的主导权交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观察、分析及思考,有效培育学生的分析能力。分析能力作为政治的重要组成之一,实际上就是对学习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进而总结出一般规律,是经过一系列探索活动总结出的客观规律,所以,针对高中生,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索的过程,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法治意识学习的价值。

(三)新高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人们在生活中对社会法治意识产生的一种情感意识,与人们内心活动紧密相连,是从内心深处对所属法治意识系统自主形成的归属感,是凝聚社会力量,激发公民积极参与法治意识活动的首要任务。高中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更是人才储备的中坚力量,培养高中生政治认同感对祖国未来繁荣昌盛尤为重要。在高中政治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是培养学生对我国现阶段法治意识制度和制度道路产生认同。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选择适合学生法治意识情感发展的法治意识知识,选择适合的议题,让学生对议题进行辨析,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法治意识知识的同时,对我国所属法治意识体系产生认同感。在高中生法治意识的教学中,以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政治为目标,让学生体验法治意识知识的内容,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政治教学方向

(一)科学规划教学内容

在进行高中政治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政治的感知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可以体会生活中的政治意识。在进行高中政治教学中,通过新高考的教学模式来要求学生进行政治的讨论,在进行教学模式的选择时时需要保证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与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相符。例如,选择“结合你已有的知识储备,简要介绍什么是改革开放?”让学生对改革开放的了解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说改革开放就是实行国际贸易模式,接收外来文化。在整个议题的讨论中,让学生明确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以及目前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在不断讨论中明确改革开放的具体内涵。

(二)关注学生学习能力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需要了解学生对于法治思想的认知程度。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力表现,通过更加系统的评价体系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质量。笔者准备了一段背景素材: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围绕此段素材,设计了一个生活化的探究议题:“改革开放怎样了?”请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原因。

(三)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原则

新高考中实现有意义学习原则是指学习材料与学习者之间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联系,主要分为机械式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本身需要认定学习是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同时具备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学习材料本身是具备逻辑性的知识,在进行学习时,需要认识到学习材料中的结构,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适当观念。

(四)实现期待奖励教学

实现期待奖励教学与激励式教育相同,教师对学生具有期待,而学生对于老师也有期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希望被鼓励,这种鼓励是学生所期待的。由此,在教学时,教师不定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发现学生的优点,对于学生给予适应的表扬对学生树立自信心有极大的帮助。另外,学生之间的鼓励也是学生所期待的。教师需要通过一定的引导,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赞美与支持,树立学生自信心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学习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关于动机的定义和分类多种多样。认知主义理论认为思维决定行为,从而强调内部动机的作用。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比激发外在动机具有更长期的影响力和持久力。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高中政治的教学中,以培养学生政治核心素养为目标,让学生体验政治知识的内容,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育部于2014 年发布了教育改革计划书,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新意见,其内涵在于“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随后,随着教育部对核心素养的不断深入,正式将核心素养评价为“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具备的综合品质”。高中政治核心素养除去培育学生具备坚定的意志力和顽强的心理素质外,还要加强学生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培育,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体系,扭转师生间的地位,将课程的主导权交由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观察、分析及思考,有效培育学生的分析能力。分析能力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之一,实际上就是对学习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进而总结出一般规律,是经过一系列探索活动总结出的客观规律,所以,针对高中学生,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索的过程,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推理的价值,掌握学习现象和内容。在体验式教学的应用中,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状态,要求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堂学习,参与到政治课堂中来,鼓励学生不断地进步,理解政治学习的深度。例如: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拥有人权的重要性,在学习《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组织探究活动,让学生活动中进行议题。在议题开始之前,让学生观看罗马角斗士视频,并在学习观看视频过程中,为学生讲解视频里角斗士是没有人权的,他们可能是受人敬仰过的将军,也可能是出生在奴隶群体,他们人生没有选择,在角斗士赛场内唯一的规则就是活着走出来,这些角斗士无力反抗,只能成为贵族取乐的工具。由此,让学生通过对视屏的观看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明确人民民主专政所带来的优势,进而让学生对我国所属政治体系产生认同。

(二)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境,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尤其是政治这一学科,其中的理论知识是一个公民在现实生活的行为准则,也是其依法行使自己权利和履行义务的首要遵循。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大表现就是引导学生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培养其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从实际生活中取材,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真正领悟到政治对个人乃至社会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此培养其政治意识,并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在教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课时,为使学生形象理解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的调节机制和国家宏观干预市场经济的作用,教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商品涨价的例子来创设情境。如某一时期因下冰雹,导致很多西瓜都直接烂在地里,这时市场上西瓜供给的数量有限,而消费的需求却十分大,从而导致西瓜的数量上涨,这时,有不少人觉得卖西瓜有利可图,于是纷纷加入了种西瓜的大队五中,等到第二年时,由于种瓜的人多了,西瓜的供给量远远超过了消费者的需求量,从而导致西瓜的价格又大幅度下降。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生动又贴近实际生活的例子,学生对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有了一定的认识,紧接着,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某些物品的限价措施来引导学生形象理解国家对经济的宏观干预行为及其作用,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以此锻炼其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以学生为中心

学习情感的培养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体验教学作为一种融入学习情感及知识认知为一体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在各种体验活动中感悟到学习的乐趣,顺利完成学习任务。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也可以借鉴角色扮演、情境创设、情感以及交流等这些有用的方法,来丰富政治教学信息输出以及输入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政治的本质是一种用于交流的方式,但由于以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过于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对所学的政治知识的实际应用,进而导致学生出现了学习单一的情况,学生对政治学习的意义不明确,这与政治学科新高考教学模式背道而驰。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应当及时地更新自身的思想和意识,摒弃以往的不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切换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位置,落实以学生为主的教学,使得学生在政治课堂中能够获得更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机会,让学生的政治素养能够得到切实的提升,逐步地改变学生对政治的看法,从而达成让学生学有所用的目的。

(四)进行学生内在动力激发

在新高考背景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可,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部分教师在改革后呈现出的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甚至低于以往的教学成果,这使得部分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产生了质疑。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真正的问题所在并非新的教学理念,而是这一部分教师对新时期的政治教学存在错误的认识,在课堂中仅仅做到了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导致学生在面对具有一定的难度或相对复杂的知识内容时为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不仅极大的浪费了有效的政治课堂时间,还使得学生对政治学科产生了一定的错误的认识,认为所学的知识内容过于复杂,学习的过程太过艰难,对自己产生怀疑,对政治学科学习失去信心,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对此,教师应当及时的完善教学方案,正确的认识新的教学理念,在落实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时,也要注意在不过多干预学生的情况下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使得学生能够掌握研究政治知识的正确方向,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实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的目的。

四、结语

高中政治的教学是很关键的,新高考的背景下下,教学方向发生了变化,教师需要更多的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三观,培养对政治的认同感,对共产党的认同感,对国家领导的认同与崇敬。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积极地进行教学创新,完成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法治意识素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集合学习中的数学素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