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讨

2021-11-26 20:02赵秀丽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政治思想

赵秀丽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双重创新”的核心理念。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掀起了创新创业的浪潮。创新已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2016 年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应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遵循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大思政理念,为国家培养有理想信念、有爱国情怀、勇于担当、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实现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一、高校思政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重点在于强化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加强创新教育,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环境,提高他们的抗压能力与就业能力等,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现象的严重,涌入社会中的高校毕业生是非常多的,就业环境复杂,就业压力较大,所以想要激活就业市场,让毕业不再失业,就需要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这也成为了各大高校教育研究的重点,主要的关注点就是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具备较高的个人素质和创新能力,而融入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则是要培养他们的个人修养和职业道德,在进入社会后可以肩负起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使命。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也被寄予了较高的要求。创新创业观念是教育模式实施的先行者,考查的是学生多方面的素养和能力,所以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的教育也是重中之重,这也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优势。在授课过程中更加精准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方向,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就业和工作提供更好的指导。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不断丰富,教育理念和体系的日益完善也必然会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落实效果。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双创模式下学生的价值观。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大环境的主要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政治、品德和思想等几个方面,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就业观,自觉将个人的理想的实现融入国家的发展之中,做时代的弄潮儿、奋进者。但是从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他们对此的重视程度不够,认知不到位,教育经验缺乏。虽然有部分同学有这方面的想法和意愿,但是刻苦能力不够,信心不坚定,恒心不足等等影响到了最终的实践效果。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可以帮助他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创新创业的恒心,坚定战胜创业困难的信心,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成功。

第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涵更加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学习思想政治内容可以引导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使他们的思想和精神等都得到相应地升华。而作为当代大学生,家庭环境和成长环境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的个体性和自主性更强,抗压能力和抗挫败感较差,功利心理较强,这些都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力,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较高。因此,在高校专业教育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思想,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并锻炼与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洞察力等等,不断地活跃与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进行丰富和完善,使思想政治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真正地联系起来。

二、对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问题的简析

(一)课程体系还不健全

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起步较晚,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并且很多高校还没有纳入专业学科管理当中,也没有开设具有的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存在严重的不健全现象,很多高校都是存在走形式,做面子的现象,即使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也是按照书本讲,理论讲授多,实践机会少,课程与现实之间的关联性并不大,所以创新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授课方法至关重要。

(二)没有将教学内容彻底“吃透”

所谓的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创业的平台和机会,让他们组建一个公司等,也不是单纯地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或者相应的比赛,而是经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能力与精神,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非常坚定的基础。但是目前很多高校对此的理解并不深刻,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内容“吃透”,所以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时才出现了方法不对的情况。因此,高校要组建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将理论与实践真正地结合到一起。

(三)创新创业与专业学习结合不够紧密

从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学的情况来看,单一性开展的现象是非常明显的,也就是与专业教学之间缺乏紧密地联系,脱节情况比较严重。比如,在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很多一部分集中在了电商、服务、餐饮等领域,与专业并不挂钩,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并没有用武之地,而且很多学生还因为要创业而耽误了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将创新创业活动与专业学习紧密地结合到一起是非常重要的。

三、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

(一)做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规划工作

思想政治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必须要建立在完善的课程体系基础上,也就是要建设的配套的知识体系,重点在于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可以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引领,并促进两者的有机融合。因此,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做好创新创业教育机构设置、制度管理等的统筹安排与合理布局,充分地调动可以利用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及管理资源等,包括线上线下课程资源,创新创业所需的相关课程的合理安排。

其次,要充分地整合高校内部各教育部门,包括教师发展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创新创业教育部门等等,也可以聘请专业的专家或者学者,组建成专业的思想政治和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为会员,保证课程体系构建的科学性。

再者,确保在资金上要给予充分的支持,在制度上要将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地融合到一起,并纳入到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当中去。

从当前国家大的发展趋势来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势在必行,而将其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融合也是必然要求,所以要多个方面保证课程体系的完善性和科学性,为教学活动的实施提供更加有效地保障。

(二)坚持高效融合的观点,“吃透”教学内容

作为高校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由很多的共通性,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为了培养高质量的社会接班人。因此,坚持两者高效融合的观点,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真正地“吃透”至关重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高校要深刻地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以及重要性,意识到起在学生思想层面的功能,并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引领学生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最有效的方式,在教育教学中深刻地贯彻和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重要方式,并将其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地结合,并采取层层管理的手段,强化责任落实。在教学活动中要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夯实基础知识,尝试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活动等,用比赛带动实训,用比赛夯实理论知识等等。同时,还需要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资源,可以聘请行业的专家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组织开展技能培训与考核活动或者组织开展模拟路演训练等,只有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创新创业的教学内容真正地“吃透”,才能够更好地丰富他们的知识体验与精神体验,在创新创业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增强学习自信心,创业自信心等。

(三)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整合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所以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要与社会商业性活动区分开来,要体现专业性、针对性,所以整合专业教育,培养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人才是最关键的。因此,高校在制定双创人才培养目标方案时,要充分地结合自身的优越性,重视与专业的紧密融合,借助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能力来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还要实施跨学科、跨专业的双创教育发展模式,探索各学科之间的交叉点,比如化学专业的学生可以在药品、食品、化工以及管理等相关的学科之间寻找创新创业的思路,这样更有利于拓展创新创业面,更好地受益创新创业过程。因此,在双创教育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课余时间多修其他专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等,还要积极地参与专业相关企事单位的实践,了解经营内容,掌握工作方法等,以此来保证学习和创业两不耽误。

(四)建立更加完善的师资队伍

大思政视域下的创新创业教育,首先要明确的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并组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可以构建“思政教师+创新创业导师”的专业教师管理模式。同时,相关的教师要做好自身学科结构的完善和教师素养的完善,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创新创业真正地结合到一起,采取多样化的方式优化创新创业课程,加强岗前培训以及校本培训内容的开发等,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每一个创新创业环节中去,建立思政素养高的教师队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结束语

总之,大思政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要从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给予足够的保证,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充分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创业能力,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全新的方向,为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培育合格人才。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基于CDIO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