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出发,快乐读书吧
——统编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激趣教学策略探微

2021-11-26 20:02张银兰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快乐读书吧栏目课外阅读

张银兰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第一小学,贵州 铜仁 554400)

引言

“快乐读书吧”是统编版教材里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栏目,许多教师对这个栏目的教学毫无头绪,无较好的教学策略,总是一读带过,没有达到这个栏目设置的意图。再加上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在进行快乐读书吧教学时仍然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阅读习惯的养成。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创新阅读更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理念,可以有效促使学生打破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引导学生学形成全新的学习观念,不断发展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分借助快乐读书吧栏目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不断地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阅读能力,为实践创新型阅读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性分析

“快乐读书吧”是统编版教材里的一个新的教学栏目。温儒敏教授曾言“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种子”。为培养这颗“读书的种子”,统编教材除了“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还把课外阅读编进教材,纳入课程,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再从其学科特征来说,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栏目的教学对激发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具有多种价值,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与其他学科有较大区别,阅读教学是语感培养的基础,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素材能够形成一定的语感,有利于后续的语文学习。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缺少语言组织能力,他们不知道如何描绘自身的生活及感受,使得多数学生觉得写作训练具有较大难度,导致部分学生较少主动参与写作课堂,甚至会对语文学科出现抵抗情绪。而小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够改善此种现状,学生在阅读时,通过作者的描绘可以间接体验生活,并且能够加深对生活的感悟,从而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当前的学生已经接触了大量的网络文化,而他们的价值观尚未形成,复杂的网络文化会对学生造成较大的冲击,从而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学的作用不仅让是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而是建立明辨是非的正确价值取向。当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书本中的哲理,可以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也能够帮助他们解决文化冲击问题[1]。小学低年级段教材中“快乐读书吧”主要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如:第一册的读书真快乐,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读书是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负担;文本主要是以绘本为主和童谣、童话故事为主,通过精彩的绘本、朗朗上口的童谣和童话故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有阅读的欲望,进而爱上阅读。它是一门课程,是长期性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爱上阅读,提升阅读能力和自身素养的重要资源,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尤为重要。

二、统编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激趣教学策略分析

(一)基于良好阅读习惯,激发学生文本阅读兴趣

现阶段小学语文“快乐读书吧”栏目共有12 个内容,“快乐读书吧”栏目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一大特色,把课外阅读引入语文课堂教学,成为语文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将课外阅读真正纳入课堂教学。栏目设置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打开学生阅读的视野,让学生习得一些基本的阅读策略,逐步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然而“快乐读书吧”是新增设的内容,教师没有教学经验,由于缺少阅读策略的指导,大部分学生是一种茫然的阅读状态,无较好阅读的方法,也没有阅读的目的,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文字内容较为枯燥,他们较少主动参与阅读,并且无法专心阅读,总是一晃而过,没有达到真正的有效阅读,而阅读往往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当学生坚持阅读时,才能领悟书中的内容及哲理。并且当学生的阅读习惯较差时,仅进行粗略的阅读,而无法深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观点及态度,不仅降低了教学效果,也会对教学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改善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的兴趣是阅读教学需要解决的重要举措。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通过我对快乐读书吧栏目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利用身边榜样人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最好的榜样就是身边的人。首先我经常陪孩子一起阅读,要孩子读的书,我总是自己先读,然后推荐给班上热爱阅读的学生,进而全班推广,这样就能和孩子进行交流。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我们班有个男孩子,他爸爸是高中的语文老师,也是副校长,知识渊博,教学业务水平较高,同学们都非常听他的语文课,觉得生动有趣,这不得不说与他长期坚持阅读有很大的关系。他父子俩每天清晨七点准时一起打卡朗读:童谣、儿童故事、民间及神话故事、诗歌、中国四大名著、论语等,还花了好几千元买了一套《国学》,几年如一日,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就一如既往地坚持阅读,虽然我们班才现在刚上三年级,但是他的阅读量已经达到了五六年级的水平,我就把他们父子俩朗读的视频播放给同学们观看,大家都赞叹不已,纷纷表示也要向他学习,做一个热爱阅读的好孩子,他本人也更加努力,生怕别人超过他,本班的同学们都戏称他为神童,其实也就是自己坚持阅读的好习惯带来的收获。更欣慰的是,在他的带动下,本班的孩子们在中午上课之前就喜欢在教室里安静地看书,而不再是追逐打闹了,享受到了阅读带来的快乐,用他们自己的话说都要做一个有博学多才的神童。

2.利用问题指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指导学生,使他们对材料有清晰的地认识,明确文章的整体结构,并感悟作者所传达的情感,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散与提升,既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也能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2]。例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栏目的教学中,在好书推荐这个环节,先描述《神笔马良》一书的部分内容:“从前有个叫马良的孩子非常喜欢画画,因为家里很穷,买不起纸和笔,于是他想得到一支神笔,神笔画出来的东西都能变成真的,你猜一猜:他的愿望实现了吗?马良用这支神笔为穷人画了许多他们需要的东西,最后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你想知道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吗?请你认真地去阅读这本书,他会告诉你精彩的答案。提出这两个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才会迫不及待地想去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可以有效地创新阅读的形式,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发散想象力,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想象,同时,学生会在问题引导中更加积极地进行深入阅读,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文本阅读兴趣,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深远的意义[3]。

3.多样阅读单引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快乐读书吧的教学中,我们设计出适合各年龄段特征的阅读单,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阅读单,让学生通过对阅读单的填写,找到书名、作者、目录、主要内容、好词佳句、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写写自己的感想,让阅读变得更有趣和有效。如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栏目的教学中我就设计一张这样的阅读记录单:内容包括:记录人、书名、作者、阅读日期、阅读时长、学到的新词语、我喜欢的一句话、主要的人或物是什么?你最喜欢谁(或最不喜欢谁)?为什么?学生通过对阅读记录单的填写,就会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及对所读内容的整理,在填写的过程中发挥合理的想象,这样阅读才会更有效。有了阅读单,孩子们阅读就有目标了,通过一学期的实践,学生对阅读单非常感兴趣,有了阅读的方向,不再觉得迷惘。通过几次的填写,学生越来越喜欢上了阅读单,也慢慢地爱上了阅读,效果还是挺不错的,快乐阅读单成了孩子阅读的“导师”。

4.灵活多变的“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灵活多变的“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如:生生对读,师生共读、分角色读、表演读、亲子阅读等,这样会极大地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不至于觉得阅读无味。当然,教师更需要加强阅读方式地提炼和反思,提高自己的知识面,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

(二)重视课外延伸,为学生创设想象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课堂内外的知识联系起来,将课堂内容向课外延伸,推行片段带整本,一本带多本,国内著作带国外著作的“1+X”阅读模式。一方面,教师可以将阅读与学生的生活进行联系。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将课内阅读教材和课外阅读书籍进行链接,丰富学生的阅读素材,创设悬念,从而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材料的兴趣,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

首先此种教学方式可以利用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帮助学生利用自身的真实体验理解文章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快乐读书吧”《童年》这篇文章部分片段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寻找一些《童年》一书中相关的图片、内容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介绍,使学生深入了解外国作品的一些特点,比较与中国名著的不同之处,从而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的内涵,教师再积极地进行引导,使得学生充分发散自身的想象能力,深入到相关的问题中,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其次,以往教师仅在课堂中讲解的内容较为单一,导致语文课堂较为乏味,而跨界情景阅读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使得小学语文文本阅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4]。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要在课外阅读要有一定字数的文章,如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等等。“厚积言有物”,确实,阅读积累对于知识经验正处于成长期的小学生而言至关重要。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一是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文章,有的是出自名人,有的是出自名篇,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文章,由点到面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学生们的课外时间是非常有限的,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才能使得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比如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能力计划好每天读几页,一周读几页,等等。三是小学生受心智年龄影响,对抽象、晦涩的文字和内容难以理解,丧失兴趣,为此我们可以借助现代影视作品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读古典名著品百位人生》中,学生对《西游记》中很多孙悟空变幻的形象难以理解,为此讲授过程中引进生动的PPT 图片和动漫视频。这样,学生在一幅幅精美的动态画、图片、视频中增强了对文章内容的兴趣,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三、结束语

阅读教学具有多种价值,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够使他们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不仅有利于后续语文教学的开展,也能够使学生进行终身阅读。但是现阶段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导致教学效率较低,不利于新课改的进行,因此教师需要完善教学策略,不断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科学发展。

猜你喜欢
快乐读书吧栏目课外阅读
声音栏目 与您同行 食安天下 掷地有声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能力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Baa, Baa, Black Sheep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快乐读书吧”童话导读教学设计
栏目主持人语
《读读童话故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