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众文化促进非遗保护及传承
——以东明小曲子为例

2021-11-26 20:02贾芳芳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传承者曲子文化遗产

贾芳芳

(东明县文化馆,山东 菏泽 2745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华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产物,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不可分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珍贵的文化资源。中华民族儿女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凝聚了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了丰富的文化。通过对非遗文化进行保护和发展,可以帮助我国人民群众树立文化自信,推动我国文化社会的建设,还能够推动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山东菏泽东明县城关镇吉利营小曲子,又名“庄稼耍”“秦筝清曲”。2009 年入选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近300 年的东明小曲子入选。东明小曲子完整地保存了小曲子的历史原貌,保留了秦筝清曲的特质。是当地群众自娱自乐的一种演唱形式,为山东琴书的前身。随着时代发展,大量从业人员为生计外出打工,导致无人传承的尴尬境地,已经到了濒临消亡的地步,要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解决传承者及受众,也即要解决群众的生活问题。东明小曲子有较悠久的历史,也保存了很多传统的曲牌及曲目。对研究山东琴书等曲牌体的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意义。小曲子是以民间习俗为载体,由群众演并演给群众的艺术形式。从表演者及受众两方面来说,群众都是其传承与发展的主体。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发扬离不开群众文化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于历史的长河中,诞生于古代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其中囊括了最原始的群众文化,主要包括了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戏曲、杂技、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惯、岁时节令、民间知识以及民间信仰等等,它们都是由人民群众所创造出来的、人民群众所参与的并且有着鲜明的历史时代特点的文化活动,它们涉及古代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贯穿着整个民族的发展史,显示出我国古代文化的灿烂与辉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群众之间产生,必然也要在群众之中得到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发扬离不开群众。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各地区都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东明县的小曲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了独具魅力的民族群众特色,彰显出了民族文化,是群众文化活动的核心。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在群众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保护工作如果不能够立足群众,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众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发展。

三、群众文化发展离不开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群众文化是一种在人们职业范围之外所参与的社会性文化,群众文化立足于人民大众,为了满足人民大众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而得到发展,以文化娱乐为主要的内容。群众文化具有三个特征:第一,群众文化主体是人民大众;第二,群众文化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广泛;第三,群众文化涉及范围较广,其中包含在群众中开展的有关活动、文化工作以及在群众中的文化队伍建设,群众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基础,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继承性,离开了传统文化,文化事业就不会得到发展。

四、从传承者及受众的角度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通过东明小曲子的历史沿革及传承现状,演员的流失和观众的流失让小曲子艺人们备感无奈,但实际上不仅东明县,整个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存在这种尴尬的境地。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人民去经商或创业。小曲子班没有新人加入,班里的成员也大多外出谋生。从传承者的角度来看,能传承精髓都做不到,更不用谈改革与创新。缺少适应观众口味的作品使得小曲子缺少足够吸引力,观众越来越少,演员也越来越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小曲子虽被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传承人及小曲子班成员并没有得到任何经济方面的帮助,他们的生活亦没有任何改善。据了解,其他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也是这样,很多地方小曲种或剧种始终没有给予关注,它们依然是自生自灭地挣扎在濒临灭亡的边缘。对小曲子及相似的非物质音乐文化遗产来说,它们消亡的直接原因就是缺少传承者,就应该关注承载这些非物质文化的人,也要关注接受这些非物质文化的群众。不仅要靠传承者,更要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

五、非遗在群众文化中的价值体现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非遗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到如今实现的小康社会建成当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已然成为了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追求,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都有着重要的参与。在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中精神文明已经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新追求,其渗透程度和渠道是各种形式和多种层面的。在人民群众受到新思想的感知以及受到传统非遗文化的熏陶当中,是应该将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这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这个方面来看,非遗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比如,重阳节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它向人们传递“尊老爱动”的道德观念。不同地区的文化馆会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再者说,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等传统文化活动都属于群众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人民群众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到节日活动当中,就会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并得到思想观念的改变。因此,相关部门可以将非遗传承作为群众精神文化的内涵,不断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制度,让非遗文化在群众精神文明文化发展中体现出重要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非遗与群众文化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在世界文化体系不断得到发展的背景下,精神文化已然成为了一项衡量国家实力与竞争力的强有力的标准。在我国社会文化发展过程中,非遗与群众文化是两项重要的推动力,对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基础起到积极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非遗与群众文化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联系,缺少哪一项都不行。要想实现我国群众文化得到繁荣发展的目标,就应该加大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力度,并在非遗中汲取更多的养分,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思想文化风气。在非遗与群众文化相互结合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运用非遗的内涵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使人民群众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也是对非遗形成深入了解和掌握的过程。

六、群众文化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有效策略

(一)加大宣传力度

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首先需要全社会共同加大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可以充分地认识到参与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和使命感,并且要不断在自身的参与中进行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样相关的非遗文化馆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更应该积极的加大宣传力度,利用自身优势和政府提供的广泛资源,在非遗宣传日组织省市县级兄弟单位一起开展非遗项目展演,同时印发宣传单资料,让群众了解基本非遗知识内容以及保护非遗文化的重要意义。还要把目光聚焦在中小学非遗进课堂活动中,优先做到非遗文化传承从孩子抓起的思想方针,要坚持把传统戏曲和传统技艺等编排成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相关文化传承者要积极与学生一同参与展演活动,做到老带新,让每一位孩子产生兴趣进行家庭宣传活动,进而推广到全社会每一个层面。这样的宣传活动既提升了人民群众的非遗保护意识,又推进了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

(二)加大传承力度

非遗文化的弘扬不仅要做好保护,更重要的是要将其传承下去,文化中断的情况,让非遗仅存留于书籍,失去了非遗的特殊魅力,这就需要传承。另外,对于某些特殊的非遗表现形式,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尽可能地让年轻人接受,比如小曲子,佛汉拳,太平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非遗传承工作的落实,需要有专人组织、安排与落实,还要有固定地点场所及专门机构,和进行传承保护的必要设备等,同时要加大对非遗传承保护资金的投入,这些都需要有良好的群众文化基础,更需要政府部门大力支持。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合理化培训,加大从业奖励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新人培养制度,保证新老交替的连续性。对传承者和接受者两个方面都要有合理化的资金投入。

(三)非遗和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

在关于对待非遗文化的传接过程中,可以优先做到让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可以有效地避免文化出现时代断层。同时,相关政府部门要想方设法,尽可能把优秀的非遗文化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让群众广泛参与进来,让群众发自内心的产生正确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让文化展示馆里冰冷的展品逐渐转变为群众想亲身参与的体验活动。从而激发群众自觉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保护使命当中,这个重要的过程就需要国家和政府相关文化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同样也是我们每一位群众文化工作者、非遗保护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保护和传承非遗的工作中来,不断将群众文化和非遗传承之间产生良性互动,进而将二者之间的融合度有效提高。

音乐家郭乃安在《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一书中说过:“音乐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当然可以而且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独立的研究。没有这些研究,就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对于音乐的理解。但是如果排除人的作用和影响而独立进行研究,就不能充分的解释音乐的本质。因为音乐既是为人而创造的,也是为人所创造的。它的每一个细胞无不渗透着人的因子”郭老师的这段话充分的表明,传承者和受众对于音乐的重要性,二者缺一不可,又相互依存。所以所有的非遗都是这样的现状,群众创造,也要群众传承。既要创新也要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归根结底要重视群众,只有群众才可以创造艺术,也只有群众才可以传承艺术。要想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结合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

总而言之,群众文化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基础,非遗传承保护促进了群众文化的繁荣发展。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宣传教育,培养非遗保护和传承的专业人员,加大传承保护力度,提高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有效性、针对性。要更好地关注群众,解决群众的问题,这样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完整的传承与创新。

猜你喜欢
传承者曲子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蔡思雅 古老木偶背后的年轻传承者
Tough Nut to Crack
有风吹过
吹曲子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铁人精神”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