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路径研究

2021-11-26 20:02邓莹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工匠院校精神

邓莹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库尔勒 841000)

奋斗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2018 年3 月20 日,习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中国人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纵观历史,可以说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力奋斗创造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时代新人,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奋斗精神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和着力点。

一、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时代价值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纵观历史,几千年来,不论是封建王朝的兴衰更替,还是近现代中国革命的浴血拼搏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困苦,正是依靠这种艰苦奋斗精神,国家才能不断发展壮大。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百折不挠、刚健有为。《孟子·告子下》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告诫人们成就大业必先经过艰苦地磨练和奋斗。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已融入中华儿女的血液中。当代大学生作有责任、有义务继承并弘扬这一优良传统。

(二)打赢脱贫攻坚、实现中国梦的需要

2020 年是打赢脱贫攻坚的收关之年,如何实现脱贫地区不反贫,关键在于催生内生动力,作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大学生,他们是否具有奋斗精神,奉献精神,是否能够融入祖国大发展的洪流中至关重要,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大学生在校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就业以后在各个岗位上精益求精、改革创新、奋斗自强,有利于打赢脱贫攻坚、实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需要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高等职业院校“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树人必先立德,奋斗精神作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达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也是培养大国工匠的基础。

(四)解决大学生奋斗精神缺失的现状

受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奋斗精神可谓高认知,低践行,呈现出:奋斗精神淡化,没有明确奋斗目标;学习上知难而退,缺乏刻苦钻研;遇到困难和挫折气馁、放弃等问题。培养大学生奋斗精神,对于解决大学生因缺乏奋斗精神而表现在学习、生活及未来工作各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五)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成长在物质更加丰厚、学习渠道更趋便捷、成长空间更为自由的新时代大学生,奋斗永远是开启梦想的钥匙。无论是中国梦的实现,还是个人梦想的实现,都离不开青年一代的艰苦奋斗。习总书记指出,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二、新时代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内涵

(一)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内涵

奋斗精神是指人们在为理想而奋斗的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或意志状态。习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奋斗精神”的深刻内涵。2018 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在2018、2019、2020 年新年贺词当中多次提到“奋斗”,指出“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2018 年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教导年轻学子,要“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2019 年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多次强调青年奋斗的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于砥砺奋斗。

1.勇于奋斗——敢于担当

勇于奋斗,意味着怀揣坚定的理想和信念,主动担当、敢于担当、勇于担当,朝着目标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正如抗疫、抗洪中的“逆行者”,明知危险,却一往无前,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勇气与担当。

2.艰苦奋斗——踏实实干

迈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往往认为艰苦的环境越来越少,事实上所谓的艰苦,是在工作岗位和学习生活中不畏艰苦、不畏险阻、不怕困难、脚踏实地、扎实实干的一种精神状态、前进姿态、实践行动。

3.不懈奋斗——拼搏进取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正是体现的越挫越勇、不懈奋斗,持之以恒,如同登山,朝着既定的目标,攀登一个又一个山峰,实现一个又一个阶段目标,毫不松懈,持之以恒的状态。中国之发展,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的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努力,才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而言,除了奋斗的勇气、奋斗的能力,面对困难毫不退缩、拼搏进取、不懈奋斗、持续奋斗至关重要。

4.团结奋斗——开拓创新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离不开群体而存在,特别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团结、合作、创新、共享已然成为一个人发展的基本能力,也成为国家、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奋斗不仅是个人的奋斗,更是凝聚力量的奋斗,只有在团结奋斗中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在团结奋斗不断突破,创新发展,才能使奋斗精神真正落地为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发展的引擎和内生动力。

(二)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认真负责、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十九届四中全会《决议》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必须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目标导向。工匠精神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征程,就是要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不断淬炼出认真负责的责任担当精神、严谨专注的不懈努力精神、扎根一线的甘于寂寞的精神,精益求精的自我超越精神,追求卓越的勇于创新精神,分工协作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新时代奋斗精神与工匠精神的关系

奋斗精神与工匠精神在精神实质上具有高度的契合点,一脉相承。二者均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沃土,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基石;均是以爱国为基础而激发的一种精神力量;奋斗精神包含的敢于担当的奉献精神、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超越自我的拼搏进取精神、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包含的认真负责、严谨专注、敬业专业、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奋斗精神从国家层面来讲更为的宏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和实践要求,而要把奋斗精神具体化到实践层面,落地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就需要把奋斗精神融于具体的岗位、融于日常,脚踏实地,做实做细,这正好与工匠精神要求的在具体工作岗位上严谨专注、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相一致。因此,工匠精神可以说奋斗精神与工匠精神在价值追求、实质内容和实践形态上是一致的,奋斗精神本身就包含着工匠精神,奋斗精神具体化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质上就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其实就是奋斗精神在职业院校的实施路径,高职院校奋斗精神的培育关键在于以奋斗精神为引领,在学习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

三、新时代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路径

(一)全体抗“疫”——激发奋斗之志

2020 年是不寻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当下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打了一场漂亮仗。在这一过程中,90 后成为抗疫的中坚力量,00 后亲历了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理念、统筹全国之力的能力,见证了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共同抗疫的过程,切身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进一步激发了为祖国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奋斗的根基在于有理想、有信念,奋斗的灵魂在于爱国,在于责任与担当。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大学生肩负着提升中国制造品牌力、影响力的重任,中国质量需要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大学生,要把自身融入到祖国发展的伟大洪流中,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志向,在学习中增强责任担当、增强感恩意识,涵养爱国情怀,为祖国的发展增强本领才干。

(二)理论教学——涵养奋斗之力

奋斗的能量来自于哪里,首先来自于内生的动力,内生的动力来自于哪里,来自于知识的积淀、理论的自信。高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任务,立德才能树人,要充分归纳、提炼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挖掘奋斗在平凡岗位上的工匠,弘扬工匠奋斗的一身,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学生目标明确的努力学习、刻苦学习,在学习中勇于奋斗,在面对困难时敢于奋斗,在遇到挫折时不懈奋斗,在奋斗中增强本领。

(三)专业实训——培养奋斗之能

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充分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在专业课教学中树立精益求精、严谨专注的求学态度,通过行业、企业劳模和工匠,让奋斗成为专业学习的脊柱和内生动力。在专业实习实训中,要深化学生爱岗敬业、扎根一线的精神,要在每一个环节中融入奋斗的元素,弘扬工匠的榜样力量,让学生在初入岗位,就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进而逐步磨炼奋斗之志,培养奋斗之能。

(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奋斗之场

通过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营造奋斗最光荣,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无奋斗不青春的场域氛围,让学生摒弃“佛系”“伪奋斗”,感受到奋斗的人生才精彩。同时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通过比赛、社团活动等在勤奋努力、逐梦奋斗中不断成长、收获奋斗的幸福、体味奋斗的成就感。引导学生“扎根基层、艰苦奋斗、建功立业”。

(五)脱贫攻坚——践行奋斗之才

鼓励学生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祖国的大发展中,到边疆基层工作,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扎根一线,同广大群众一起奋斗,催生贫困地区内生动力,把奋斗的汗水、积聚的才能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勇担时代使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坚决打赢脱贫攻坚。

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奋斗精神是一切事业的动力、源泉,是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内容和着力点,高职院校的培育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工匠院校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工匠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