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视域下大学生信仰现状分析

2021-11-26 20:02胡晓晴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信仰理想价值

胡晓晴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江苏 南通 226200)

从人类文化学维度层面来看,信仰就是个体确认和接受某一特定文化传统的态度,文化是什么样的,形成的信仰就是什么样的。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他们肩负的是时代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所以他们所持的价值信仰将对自身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还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世界的未来。如今,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可能会动摇大学生的人生信仰,所以,为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高校就要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从文化强国的战略出发,对大学生当前存在的信仰问题加以解决,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信仰。

一、信仰的重要性

我们先要探讨的是“人为什么要有信仰”这一问题。我们是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来的地方,也是我们要去的地方,人生的起点其实就是人生的终点,我们来于自然,也归于自然。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不过是生死之间的追求而已。人类无限的认识过程,就是发现与产生意义和价值的过程。在《人为什么活着》一文中,数学教育家舒步青曾指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活着就要为人类做贡献”,“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前途紧紧联系在一起”是“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关键所在。究其根本也就是对生与死价值和意义的找寻,将这个问题解决好,才能保证人类得到持续发展。其实,价值和意义是共产主义信仰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并探究人生价值以及如何才能实现价值,认清自己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二、大学生信仰现状及成因

通过取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信仰呈现的特征为:多元化、物质化、非理性化、功利化等。在政治信仰方面,当代大学生受到多种意识形态和市场经济功利性的冲击,出现了政治信仰缺失、麻木的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不同程度的信仰认同危机。在道德信仰方面,有很多大学生的道德践行力减弱,道德认同感降低,有的大学生贬低道德,对不道德行为进行赞赏甚至效仿,由此淡化了道德信仰。在生命信仰方面,有的大学生只重视物质享受,追求拜金主义,只顾眼前利益,没有正确去认识生命的意义,也没有提升人生价值观,不去追寻意义世界,致使自己的精神生活陷入到迷茫的状态。在法律信仰方面,因为大学生活脱离社会生活实际,再加上我国社会存在司法腐败的现象,所以多数大学生都缺少法律知识,对法律权威性的认同感也是欠缺的,还会严重质疑法律价值。在文化信仰方面,外来文化以多种途径和形式激烈冲击着我国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再加上历史因素产生的影响较大,我国自身的文化宣传带有的政治色彩过多,大众难以接受。大学生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外来文化往往是他们更容易接受的,他们对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没有兴趣,甚至还有些排斥,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缺乏认同感。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几下几点:

(一)多元信仰的挑战

信念、理想、信仰都是价值观念。价值观对价值观念进行指导,价值观通过价值观念得到体现。由此就决定了理想、信念、信仰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指导,并且一定的价值观也得到体现。西方的文化思潮、价值观念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以多种渠道和方式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影响,当东西方文化碰撞到价值观念时,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就此产生。多元化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市场经济中有多元的利益主体存在,同时在改革中过度的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一切社会生活领域有功利化倾向呈现出来,一切从利益出发,对理想信仰的价值完全排斥,精神上只重视物质化和功利化追求。因为利益主体和利益关系的多样性存在,随之人们的价值要求也有多样性价值目标和多元取向趋势出现。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大学生能了解社会的机会也更多,他们也开始检验和反省自己所持的理想、信念、信仰等。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的思维还不够成熟,还存在片面化、微观化、静态化看问题的现象。以他们现有的阅历和经验是难以保证他们在面对多样化的价值取向时所做出的选择一定是正确的,一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念还总是随着各种思潮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社会共同信仰的弱化

尽管大学生已经认识到信仰对人生、对社会的意义很大,但是因衰减了信仰作用力,所以人们就不愿摆脱世俗的享乐,一旦信仰和利益之间有冲突发生,那么在权衡并选择时,他们所选的基本都是后者。大学生群体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即便是在这样的群体中,其信仰作用力也在不断的弱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缺失社会共同信仰对他们产生的消极作用极大,是以一种非正常化的形态影响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动摇了大学生对传统价值体系的认知,使传统价值体系中真、善、美的衡量标准被一种世俗的价值衡量标准所替代。另外,大学生并不认可社会共同信仰,而且他们的信念、信仰又不够明确。基于这一状况,他们就会怀疑主流文化认可的社会共同信仰,再加上他们心理不成熟,要树立一种健康的信仰和价值体系非常困难,所以他们就因为没有正确的思想导向而出现精神颓废、缺少生活理想的现象。在社会共同信仰逐渐弱化的形势下,也减退了信仰作用力,并开始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蔓延信仰危机。

(三)现实生活的困境

信仰不仅仅是个体的精神支柱,更是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生活中的必需品,由此可见,理想和现实的双重维度在信仰上必然会得到充分体现。虽然信仰是理想,但其是在现实中产生的理想。信仰也是人们所追逐的理想,但是只能在现实中追逐和获得。信仰综合了理想与现实这两个部分,那么信仰中也必然会带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信仰产生的作用也是双重的。归根结底,信仰就是社会生活内化为人的精神世界。目前,变幻莫测的社会生活带来的必将是浮躁和迷茫的精神生活。现阶段,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这让大学生感到迷茫。当代大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因素影响,在就业追求上也淡化了社会价值观,坚持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在就业时,很多大学生追求大城市和铁饭碗,不愿到基层单位工作,反而去追求安逸舒适的工作环境。由于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有些大学生把“升官发财”当作了人生幸福的标准,而人生最大的目标则是追求奢侈、享乐。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反差很大,扭曲了原有的价值标准,又因受到权利关系、金钱关系等价值干扰,所以其规范力彻底失去。在现实社会负面影响的不断冲击下,大学生对信仰产生疑惑也是在所难免。

三、文化强国视域下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开放性的教育思维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在不断加快深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与各种思潮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由此也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社会心态等。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应该树立开放性的思维,并且考虑在整个教育系统、整个社会、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都要纳入信仰教育。

(二)对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加以整合

基于文化强国视域,社会主义文化将会迎来更大的繁荣和发展,进而为信仰教育提供的教育资源也更加丰富。信仰教育应坚持的原则是批判继承原则,将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全面整合到一起,不仅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有效利用起来,同时要对西方思想文化里的合理成分积极借鉴,还要对当前流行文化里的健康成分重视起来。在教育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开展有针对性地信仰教育。

(三)加强开拓教育途径

多元文化催化出多样化的信仰教育途径。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以各种纪念日、节庆日和宣传日作为载体,比如,可以利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开展感恩教育,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民族精神教育。通过文化产品的普及以及对公共文化服务等活动的推广起到潜移默化地感染人、教育人的作用。

(四)培养兼容并包的教育心态

西方文化的进入给我国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甚至意识形态等带来的挑战都非常严峻,使信仰教育的难度加大。然而,又无法阻挡国际化趋势,面对入侵的西方文化、思潮,通常是宜疏不宜堵。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应培养的是兼容并包的教育心态,对东西方文化要进行辩证地看待。此外,大学生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愿意接受新事物,因此,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和而不同的,对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完全坚持的同时,存在其他信仰也是允许的;对不同的思想观念采取的态度是包容的,思想斗争和批判的开展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

(五)发挥政治辅导员的引领作用

如今,高校面临的紧迫任务就是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战,高校政治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信仰,为此,就要增强学生的各方面意识:

1.国家安全意识

近来国家在网上公布了举报间谍的电话,还看到触目惊心的案例,有些年轻人因为在网上交友不慎、工作疏忽,主动或被动地实施了间谍活动。网络信息时代,境外的间谍组织可能会盯上任何人,对其可利用的价值进行不断挖掘;谁都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将工作机密泄露出去,使国家机密被窃取。因此,政治辅导员要对大学生正确引导,增强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2.胸怀大局意识

虽然每一个个体都非常重要,但是每个个体又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一个人也好、一件事也罢,一旦脱离了环境去分析和看待,不仅意义不大,而且还会有偏颇极易出现,其实中国发展中的好多问题都面临这样的选择。如果单纯去谈高铁而脱离了交通运输网络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那么你就会揪着它的瑕疵一直不放;脱离城市环境卫生的美化去谈城管的执法,你会颇有微词。由此可见,大学生一定要有大局意识,全面四看问题。

3.爱党爱国意识

中国共产党和一般的执政党不同,它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并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爱党和爱国是高度统一的。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都能高瞻远瞩谋划未来,用其先进性推进科学发展,带领人民与时俱进,最终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共产党希望稳定发展,也只有共产党才有能力让国家得到稳定发展,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是不可能安居乐业的。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的使命是要树立共产主义信仰,这也是一种素养,更是高校政治辅导员工作开展中的一项核心内容。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今世界越来越开放,但是越开放,就越是要求当代大学生有坚定的信仰,否则在意识形态的竞争中就会逐渐的失去自我。所以,在文化强国视域下,高校要不断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

猜你喜欢
信仰理想价值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信仰的旗帜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你是我的理想型
论信仰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