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探思

2021-11-26 20:02张智祥曹利强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农产品生产农业

张智祥 曹利强

(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农业是保证社会生产生活的根本产业,农业发展不仅能解决我国国民生存的基本问题,也推动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业科技不断创新,农业产量也呈上升趋势,农民生活也不断改善。在新时代背景下,仍然需要保持农业的根本地位,并且推动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积极探索现代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充分运用。

一、信息化对于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一)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可持续发展方式是一项重要的政策。为了促进各行各业的平稳发展,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保证维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贯彻到每一项经济活动中。在农业经济管理的各个环节,均应当利用信息化技术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的规模化与精细化,以改变以往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从而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格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业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省生产成本。因此,建设农业信息化管理技术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与必然要求。

(二)信息化有利于培养农业科技专业人才

科技与创新是提高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而提升农业科技现代化是促进农业技术创新与发展的必然途径。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越来越注重农业经济化建设的成果,并培养了大批人才投身于农村建设。但是对于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很多管理人员未充分转变管理思维和,仍然坚持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导致农业经济发展未能满足市场的动态变化,进一步影响了生产效率。只有不断转变管理思维,培养充分的农业科技管理人才,利用其专业技术实施管理模式的创新,才能进一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农业繁荣。

(三)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

相较于过去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对于现代农业经济而言,更需要注重精细化与产业化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市场动态变化,为农村地区创造更多收入。农业经济产业化是指通过转变农业经济的管理方式以应对市场冲击,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培养以市场为导向的核心理念,将有效信息运用于生产决策,从而推动农产品的推广与销售。农业信息化科技的运用可以充分地适应市场需求,使得农业生产者能够充分了解市场所需要的种植品类,生产数量以及地域需求等等。另一方面,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产品的营销。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产品的销售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线下售卖,而更多地依靠互联网等线上销售平台;同时农产品也可以利用新媒体等渠道进行形式丰富的营销活动,从而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增加销售收入。

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对信息化技术提出的需求

(一)农村经济管理对时效性要求更高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农村经济模式已经产生深刻影响。农村企业和农民个体商户逐渐掌握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农产品的生产、运输与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活动。对于农业经济来说,生产环节是农业经济发展最基础的环节,而农业生产往往受到各种自然与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也意味着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的运用过程中需要格外注重时效性,各项市场信息应当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农业生产者,以便其进行生产决策,同时安排好运输、储存及销售活动,以此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防止因农产品滞销而导致的收入下降。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中的时效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农村经济管理需要更强的实用性

农业生产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受到地域、气候等自然环境的限制以及技术资金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的效果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在进行农业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需要格外注重实用性,这意味着必须实事求是反映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并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切实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尤其是对于一些地区不发达的农村企业或者农村个体工商户,因为缺乏掌握有效市场信息的途径和手段,导致无法作出科学合理的生产决策,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农业信息化技术运用应当帮助及时掌握生产信息,并对生产要素作出合理调控,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平稳发展。

(三)农村经济管理需提升综合性

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农业经济所涉及的产业复杂且规模庞大。广义上的农业经济不仅包括地上种植,还包括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等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不仅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也与国家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密切关联。例如在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过程中,就涉及供电,供水,物流运输等问题,因此农业经济发展本身便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命题,任意一个环节的管理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农业发展的全局。因此在进行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需要形成综合性系统性观念,从而保证农业经济管理的效果。

(四)目前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农村地区信息化设施设备建立尚不完善。尽管一些地区已经建设了网络通讯设备,但是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来说,很多农民个体户因专业知识缺乏以及学历水平不足等原因导致无法掌握信息技术更难以运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农村地区信息化设施设备建设不完善,缺乏提高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工具。其次,在较落后的农村地区缺乏相映的信息技术人才。这主要是因为农村环境艰苦,人才待遇较差,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向外流失进一步加剧了。落后地区缺乏人才的现状,人才缺口难以补足,直接导致信息技术难以运用。另外,部分农村地区的就业环境较差,大部分青年人及中年人尤其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纷纷进入城市工作与发展,农村留守人员多为老弱群体,农村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缺乏足够的人才基础。

三、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化技术能够促进农业资源的有效分配,使得资源利用率提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国家发展的根本便是农业的繁荣,农业发展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全局性的问题。需要依靠社会各环节的力量共同推动,才能实现农业的均衡发展。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因此,相关管理者应当重视对于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以推动生产效率的提高,推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不断落实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一步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一)建立并农产品信息数据库

农业经济管理涉及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及运输的各个环节。在进行农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相关管理者需要关注农产品的种类、价格、产量、运输成本和销售渠道等各方面的问题。因此,农业经济管理需要收集并处理各种农产品的信息。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式是利用人力进行各项数据收集与归纳,这一模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产生工作偏差。在新时代背景下,有效的农业管理需要依靠建立并完善完整的农产品信息数据库,从而作为相关生产者与管理者的决策依据。通过建立并完善农产品信息数据库,可以及时收集与处理相关信息,保证对市场进行动态的把控,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以符合市场需求,增加销售收入,改善农民生活。

(三)拓宽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管理与运用涉及各个方面。例如包括信息采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与信息储存等功能。农业经济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也是如此,这就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对于信息系统的构建与维护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从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综合优势。例如在农作物的生产环节,信息技术的重点应用环节应当是对于植物品类,植物产量以及生长环境等要求的信息收集与处理,从而为农业生产者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三)提供多种维度的农业信息服务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农业经济管理的重点不仅仅是要增加农作物产量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而更要重视对发展模式的创新以及管理理念的转变。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农村企业和农村个体工商户对于市场信息的及时掌控与运用,并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融入农业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一步开拓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农业经济管理者也应当建立并完善更加丰富的信息服务平台,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为农业生产者与农产品的消费者搭建桥梁,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四、具体措施和建议

(一)强化政府引领作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国家和政府对于农业发展具有主导作用。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可以为农业发展指明方向,并提供充分的财政资金与技术支持。农业经济管理需要依靠政府的引领作用,一方面,政府应当协助农民搭建信息化平台,帮助农业生产者掌握市场动态;另一方面,应当建立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让不同区域的农村企业和农村个体户可以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另外,国家和政府应当投入资金,对农民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提升其知识文化水平和生产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农业信息化管理的效果。

(二)增加资金技术投入

建立并完善农业经济管理体系需要基础的资金支持以及完善的信息管理设施设备,尤其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政府缺少相应的财政拨款,将会导致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工作难以开展。为保障农民能够进一步掌握市场信息,转变管理思维,进行科学的生产与经营,应当要增加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资金投入,研发信息化设施设备并运用到农产品的生产环节中。另一方面,政府应当注重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同时保户农村生态环境。

(三)完善信息网络系统。

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手段便是完善农业信息网络系统。这主要包括建立农村网络设施设备,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市场信息在农业生产与销售各个环节的收集,分析,储存与运用。与此同时,通过完善农村网络体系建设,借助互联网技术与平台畅通农产品的营销与售卖。例如通过与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优化农产品的运输与销售流程,让农业生产的成果直接面对消费者,从而提高农民收入。

五、结语

农业发展对于我国经济来说有着重要作用,只有不断创新农业经济管理方法,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其运用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并且从加强政府引导作用,增加资金投入以及构建网络信息系统的方面提出了实现信息化发展的途径与措施,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农业经济管理者之路不断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才能进一步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从而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农产品生产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