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建工作融入红色文化教育模式研究

2021-11-26 20:02孔超
魅力中国 2021年43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党员干部红色

孔超

(永川区委党校,重庆 永川 402106)

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正在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了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进一步加强当前的党建工作,使其能够融入更多的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当中凝聚了众多中国共产党优秀的精神理念,蕴含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党建工作中融入红色文化资源可以更好地保证人才培养效果,完成党建工作的主要目标。激活和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能够让党的优良作风与光荣传统得到融合,展现出党的宝贵的历史经验与精神财富。在新时代背景下赋予了更加深刻的价值理念,为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推进动力。

一、红色文化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有效载体

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拥有不同形式的载体,而红色文化教育则是十分有效的载体。红色文化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党的建设向高水平、高层次的方向有序发展,促进红色文化教育和党的建设保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1]。

(一)准确把握新时代红色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当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与精神理念,引导青年党员学习革命理论与高尚道德重要学习资源,促进党员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红色基因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创新,需要积极促进红色事业的繁荣发展,保护红色传统,促进红色山川的可持续发展,为党的建设与红色文化教育的良好融合奠定坚实基础。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形势出现转变,我们党面临的发展任务也更加艰巨。由于一部分西方思想的渗透时,个别党员的党性意识不强,思想信念出现动摇,如果不及时进行纠正教育将会出现意志消退的情况。鉴于这种情况,需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红色基因,将红色文化精神内涵注入党的建设工作当中,促进新时代党员党性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获得更多的精神动力。

(二)新时代党建融入红色文化教育的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融入红色文化教育的意义可以通过三个方面展现出来。首先,深入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可以促进青年党员更好地了解党的发展进程,学习中国革命与建设征程中的优秀思想,促进党性修养和锻炼。由于红色文化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具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党的建设工作需要合理融入红色文化教育。促进党性教育效果的提升,帮助更多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党员树立坚定的思想信念[2]。通过学习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引导党员干部保持正确的价值观,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并且展现出集体主义观念培养与辐射社会的作用,是党校党建工作重要载体与质量保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通过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可以培养更多优秀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红色基因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为中国人民坚持不懈、勇敢拼搏给予激励。通过传承和推广红色基因与红色精神,能够鼓励更多的党员群众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奋发图强。在党的指引下,为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在新时代背景下,党的建设工作合理融入红色文化教育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由于红色文化当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食粮,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可以有效促进党员干部思想理念与精神内涵的加深,帮助青年党员开阔视野,强大内心。我国的红色文化资源形态多样,内容丰富。因此,通过党建工作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可以更好地发挥出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功能,促进党员干部对红色文化保持较高的认同感,增强他们对党的拥护与敬仰之情,进一步保证我国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最后,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融入红色文化教育能够更好实现党建工作思路的创新。红色文化当中蕴含了鲜活的事迹与革命英雄壮举,通过学习红色文化能够熏陶青年党员,让他们能够在学习红色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到英雄主义的力量[3]。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加强内在动力,帮助青年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在推进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不同地区、不同单位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与教育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使党员干部能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红色文化。激励党员干部的爱国主义热情,提升他们的情感认同,激发积极向上、奋勇拼搏的动力与勇气。

二、新时代党建是传承红色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用红色精神丰富新时代党建内涵

红色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的天然平台与重要载体。通过打造红色文化精品项目演练编排红色经典歌剧,将历史与艺术融为一体,展现出当代青年对红色文化的诠释与理解,营造出良好的红色文化教育氛围。除此之外,在推进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绘画、书法、摄影、雕塑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现。举办以长征道路建设、中国梦等主题的艺术竞赛和展览诠释红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红色精神。社会层面可以举办中国传统文化展览,打造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社区文化,引导更多的青年群众尊重传统文化,继承民族精神,培养文化自信[4]。

(二)用红色理念贯穿新时代党建全过程

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开展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将理论知识与思想教育进行融合,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有序推进。对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创新,促进教育模式的完善。同时邀请优秀的党员代表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言传身教,让学员能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信仰力量。除此之外,在推进党建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也可以举办学术讲座或组织红色文化体验形式开展实践教学,为青年党员讲解红色历史知识,使他们能够对红色文化资源内容拥有更加深刻地了解。开展红色文化知识竞赛红色故事讲述会等活动,运用多层次、立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升青年党员对红色文化的理解能力与认识水平,发扬红色文化对党建教育工作的积极影响。

(三)用红色实践拓展当前工作渠道路径

我国红色文化资源内容较为丰富,并且形式多样,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各级党组织在推进党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合理运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探索新时代背景下党的建设新渠道,让党的建设工作能够迎来更好的发展空间。运用红色文化引导党员干部情感认同与思想共鸣,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党建工作的有序推进,还能够保证党建工作的整体质量[5]。在红色文化熏陶与渲染下,督促党员干部能够保持正确的思想理念,坚定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袭,逐步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三、构建新时代党建与红色文化教育融合机制

(一)构建制度保障机制

想要使党的建设与红色文化教育进行良好融合,应当制定完善的制度保障机制,确保各个环节能够保持平稳畅通地运行。通过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可以使党的建设与红色文化教育在融合过程中实现内容形式的完善,从体制到机制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二)构建创新机制

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与红色文化教育的融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做出转变。党的建设与红色文化教育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结合方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全面审视当前的运行机制,依据发展趋势对运行机制进行优化创新,同时保障工作方式的灵活性与针对性,促进党建工作与红色文化教育融合机制实效性。

(三)构建联动机制

党的建设与红色文化教育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想要使两者作用得到充分展现需要合理构建联动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能够协调并进。保证党建工作与红色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提升实践工作的实效性,避免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部分环节衔接不畅。

(四)构建长效机制

党的建设与红色文化教育想要得到有效融合,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磨合,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构建长效机制[6]。运用立体的方式打造媒体平台,让红色基因传承与党性教育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构建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应当考虑自身的特点,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进行合理选择,建立联系与跟踪。运用互联网与新媒体的特点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促进红色文化教育与党的建设有机融合,形成科学的长效机制。

(五)构建人才培养机制

在推进党的建设与红色文化教育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应当对人才培养工作保持较高的关注,构建具有红色基因的干部队伍。人才在红色基因传承与弘扬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加强与改进党的建设,使红色基因能够充分融入精神血液当中。引导人员充分理解和领悟红色文化与党建工作的优秀思想,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人才会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渐融入社会其他领域当中,在其他领域进行红色基因的传播与推广。

结束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成果可以通过红色文化教育得到浓缩与推广,运用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党建工作内容,使党建工作拥有了新的思路与途径。在党建工作中融入红色文化教育,可以令红色文化精神得到传承与发扬。进一步提升政治思想水平,坚定理想信念,为新时代党建工作与红色教育的融合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党员干部红色
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美育创新发展研究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党员干部新书架
红色是什么
关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的思考
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究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红色在哪里?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