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综述

2021-11-26 14:45刘芳
魅力中国 2021年26期
关键词: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

刘芳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教书育人”是所有教师的职责和使命,“教书”和“育人”始终作为两个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重要维度相互依存。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思政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确保各类课程和思政课同向同行,实现显性教育向隐形教育、灌输式教育向嵌入式、渗透式教育的转变,更好落实三全育人,已经成为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举措之一。

一、研究综述

“课程思政”是上海市教育部门在推进德育改革中率先提出来的理念。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5年开始,启动“两纲教育”,推动“学科德育”课程改革。第二阶段是从2010年开始,承担“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三是“三位一体”。使学校、家庭、社会协作,形成育人合力。第三阶段,是2014年起,开始探索课程思政建设。在中国知网上以“课程思政”为篇名主题词进行检索,截止到2020年,共检索到2145 篇文献,主要涉及涵义、理念、制度、原则、价值、路径、问题与对策、困境与突破、改革与反思等方面。

二、重要观点

(一)现实可能性、价值意义

研究发现,大部分思政工作者已经逐渐意识到多元价值交织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背景变得复杂,仅仅依赖“思政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局限性日益彰显,

通过让有专业学术知识背景,令学生敬仰和信服的老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做到有知识有文化与有素质有涵养两个方面的同步提升,亟待课程思政作用发挥。

田鸿芬、付洪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课程思政”的现实可能性。一是学科文化的濡染,二是专业课、课程思政相互促进的关系,三是“课程思政”和目的性和规律性的辩证统一。[1]

万力通过四个维度,就高校“课程思政”的有关问题,进行过研究综述,他以价值论为出发点,通过强调“思政课程”作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强力保证,保证立德树人持续推进的有效支撑,提升育人实效性的有力举措,有力论证了课程思政的价值,[2]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何红娟就其逻辑必然性进行了评价,对于思政课程她认为,一是理念变革的需要,二是理念发展的必然,三是内在本质要求。在理论基础方面,她强调三个方面的统一,一是系统性和协同性,二是理性价值和工具价值,三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3]聂迎娉,傅安洲从另外的视角提出三个方面的统一,一是价值养成和知识传授,二是立德树人和知识育人,三是人格本位和知识本位。[4]

(二)建设路径、现实困境

1.宏观层面的研究:万力从系统论出发,强调一是在目标上要坚守育人理念,二是在动力要素上激发内外资源,三是在过程要素上创新方法载体,四是在结果要素上优化反馈机制。[5]邱光伟找到课程思政的多重影响因素,其中教师作为关键,教材作为基础,资源挖掘作为先决条件,制度建设作为根本保障,共同影响课程思政建设。[6]在课程思政建设问题上,陆道坤指出它的系统性和长期性,他强调首先要明确内涵和要求,其次要做好规划和设计,要抓住“牛鼻子”,找准“契合点”,要突出“重点”,要循序渐进,要做好系统设计,要开发教材及资源体系。此外,他还从教师的思政素养、思政能力要求、学生作用的发挥,专业课、思政课关系的明确,教师分工协作,互动模式的构建与运行的加强等方面展开了论述。[7]高燕提出管理理念、改革措施、教学方法、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提出一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二是处理好两课关系,三是完善相关评价体系和标准,四是要创新教师、课程多方面的合作机制。[8]成桂英指出从教师意识、素养、能力,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解决融合难题这三个着力点下功夫,构建高校大思政格局。[9]

2.中观层面的研究:部分学者以学科大类为划分和切入点,通过对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属性等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更具针对性的课程思政建设。高德毅、宗爱东指出按照思政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这三类课程各自的功能定位,略有侧重、协同进行,并对三类课程的侧重点进行强调:一是在思政课改革方面,要着重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二是在综合素养课程建设方面,要着重在通识教育中根植大学生理想信念,三是在专业课程改革方面,要着重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强化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同频共振。[10]孙志伟对理工类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剖析,他首先强调基于理工类课程专业性、实践性、创新性、科学性等特点,培养理工类学生坚定信念、追求真理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强调,要以专业课为出发点,结合传统文化、热点问题、发展大势等内容,打造一系列课程,使之成为科学和文化的桥梁,引导学生将所学专业与国家发展有机契合,培育正确三观和家国情怀。[11]蒙象飞,单鑫对文科类课程思政建设展开了研究,提出文科类课程因其知识性、人文性、思辨性等特性,富含大量的思政教育资源,如家国情怀、政治意蕴、人文精神,在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方面,具有较强优势,路径方面,强调加强文科类教师的思政素养和意识,加强对教材和课程的二次开发,完善课堂管理,构建体制机制,加强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沟通协作。[12]此外,不少学者针对不同学科门类进行课程思政研究。

3.微观层面的研究:不少学者直接从某一门课程出发,在一定的实践基础上,直接对某一类学科中某一门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展开研究,这一类的研究更为直观和具体,更具实操性和直接借鉴价值。研究发现,思政课程建设因其涉猎较广,要求高,难度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人员,必须有一定的其他专业学科知识背景甚至实践经验,才有望做到思政教育在其他专业课程中的无缝衔接、合理渗透,而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是较大的困难之一。

三、国内外研究评析

(一)国内研究不足和下一步研究趋势

尽管当前学术界对高校“课程思政”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研究也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一是研究实质性进展慢。纵向来看,相关政策不明朗、制度不健全、指导性不强、重视程度不够;横向来看,对思政课程中的具体要素深度剖析和解读还不够。二是理论研究较宏观,不够具体,不成体系。一定层面上讲,让不同的专业领域打通壁垒、找到关联、搭建关系、交融互促,在学术交流和知识嫁接方面难以实现,要找准“交集”,找到“补集”,对于教育主体综合素养要求较高,课程建设实行难度较大。三是缺乏实践经验论证。目前,对于如何加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学术界大部分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缺乏深度的实践经验论证。

(二)国外研究成果借鉴

英国学者提出“学科文化”的概念。在国外德育教育的研究中,叶超群,王习胜指出西方国家虽没有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学科体系,学校却也肩负着“无名有实”的道德教育的使命,名称方面具有隐蔽性,方法方面具有多样性,内容方面具有渗透性、方式方面具有灵活性等特点。[13]更多是借助各学科、各专业文化渗透。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面临诸多困境,任重道远。更为重要的是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探索,确保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同心同向同行的具体落实上,具有更强的实操性,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形成合力,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上,挖掘着力点,注入新活力,同时不断推进和强化,为国家建设和发展输送人才、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专业课课程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