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经贸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21-11-26 18:25陆雯丽
魅力中国 2021年14期
关键词:俄语经贸法律

陆雯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北京 100000)

一、引言

21 世纪新时代中俄两国贸易不断发展,双方互为对方最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中俄经贸合作互惠互利、前景广阔。在中国政府倡导的“一带一路”政策推动下,随着交流与合作的加深,中俄两国政府及企业之间的经贸合作势必增多,相应地对经贸俄语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中国俄语经贸人才培养正面临着发展与挑战。目前,国内俄语专业培养的人才明显落后于中俄贸易需求。高校应培养服务于当今社会需求的俄语人才,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树立新型的人才培养观,在俄语人才培养上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外语人才素质为一体。当今,中国大学教育与社会市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已成为紧迫的需要。市场急需经贸俄语人才,而绝大多数高校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注重语言文学,导致俄语专业毕业生面对经贸俄语翻译时无所适从,或只能毕业后在实践中从零学起。目前,俄语专业的发展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毗邻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在与俄罗斯内地以及远东地区的贸易和合作上发展迅速。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对高质量的俄语经贸人才的需求也极为紧迫。牡丹江师范学院作为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综合性高校,应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着重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俄语人才,服务于社会。该校与绥芬河市开展了校市共建项目——中国企业在俄罗斯长期稳定发展对策研究的合作项目。在一系列的调研和总结中发现,中国企业家在俄罗斯经商遇到法律咨询和维权意识的问题比较多,还有中国企业家充分利用俄罗斯的自然资源实现长足发展,为中俄两国的经济、文化、教育领域的发展作出贡献,在旅游策划上也急缺的人才。在调研的过程中也发现:黑龙江开设的俄语专业的高校不少,但人才培养的方向大多为语言、文学及翻译。但市场上人才的需求是能够进行俄语经济贸易沟通交流的人才,这也形成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的现象,最终导致出现学俄语的人多而能在实践中做好的真正俄语人才短缺的情况。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提出对中俄合作发展的若干领域均作出了详细的规划,这为一定时期内黑龙江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俄语经贸人才提供了重要启示。提出:“俄语+法律专业”“俄语+旅游策划、旅游销售”“俄语+金融”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必要对现有的俄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

二、在俄企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在俄企业涉及的经营范围和遇到的问题

中国企业家在俄罗斯办企业多选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市等远东地区。所办的企业经营范围涉及也很广泛,主要是畜牧业养殖,森林采伐、木业加工、建材销售、民宅建筑、商品零售等等。在俄办企业的企业家经常与交通局、海关、移民局、税务局打交道。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在俄企业经常会莫名其妙的被盖黑章而拒签,永久不可进入俄境,导致无法继续经营甚至造成财产损失;第二,在俄企业是弱势群体,由于在经营过程中对俄罗斯法律不了解,因缺少证据而导致政府无法维权保护。

(二)在俄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克服的问题分析

随着中俄两国经济贸易的不断深入,我国赴俄人员有更多的在俄办企业的机会,但是就在俄企业家的自身条件而言也有一些明显的不足。一,在俄经商的企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个人的文明素养有待提高,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言谈举止违反了俄罗斯的风土民俗,超出俄罗斯人民的价值预期。二,在俄企业经营者不懂俄罗斯的法律法规,而按照中国的法律思维做事,在某种程度上无法融入俄罗斯的风土人情当中。三,当出现问题在面对俄罗斯的执法者时往往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用小恩小惠的方式来处理正常工作中的问题,久而久之,让俄罗斯的执法者形成了不劳而获的恶习,出现问题之后只有用钱才能解决问题,而导致问题越来越多,越没有止境的严重后果。四,在俄企业遇到重要问题时,需要与法律部门取得联系,而雇佣的俄罗斯律师,又需要懂俄语和俄罗斯法律的翻译,而这样的人才又很难找到,几乎找不到即精通俄罗斯法律又懂国际经济贸易法方面的人才。

三、俄语经贸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俄语经贸人才培养应立足国家政策及区域经济发展

对黑龙江省开展调研俄语专业的高校时发现:俄语专业的毕业生绝大部分是就职外贸企业,这就要求在培养俄语经贸人才时务必关注学生本身俄语经贸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其毕业后能胜任他所从事的工作,而俄语能力培养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国家的政策导向及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来定。黑龙江省有关的中俄合作的重大举措有以下2 项:一是2015 年设立的第16 个国家级新区——哈尔滨新区,是唯一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新区;二是2016 年中、蒙、俄三国签署的旨在进一步推动三国间交流与合作的《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纵观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在省内建设了以俄能源、原材料进口加工为重点的产业园区和以对俄出口为重点的加工制造产业基地,在黑河、绥芬河建设了两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在边境口岸设立了10 个中俄边民互市贸易区,在俄罗斯建设了18 个境外园区,有哈尔滨和绥芬河两个综合保税区、绥芬河—东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1]。在贸易占比上,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占全国的1/4,累计投资占全国的1/3[2],中国新闻网数据也显示,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占比全省外贸总值超过五成。上述政策和信息是黑龙江省进行俄语经贸人才培养时必须参考和借鉴的极其有价值的信息。只有符合国家政策,顺应区域经济发展形势才能更好的做到俄语经贸人才培养的工作。

(二)俄语经贸人才培养需制定具有区域特色的培养方案

国家政策及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是俄语经贸人才培养的导向,那么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地就是其实施纲领。无论是哈尔滨新区还是中蒙俄经济走廊都包括中俄贸易这一主题,这也为黑龙江省各高校俄语经贸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指明了方向。俄语战略人才的培养方案主要应以课程形式来体现。除了现今一般大学俄语课程表中的基础俄语语言技能课程之外,还包括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如“俄语沙龙”等素质教育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能够体现教师与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的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同时培养了俄语学习者去探寻对待大自然和宇宙的态度、对过去和未来的态度、对现今生活的思考包括未来职业发展规划、以及人的道德和审美追求等方面的问题。另外考虑到大部分语言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均与翻译类工作相关,其中我国口译人才稀缺,俄语口译人才也是目前各高校重点关注培养对象。这其中除了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心里素质能力决定了口译工作者能否适应高压高强度的工作环境。因此建议开设相关“心理辅导课程”、“压力适应课程”等。首先,人才培养目标中应融入并充分体现对学生经贸俄语能力的培养,具体包括:了解俄罗斯及主要俄语国家的经济政策及形势、了解其商务立法、熟悉其商务礼节及主要商业主管部门、掌握对其贸易的一般流程、掌握商务信函等的书写规范、具备较好的商务俄语沟通和交际能力。其次,课程设置上应对上述能力的培养有所侧重,将俄语语言基础能力的培养和经贸俄语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具体课程可包括:俄罗斯经济、经贸俄语阅读、经贸俄语视听说、经贸俄语信函写作、经贸俄语翻译、跨文化商务交际俄语、俄语商务谈判等,通过一系列课程的设置达成培养目标中对学生经贸俄语能力的全方位的培养。最后,结合理论授课开展实践实习,夯实学生的经贸俄语知识,检验其实际操作能力,助力其求职就业。此目标的达成可通过四个途径:一是充分利用黑龙江省一系列的对俄口岸、展会等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锻炼其经贸俄语应用能力;二是通过与俄高校的联合办学为学生提供感受文化、应用语言的机会,在语言环境中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三是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推动作用,建立与对俄外贸公司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校外实训提供保障;四是依靠课内的模拟实习,通过对相应贸易场景及流程的模拟为学生后续的校外实习打基础。

(三)俄语经贸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1.“俄语+法律专业”“俄语+旅游策划、旅游销售”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落实和践行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理念,制定并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班方案。通过对中俄法律进行比较,找出其间异同,通过网络查询、购置书籍等方式,搜集俄罗斯法律及旅游策划资料,在认真研究、抓住关键、重点把握之后,落实于俄语专业教学中。研究既懂俄语又懂法律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精心论证“俄语+旅游策划、旅游销售”人才培养模式,力求扎实落实在2014 届俄语专业新生的方案中。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计上述法律课程,鉴于法律名目繁多,只讲授对俄企业能够接触到的法律,避免一哄而上,降低学习效果,提倡精英、卓越人才的培养,把热爱俄语,致力于在俄罗斯企业做翻译的学生培养成精语言、懂法律的社会急需人才。聘请法律专业教师、教授来系讲课,在讲课过程中创设真实情景,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掌握法律知识。其次,在人才方案中设计旅游策划、旅游销售课程,聘请旅行社的资深专业人士讲课,使学生不仅能做导游,还能设计富有文化特色的旅游线路、旅游方案,做好旅游销售工作。

2.“俄语+法律专业”“俄语+旅游策划、旅游销售”“俄语+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计划在俄语专业中筛选出三、四个实验班,分别开设法律、旅游管理、经贸和金融等相关专业。每班25-30 人,法律方向主修国际经济法、企业法、税法、工商法课程,解决企业在俄罗斯经营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旅游管理实验班开设旅游策划、旅游营销课程;经贸俄语实验班开设经贸俄语实务、经贸洽谈与合同、经贸俄语会话课程;金融俄语实验班建议开设高数、微积分、财务报表分析等相关课程。总体上将本科实验班与翻译硕士师资的培养结合起来,可以从以下步骤实施:一,加强培训师资。选择至少3 名业务精湛的教师研修俄罗斯相应法律,每人专门研究一项法律,将俄罗斯的相关法律翻译成汉语,在讲授过程中请求法律专家帮助,或向俄方专家咨询法律事宜,熟练掌握法律术语、法律知识。在研修法律的同时渗透俄罗斯国情文化。二,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专业考试选拔尖子生进入实验班。三,聘请俄罗斯高校相关专家来校指导、讲学。四,将法律、国情文化等常用知识编成文集—通俗读物(涉法、涉管)。五,尝试2+3 的培养模式。2 年在国内(语言),3 年在俄罗斯学习(专业—法律、经贸、管理),争取在3 年的俄罗斯高校学习结束后拿到专科证书,使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复合型人才。另外,教师在利用俄语专业优势,学习和研究俄罗斯民族文化、国情、风俗等的同时,多参加社会实践、服务社会。定期开设对俄企业人员培训班,为赴俄办企业的人员开展国前培训,提高驻俄人员的文化、文明素养。

四、俄语经贸人才培养师资力量是关键

俄语经贸人才的培养若脱离了时代发展的轨道或墨守成规就无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但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赖于教师这一教学实施者,若教师的思想不进步、知识不更新,那么就无法培养出真正的人才,这就对俄语经贸师资队伍提出了严格要求。第一,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紧跟国家政策。目前高校俄语教师绝大多数为语言文学类专业,这就导致了其经贸知识的缺失及对国家经济政策的敏感度欠缺。鉴于此,俄语教师应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补充经贸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根据社会需要及时“充电”[3],努力成为经济政策了然于胸、经贸理论深厚扎实、经贸知识结构完整的复合型俄语经贸教师。第二,教师应提高科研能力,将国家的经济政策与教学有机结合。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将国家政策、区域经济发展等信息融入科研工作中,通过研究得出能够应用于教学的科研成果,从而反哺教学,达到科研与教学的同步提升。第三,教师应锻炼经贸俄语实践能力。任何知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方能真正为己所用、服务社会。因此,俄语经贸类课程授课教师应通过校际交流、企业观摩实践等方式来培养经贸俄语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团队只有具备较强的经贸俄语实践能力,才能在理论授课、实践演练及校外实习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高效的指导。

五、结语

当前形势对俄语经贸人才的竞争力和高校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校,一定要与时俱进,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有创新,有突破。既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灵活调整俄语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覆盖面广、针对性强、设置合理、规划科学的俄语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文化视野开阔、知识结构新颖、富有创新精神、竞争力强,能熟练运用俄语语言进行交流与沟通的各类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创新性实用人才。面临新挑战、新问题,教师应迅速转变观念,在讲授俄语语言文学传统课程的基础上,聘请专家为教师作培训,力争在短期内既当好教师,又当好学生,组织广大俄语教师自学法律、旅游策划等知识,突出应用型、实践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对俄贸易的抢手人才。希望本篇文章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各位专家和业界的共同关注、共同探讨,助力我国特别是黑龙江省东部边境地区的基础俄语教学工作不断发展、逐步完善。

猜你喜欢
俄语经贸法律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浅议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俄语教学质量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澳中经贸促进会“慈善之光”系列公益活动圆满举行
中美经贸摩擦的四种应对措施
中美经贸变局将走向何方
信息时代背景下关于针对本科生的俄语学习APP的思考
让人死亡的法律
改进俄语教学方法 提高俄语教学质量
让法律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