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房屋典型变形和损坏问题探讨

2021-11-26 10:06ZHOUYan
住宅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木柱楼面楼盖

■ 周 琰 ZHOU Yan

0 引言

20 世纪早期,木结构在上海有较广泛的应用。上海早期里弄建筑的主要承重构件均为木结构,该类建筑竖向主要由木立帖承重,木结构楼、屋盖;后期的花园住宅等建筑中,木结构主要用于楼盖或屋盖中,该类建筑竖向主要由纵横砖墙承重。由于建造年代久远,这些木结构建筑存在虫蛀受损或老化变形等问题,影响房屋的结构安全或正常使用,需要定期查勘、维护。

1 木结构容易出现的问题

受木材种类、含水率及木构件使用环境等因素影响,木构件容易出现虫蛀、糟朽、变形等问题。

(1)上海市区白蚁活动比较频繁,木结构房屋容易出现白蚁蛀蚀现象。特别是当楼屋盖有吊顶或木柱有装饰时,难以直观地看出承重木构件受白蚁蛀蚀的损坏程度。

(2)部分历史建筑坡屋面无老虎窗或通风口,木楼盖设有吊顶,木构件采用增大截面法进行加固。在上述通风不畅等情况下,受长期使用环境的影响,木构件容易出现糟朽现象。根据损坏程度,糟朽一般为局部糟朽或木构件内部糟朽。特别是内部糟朽时,构件虽外观完好,但此时木构件截面受损严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却又不容易被发现。在查勘时,需要通过对构件使用环境、房屋建造年代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来判定木构件的完损程度。

由于建筑年代久远,木材已老化变形,木楼盖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形问题,导致楼面不平整,对正常使用或结构安全带来一定影响。在查勘时,首先要明确楼盖变形的原因,是房屋整体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还是局部变形引起的;再根据变形原因、变形程度,判断其对结构安全的影响程度,给出合理的处理建议。

2 工程概况

徐汇区某校舍为一幢3 层砖木结构房屋,建于20 世纪初,2007 年被认定为徐汇区第三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底层为博物馆,二、三层为教室,阁楼为储藏室,东西各设置一楼梯,其中,东侧为钢筋混凝土楼梯,西侧为木结构楼梯;房屋一~三层南侧均设有一宽约2 m 的外走廊[1](图1)。

图1 某校舍一层建筑平面示意图

该建筑为砖木结构,竖向主要由外围砖墙和内部的木柱承重,承重墙体厚度为一砖或一砖半。其中,一层木柱截面尺寸主要为250 mm×250 mm,二层及三层木柱截面尺寸为195 mm×195 mm。建筑二、三层及阁楼水平承重构件以木梁、木搁栅和木楼板为主,且木搁栅两端与木柱交接处设有木牛腿。屋架为三角形木屋架,阁楼搁栅搁置于屋架下弦上,圆木檩条;屋面瓦为黏土红瓦。

因房屋建造年代久远,2008 年,使用单位发现房屋存在明显不均匀沉降、渗漏水等问题。2009 年,由专业单位进行了修缮设计和施工,其主要修缮内容有:①地基基础纠偏加固;②对原木柱采用四周木夹板加固,并对原木梁采用两侧钢夹板加固;③墙体加固。

3 木构件白蚁蛀蚀

继上次修缮10 余年后,使用单位发现一层的木墙裙、木柱外包装饰构件等部位存在较严重的白蚁蛀蚀现象;但由于楼盖设有双层吊顶等原因,无法直接观测承重木构件的白蚁蛀蚀情况。考虑到房屋存在大量的承重木构件,且作为博物馆和教学楼使用,为确保公共安全,对木楼盖的白蚁蛀蚀损坏程度和范围进行了检测。

外观检测结果表明,木楼盖主要存在如下损坏:①天花吊顶多处渗漏,设备管道多处存在严重结露现象,部分木搁栅有受潮痕迹;②楼盖多处木梁存在白蚁蛀蚀痕迹(图2),个别木梁裂缝处存在白蚁蚁穴,虫蛀情况严重;③多处木牛腿有明显白蚁蚁路,且虫蛀情况严重(图3);④装饰木构件存在白蚁痕迹,如木墙裙存在大量白蚁活动痕迹。

图2 某校舍木梁有白蚁蛀蚀痕迹

图3 某校舍木牛腿存在蚁路、设备管道结露

根据现场检测结果,楼盖设有双层吊顶,且吊顶内管道有结露现象,导致木构件周边环境潮湿且通风条件差,是诱发白蚁蛀蚀的主要原因。为了解木构件内部是否存在白蚁现象,并进一步明确白蚁蚁蚀受损程度,根据《木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JGJ/T 488—2020),结合木构件外观受损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通过手工敲击选取典型测点,并采用木材阻抗仪对木构件进行缺陷检测。阻抗仪钻入速度均设置为150 cm/min,钻头旋转速度均设置为2 500 r/min,其深入检测结果如下:①大多数木梁白蚁蛀蚀损坏主要分布在构件表层,个别木梁构件内部存在蛀蚀情况;②木牛腿白蚁蛀蚀损坏普遍较为严重,多处构件内部木质有明显疏松,截面承载力有较大损伤(图4、5)。

图4 某校舍典型木梁阻抗曲线示意图(未见构件内部存在明显缺陷)

由此可知,对于木结构房屋,当发现有白蚁蛀蚀现象,且木构件所处环境潮湿、通风条件差时,应选择采用木材阻抗仪法、超声波法等手段,对木构件内部受损情况进行进一步探测,以明确木构件受白蚁蛀蚀的深度,确定构件承载力降低程度。

4 木构件糟朽

该校舍在2009 年修缮时,曾采用四周设置木夹板的方式,对木柱进行增大截面法加固(图6)。在木楼盖检测时,对木柱的外观完损情况进行了检测,除了发现增设的木夹板局部有裂缝外,未见白蚁蛀蚀等损伤。但考虑到加固的木柱为复合受力构件,原有木柱的完好程度对整个木柱的承载力有明显影响,为此,亦采用木材阻抗仪对木柱的内部缺陷情况进行检测。

图5 某校舍典型木牛腿阻抗曲线示意图(构件内部存在大面积缺陷,表明蛀蚀严重)

图6 某校舍木柱加固截面示意图

由于检测时房屋仍在使用中,为减少对房屋的影响,未采用局部打开加固木夹板(或局部扩孔探测),进而检测原木柱受损程度的破损方法;而是采用木材阻抗仪钻头从加固木夹板表面一直向木柱内部钻动,根据阻抗曲线判断木构件是否有内部缺陷的非破损方法。

根据阻抗曲线(图7),在起始10 cm 的钻头推进范围内,木柱外侧加固木板阻抗曲线普遍基本连续,未见阻抗曲线有明显异常;钻头深入原有木柱后,阻抗曲线出现明显异常。上述结果表明,加固用的木夹板及其内部没有明显缺陷,但原有木柱存在多处缺陷,且缺陷分布无明显规律。

图7 某校舍典型木柱阻抗曲线示意图

本次检测无扩孔探测等破损检测条件,无法区分原有木柱缺陷受损原因;而木材空洞缺陷、木材糟朽及白蚁蛀蚀损坏均可能导致木柱阻抗曲线出现上述异常。调取2008 年的文物建筑勘察报告,检测报告未提及原有木柱或木梁存在缺陷;且根据当时的检测照片(图8),未见木构件有明显受损。本次检测时,除个别柱外表有白蚁蛀蚀现象外,未见其它柱存在白蚁现象。综上,初步判断原有木柱缺陷为木构件糟朽现象,主要是由于原有木柱被木夹板包裹后导致的不通风等原因造成的。

图8 某校舍修缮前木柱、木梁检测照片(2008)

除了上述案例中木柱出现糟朽的情况外,木材糟朽现象常常发生在封闭的坡屋顶等部位,木构件外观看似完好,但其材质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导致强度降低;或构件内部已出现缺陷,应引起足够重视。在定期查勘或检测时,应进行深入探测,避免木构件出现明显的糟朽现象。

5 木楼盖变形

木楼盖的变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房屋整体不均匀沉降导致上部结构整体倾斜,从而使不同楼层、不同区域的楼面产生相同的高差规律;②个别木立帖或大梁受损,导致部分区域的木楼盖变形;③木搁栅或木地板等木构件老化、变形,使得楼面出现局部不均匀高差现象。

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楼面有相对高差,应在查勘或检测时,对房屋上部结构的倾斜情况及楼面相对高差情况进行全面测量,明确楼面出现相对高差的原因。当房屋出现整体倾斜,且楼面相对高差与上部结构倾斜规律相同时,应根据房屋变形发展情况(沉降是否稳定)及上部结构倾斜率,选择是否对地基基础进行加固纠偏。对于房屋整体无明显倾斜规律情况下,若木楼盖局部变形,应首先查明相关楼面木构件或竖向承重构件的完好情况,并根据楼盖局部变形的程度,对症修缮处理。

5.1 房屋整体变形

上述校舍在2008 年勘察检测时,发现楼面存在明显的南高北低相对高差现象(图9、10)。因此,对上部结构倾斜情况进行了测量,发现房屋整体向东、向北倾斜,其中向北倾斜率较大,最大倾斜率18.70‰。楼面相对高差测量结果与上部结构倾斜规律一致,表明楼面相对高差情况是房屋整体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由于倾斜率较大,在2009 年修缮时对房屋进行了地基基础加固纠偏,解决地基承载力不足及楼面相对高差问题。

图9 某校舍修缮前二层楼面相对高差测量结果示意图(2008)

5.2 木楼盖局部变形

某联接式里弄住宅位于上海市徐汇区,为一幢3 层砖木结构房屋,建造于上世纪20—30 年代。房屋竖向主要由横墙或木立帖承重,木结构楼、屋盖。该幢房屋中间某户二层楼面出现明显的相对高差现象[2]。

该户一层北侧原为厨房,中部为楼梯间,南侧为客堂间;二层楼梯间北侧为亭子间,南侧为卧室[图11(1)]。经现场踏勘,其二层南间西南角木楼盖存在局部下沉、变形现象;南间西墙南段存在明显的下沉、倾斜现象,顶角线折断,填充墙局部下移45 mm[图11(2)]。

对房屋整体变形情况进行测量,未见其存在明显的倾斜现象。采用DSZ2 型精密水准仪对二层南间楼面相对高差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二层南间楼面东北角高、西南角低,楼面最大倾斜率为26.6‰[图11(3)]。

图10 某校舍修缮前三层楼面相对高差测量结果示意图(2008)

图11 某里弄住宅中间户二层检测情况

综合分析上述完损检测结果和变形测量结果,二层南间墙体南段存在下沉现象,填充墙体本身与木立帖构架脱开,导致二层南间楼面出现局部下沉、变形损坏。上述楼盖变形为局部变形,建议在墙体修缮施工时,首先对该区域的楼盖木搁栅及木立帖进深大料进行进一步检查,对损坏的木构件采取更换、加固等方式进行处理,然后再对楼面进行修缮。

6 结语

综上所述,木构件老建筑容易出现的虫蛀、糟朽、变形等问题,可能影响房屋的结构安全或正常使用,需要定期查勘、维护。

(1)对于存在白蚁蚁害的木结构房屋,应定期对木结构的蛀蚀受损情况进行查勘。当木构件所处环境潮湿、通风条件差时,除外观检查外,还应采用木材阻抗仪法、超声波法等手段,对木构件内部受损情况进行进一步检测,以明确木构件内部受损程度。

(2)部分木构件位于封闭的吊顶或坡屋顶内部,无通风条件、空气闷热,或部分构件采用增大截面法进行加固。若长期处于上述环境中,木构件容易出现糟朽损坏,即使其外观完好,但其表面甚至内部的木材材质已经发生明显变化,强度降低。在定期查勘或检测时,应引起足够重视,采取合理手段,查明木构件是表面局部糟朽还是内部糟朽,明确其损坏程度。

(3)受房屋整体性较差、木材老化变形等因素影响,木楼盖容易产生楼面相对高差问题,在查勘或检测时,应对房屋的上部结构倾斜情况、楼面相对高差情况进行全面测量,明确楼面出现相对高差的原因。由房屋整体不均匀沉降导致楼面产生相对高差问题时,应根据房屋变形发展情况、上部结构倾斜率,选择是否对地基基础进行加固纠偏;对于木楼盖的局部变形,应首先查明相关楼面木构件或竖向承重构件的完好情况,并根据楼盖局部变形的程度,对症进行修缮。

猜你喜欢
木柱楼面楼盖
空心楼盖
教学楼楼盖的设计研究
两类石膏模壳空腹楼盖结构弹塑性分析
240亿!30家房企争抢!广州土拍火了! 越秀75亿斩获番禺宅地,楼面价超3万/m2
工业建筑提高楼面活载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FRP加固木柱轴压性能研究综述
预应力钢带加固裂损木柱轴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
历史建筑木柱防腐措施研究
徽州传统建筑木柱修缮方法及其数值分析
楼面价超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