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创新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路径探究

2021-11-26 11:36于运清孙宇孙旭春
艺术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创新

于运清 孙宇 孙旭春

摘要:“三全育人”教育模式作为我国高等學府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在高校培养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网络育人成了高校培养人才的创新方式之一,高校应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亲和力,打造网络时代背景下的“三全育人”教育模式。文章基于“三全育人”视域,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探讨,探究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旨在构造网络创新思政教育体系。

关键词:“三全育人”;创新;高校网络思政;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8-000-03

0 引言

大数据等新技术正在不断革新大学校园的网络空间,网络已然成为塑造当代青年学生意识形态的主阵地。面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育人环境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精准把握育人方向,拓展育人工作格局,保证育人质量,不断找寻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和网络思政教育的着力点,是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必须考量的重点之一[1]。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一一暴露,我们应积极寻求新的优化路径。在这一情况下,“三全育人”教育模式在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大部分高校正在大力引进“三全育人”教育模式,以使本校的网络思政教育渐入佳境,让高校学生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因此,要全面推进“三全育人”教育模式进入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空间,使“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进入网络课堂、进入学生头脑,有针对性地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全体工作者的综合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扎实推进高校思政教育质量,实施创新改革政策,培养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必须紧密结合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形势,切实采取行动,进一步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了全面推进改革和创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继续广泛关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路,高校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跟随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脚步,将网络思政教育与传统思政教育结合,探索出“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路径。

1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网络思政育人困境

1.1 网络信息的复杂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矛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正确引导高校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互联网信息具有复杂性,部分网络信息的错误价值观传播速度快,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内容产生冲突,形成价值传播、引导的矛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我国主流思想内容,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鲜明的主导性和政治性。而如今国际形势变化较快,社会发展也逐渐复杂,互联网面向广大群众开放,成为不良信息入侵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传导工具,点燃了许多错误价值观、世界观的信息炸弹[2]。同时,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被分割为碎片式信息供学生浏览,使得学生的信息交流与意见表达逐渐简短快速,无法利用网络集中学习思政知识,给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此外,由于新媒体时代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传播速度快,且数量庞大、真伪难辨,内含许多不良信息。当高校学生面对碎片化的网络信息时,由于辨别真伪信息的能力不足和心理素质尚不成熟,极易出现断章取义等现象,在虚假信息的误导下发表不正确的网络意见。这种现象直接或间接地向更多高校学子传播负能量和错误的价值观,特别是目前大学生主体年龄群体正在向00后群体偏移,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较为稚嫩,对事物的认知较为模糊,容易被表象蒙蔽[3]。当学生养成发表错误言论的习惯时,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开展将更加困难。

1.2 创新型网络互动式教学模式与传统单向传输式教育产生冲突

目前高校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特点主要为单方面传输知识,这种传统的课堂教育方式导致学生参与感较弱,师生沟通交流较少,课堂缺少多向互动。并且国际形势较为复杂,网络信息层出不穷,极大地阻碍了高校学生接收正能量的信息。

当创新型网络互动式教学模式走进高校课堂,将与传统单向传输式教育产生冲突。创新型网络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互动性、创新性对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想要顺利开展网络教学工作,必须充分运用互联网作为教学媒介,认真辨别网络信息的优劣,掌握互联网第一手信息。在创新型网络互动式教学模式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突破单一、固化的思政教育体系,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发挥其特长优势,引领青年学生提升思想素质,使学生顺利成长成才。

1.3 网络思政教育内容、形式发展滞后

近年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发展滞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越来越有悖于当下的教育趋势。虽然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目标信念迷茫、守信意识不强、不主动承担责任、政治意识薄弱等心理问题。同时,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并没有与时俱进,并没有觉察到学生的思想变化,这为高校创新改革思政教学增加了难度。高校对网络思政教育不够重视,导致高校严重缺乏优秀的网络思政教育教师,进而导致网络育人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特别是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对大学生的心理及思想意识形态的认知和了解并不充分,使得教育思路和策略无法根据学生思想的转变“对症下药”,部分网络思政教育内容华而不实,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无法有效发挥网络的作用,而网络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应该是随着学生思想状态和网络的发展而变化和更新的,并时刻处于变化中,以契合教育发展[4]

2 大学生网络思政在“三全育人”视域下的教育意义

2.1 助力搭建优质思政教育平台

借助“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指导,能够助力大学生网络思政搭建优质的思政教育平台。首先,以引领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为目的,积极调动高校全体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者,开展一系列思政教育工作,从而为高校搭建优质的思政教育平台,储备充足的师资力量。其次,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发挥的作用要贯穿思政教育的全过程,如可以为学生提供真正的一对一互动服务,让高校学生与教师沉浸式参与网络思政课堂,使思政知识更加深入人心。最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应积极调动校园和社会全域的网络思政资源并进行融合,这可助力各高校实现网络思政教育资源共享,有效整合正确的网络信息,使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在共享资源中进步,使网络思政教育内容能够始终保持先进。

2.2 突破传统思政教育方式的瓶颈

网络思政教育需要始终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突破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瓶颈,为学生提供立体、多元的思政教育内容,并从当下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活动入手,打造创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实现自我督促、管理,主动投入思政学习中。传统思政教育形式存在时间较长,部分高校传统思政教育迟迟未有创新,导致思政教育形式大于内容,思想道德教育不完善,为高校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来说,凸显高校思政教育成果、延长思政教育知识时效是较为重要的两点。同时,高校在借助网络科技力量时,可以建立交流合作的学习机制,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将单方面自我学习转换为多人共同学习。

2.3 传统与创新网络思政教育有机融合

传统思政教育最典型的方式是以教案为基础,主要通过课堂讲学、校园宣讲等线下形式传播;而创新性的网络思政教育在网络等新型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增强了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和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增加了思政教育的宽度和广度。基于“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融合网络技术手段,大学生思政教育不应局限于传统教育模式,但也不能完全摒弃线下教学方式,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能夠实现传统思政教育与创新网络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一方面,“三全育人”视域下的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保留了传统思政教育中有效传播正确价值观和思想的线下教学模式,其以课堂或线下讲座为基础,能增强思政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思政教育能够实时跟上学生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三全育人”视域下的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积极发挥网络技术的作用,利用网络媒介等信息手段推进思政教育深化工作,把控学生正确表达网络意见等网络行为,能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厘清庞杂的网络信息,充分调动网络育人的灵活性。

3 “三全育人”视域下创新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路径

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环境多元复杂,有利于更好地传播知识,拓宽高校思政教育的渠道和空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养。同时,高校对思政教育也愈发重视,在创新网络思政教育路径时,要结合当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的困境与问题,着重注意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3.1 培养专业思政教育人才,树立科学正确的育人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者、任课教师、职能人员等在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都承担着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因此对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高校应加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思政教育的专业度。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者要将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应用到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搭建完善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结合网络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有效开展主题宣传活动[5]。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优化“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载体,要与其他教师和教育人员协调配合,努力实现网络育人的全方位多角度渗透,将网络技术渗透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3.2 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功能,加强思政教育内容建设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因此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功能对于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建设而言不可或缺。高校应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运作资金充足,并培养专业的管理人员对平台进行管理,监督把控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上传的内容进行严格审核,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内容质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内容监管建设同样至关重要,能增强思想政治学习的趣味性,明确思想政治内容的核心主题,增强平台中的互动,在平台营造积极正能量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为拓展高校网络育人内容,学校应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对高校现存的媒体资源、从社会汲取的网络宣传等资源进行协调,占领校网舆情制高点,避免网络思政教育的内容出现重复、同质化的情况[6]

3.3 加大网络育人宣传力度,拓宽思政教育宣传渠道

通过正确有效的宣传方式推广网络育人有利于吸引高校学生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知识。高校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两种不同形式的宣传渠道进行网络育人宣传。线上宣传可以与学校各大媒体平台合作,同时在微博、学校官网等浏览量高的平台推广,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思想政治知识。通过校内广播进行网络育人的介绍宣传,让高校学生真正了解网络育人及其带来的益处,吸引学生学习网络思政知识。高校线下宣传方式须进行创新,学校可以借助宣传会传播思政教育及阐述网络育人的具体措施,展示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向全体师生普及思想道德知识。开展多样化的思政教育网络活动,组织学生统一参加,让学生既感受到一定的乐趣,又能学习思政知识,继而积极参与到推广网络育人中来。高校应当坚持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的原则,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切实贯彻“三全育人”精神,将网络思政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4 结语

“三全育人”视域下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不仅是“网络+教育”的简单结合,而且思政教育环境中的每一个相关人员、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网络育人的理念和机制,是互联网与思政教育的大协同,需要贯彻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阶段,实现网络育人要素的强融合。文章探讨了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剖析了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意义,并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有参考性的措施,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实践视角。现阶段,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仍存在不少漏洞,因此优化高校思政网络育人体系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翟中杰.新时代网络思政工作的五个着力点[J].人民论坛,2020(25):100-101.

[2] 曹杰.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议程设置创新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6):151-154.

[3] 杨月荣,郝文斌.“00后”大学生受网络亚文化影响情况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4):135-139.

[4] 李翔,巩建华.全媒体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12):94-96.

[5] 董秀娜,李洪波,杨道建.“三全育人”理念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三维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1(1):151-154.

[6] 侯波.高校“三全育人”多位互动协同机制构建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21(5):176-181.

作者简介:于运清(1983—),女,山东济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孙宇(1994—),女,山东青岛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孙旭春(1978—),男,山东莱州人,博士在读,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引导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CSZJ52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创新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