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及发展策略研究

2021-11-27 05:41杨金艳
魅力中国 2021年38期
关键词:农民群众农村

杨金艳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王府镇人民政府,内蒙古 赤峰 024035)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引领下,我国较多地方政府执行了与土地增减挂钩的相关政策,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振兴工作的稳步开展,信息化建设以及乡村现代化环境下,增加了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难度,推动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对于转变农民传统生产发展思维、引导农村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农村地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促进特色旅游、餐饮行业的发展,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文化内涵,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同时有利于农村地区文化环境治理,全面净化农民群众文化生态,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种长期工作建设机制,这一战略通过对农村特色产业资源的识别与开发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完善农村文化建设,进一步扩大特色产业经营的规模,有效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

一、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关概述

通过对党的十九大文件精神研究和学习能够充分的了解,我国现如今面临着一项重要的问题便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工作,然而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便是解决现如今呈现二元结构体制下城乡的差距问题,只有全面的促进乡村振兴和减少城乡之间的距离,才能够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提升农民的生活以及社会环境治理水平,进一步建设生态农村。因此,我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进行总结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时代,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不仅对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提出了要求,还需要对经济增长的质量提出较高的要求。农业经济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所以国家相关部门需要重视农业经济发展和“三农”问题,在相关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地体现出对农村问题的重视,同时还需要积极的围绕着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提出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和政策要求,坚定了人们乡村振兴的信念,同时也向农民群众展示了未来乡村发展的愿景。

二、分析现如今乡村群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群众文化基础建设存在落后

现如今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农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同时群众在精神文化需求和以往对比方面也是具有相应的提升,在实际上农村群众的文化基础建设工作依然没有跟紧时代发展的脚步,使得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十分无趣。看电视、玩手机、打麻将等是当前农村群众最主要的群众文化生活方式,与群众文化活动多元化的特点无法满足,且群众很少能够自主的选择文化活动。

(二)由于群众文化工作资金存在短缺的情况

对于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而言,在实际进行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在大量的资金基础上,但是现如今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在开展时,依然受到较多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资金短缺便是一个较为主要的制约性因素,首先政府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偏向于义务教育发展方面的内容,对于群众文化工作资金投入方面依然存在较多不足。其次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缺乏健全的机制,这就使得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限制。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如果缺乏充足的资金,那么将无法使当地文化建设满足群众的需求,因此便难以提高群众自身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三、分析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一)促进生态宜居乡村建设

要想对乡村发展质量进行提升,保障生态宜居是作为基础所在,乡村需要在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但是由于受到了各种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例如地理环境和文化水平以及经济条件等,现如今农村中依然是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污染情况,垃圾、污水乱倒乱排的现象十分常见,农民群众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且存在淡薄的环保意识,欠缺绿色发展观念,这对乡村建设的良好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农民群众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主体人员,从主观方面能使群众生态环保意识得以增强,还能有效推动农村绿色发展观念。此外基层乡村文化服务中在赶集日或者是传统节日的时候所进行的常规宣传,例如横幅和宣传栏以及标语等等,或者是将环保观念编成农民较为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宣传,又或者是根据曲目的方式在节日期间到农村地区进行巡演,以此使农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得以增强,使其注重周边环境的维护,使群众自觉的履行环保工作,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环保氛围环境。将群众文化宣传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群众生态环保意识得以增强,使其群众可以形成绿色发展观念,在此基础上全面促进乡村宜居环境建设工作。

(二)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对于乡村建设而言,其灵魂便是乡风文明,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所在,群众具有文化以及懂得技术、会经营,能够使其根本性问题得到解决,农民文化提升则是可以让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得到顺利的实施,群众文化也是可以让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使其群众对科学生产做出全面的掌握,使群众树立正确的三观。通过将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等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农村群众了解相关的国家政策方针、法律法规等内容,由此使群众科学文化水平得到提升。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使得乡村文化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掘乡村文化,并保护与传承乡村文化,将其传统文明和民间艺术以及民宿礼仪的道德教化作进行弘扬,积极地去引导群众向着真善美的方向进行发展。在此之外也是可以通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苗族花山节、各类文艺演出等,使得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从而使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使群众交流得以促进,使群众的凝聚力得以增强。通过开展“身边好人”“新乡贤”等活动,使群众身边的乐善助人、高德高洁的典型事迹进行弘扬,使其群众可以将我国的优秀传统美德进行学习,营造出文明和淳朴的乡村分为,这样可以促进乡村发展得到顺利实施。

四、分析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措施

(一)提高群众文化的投入和优质文化产品

在现如今的发展背景下,农民群众是希望自己生活更好,可以像城市人一样有机会享受丰富的现代文化产品和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务,所以需要在乡村群众文化方面提高一定的投入力度,在乡村群众文化活动中投入更多的资金,为乡村文化注入活力,使乡村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还应当要深入到群众当中去,应当对群众的心声、意见认真倾听,对乡村群众文化服务加大力度,要使群众文化产品不接地气的问题切实解决。工作人员应当对问题意识不断提高,帮助广大农村群众满足自己对文化的新需求,使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得以提升,让农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得到全面提升,使其群众看到更加优质的群众文化产品,促进其各项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提供出更加优质的生活服务。

(二)积极引进人才和提高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要想全面的实现乡村振兴工作大力的进行,不可忽视的部分还包括人才的培养工作,在乡村群众文化工作之中,长时间面临着专业人才缺失的问题,这样对于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也是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阻碍。所以对于专业文化人才培养力度进行加大是十分必要的,包括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歌手、业余诗人等。为了培养更多的乡村人才,应当要对继续教育制度建立完善,使人才培训覆盖面予以提升。相关部门应落实一些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视频、远程教育等,使文化人才之间更好地进行交流与讨论,将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其可以让更多文化人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使其基层文化人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这样可以保证基层文化队伍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三)充分发挥出创新作用

为了能够将传承作用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乡村群众文化需要密切贴合传统的文化内容,将其一些优秀的文化基因进行积极的传播,其中主要是包括了勤劳俭朴和邻里和谐等,相关部门还需要将传播的方式进行积极的创新,对全新的乡村文化建立完善,将大量与当代乡村特点相契合的群众文化作品进行大胆创作,将群众文化渗透到群众的心里。另外,群众文化活动应不断进行创新,以此为促进乡村社会建设奠定基础。相关部门应将一些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进行传承,使群众文化的魅力可以得到全面提升,让乡村群众文化记忆得到快速的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与农民生活质量有着密切联系,群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良好实施,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逐渐将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作为新阶段的重要发展战略。其中,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能够帮助乡村实现小康社会,同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通过提升群众文化建设重视程度;培养文化人才,创建人才队伍;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继承与发展结合,创新文化形式;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等方式,促进乡村振兴中群众文化作用的良好发挥,当然方法并不局限于此,后期工作中还应加深此方面的研究,真正为乡村振兴助力。

猜你喜欢
农民群众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耕牛和农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农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