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2021-11-27 21:30田丽丽姚元涛徐秀秀刘腾飞陈志明
落叶果树 2021年2期
关键词:茶树茶园山东省

田丽丽,姚元涛,徐秀秀,刘腾飞,陈志明

(1.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泰安 271000;2.东平县新湖镇农业服务中心,山东东平 271500)

山东不仅有饮茶之风气,也产茶。《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据竺可桢研究和有关考古资料认为,四、五千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湿热,关于上古时期这一地区有茶的传说是有可能的。后由于气温骤然变寒使茶绝迹。据地方志记载,山东在元、明朝时期,昆嵛山区曾设有管理茶叶生产的机构“茶场提举”。又《中国茶叶》1979年曾报道,1940年日本石川县茶叶组合副组长本山亮一来山东调查种茶的可能性,在津浦铁路沿线北纬36°以南的旷野中,发现一株唯一的大茶树,“粗有三抱,高达五丈余”。同年日本《茶》刊报道了这一发现,并刊载了大茶树照片一幅,但没有山东省茶的试验、生产记载。

新中国建立后,山东省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从南方引种茶。1952—1966年期间为“南茶北引”试种期,从1966年起开始有计划地发展茶叶生产,在对宜茶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全面考察后,主要选择了3个区域开展大规模的引种试种。一是东南沿海茶区,包括崂山、胶南、日照、莒南、莒县、五莲、临沭等市县。二是鲁中南茶区,包括沂水、沂南、平邑、蒙阴、临朐、泰安、新泰、莱芜、费县、苍山、郯城、枣庄等市县。三是胶东半岛茶区,包括海阳、乳山、文登、荣成、牟平、蓬莱、招远、莱阳、即墨、平度等市县。全省16地市有14地市产茶。茶叶已是山东省农业新兴特色高效产业,2019年全省茶园面积2.7万 hm2(40余万亩),产茶2.6万t,产值33亿元。目前,全省茶园每666.7 m2(亩)平均产值8 226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3.4%,其中采摘茶园鲜叶收入达10 571元,最高30 000元以上。2015年山东省出台了 《2016—2020年茶叶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在政府的大力引领和支持培育下,通过产业各方的共同努力,山东省茶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在茶生产、加工、销售、品牌、市场和产业链延伸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挥了巨大作用。

1 山东省茶产业现状

1.1 茶树品种

自“南茶北引”以来,山东省茶叶研究者自主选育了9个茶品种(罗汉1号、鲁茶1号、鲁茶2号、寒梅、北茶36号、东方紫蝉、北茶1号、青农3号、青农38号),但这些品种尚未在生产中规模化推广应用,主栽品种(鸠坑群体种、黄山群体种、中茶108、龙井43、龙井长叶、白毫早、碧香早、黄金芽、安吉白茶等)全部来源于南方产茶省。

1.2 茶树栽培

山东省大部分茶叶种植模式主要为小户家庭作业,还未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的企业模式。机械化管理方面,小部分地区仅实现了茶树修剪机械化,至于中耕、植保以及茶叶的采摘等环节,则依然采取人力粗放型的作业模式,机械化管理技术推广依然较为滞后,而人工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输出成本高而回报低等一系列问题。此外,不少地区的茶农均是从自身经验出发,开展茶叶的种植生产操作,缺乏统一规划,且没有现代化的科技与高效的管理手段支持,使得茶叶种植生产处于小规模中,对茶叶的生产质量及茶品牌档次的提升造成了不小的制约,极大程度上降低了茶叶的市场潜力及竞争力。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发生于茶园生产的关键时期,也是关乎茶叶品质和产量的关键时节,涉及建园、耕作、施肥、修剪、植保和采摘等环节。疫情对生产管理模式高度依赖人工的茶园影响较大,对茶园全年生产造成不可逆的损失。本次疫情倒逼茶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转变传统经营方式。这种倒逼作用首先会体现在加快茶叶生产方式向机械化、智能化方向转变。

1.3 茶叶加工

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省茶叶企业1600余家;茶叶品类结构以绿茶为主,涵盖卷曲形、扁形和直条形绿茶,兼具红茶、黑茶、白茶、黄茶。绿茶主要有日照绿、崂山绿、沂蒙绿、泰山女儿茶等。黑茶、白茶、黄茶等特色茶种也有加工。在加工产品类型上,逐步由传统的茶饮品向茶叶相关的食品等领域拓展。

1.4 茶叶销售

山东茶以“叶片厚、香气醇、滋味浓、耐冲泡”的优异品质征服了消费者,成为大家的口粮茶,呈现“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场景。山东年产茶2.6万t相对于年消费8万t的量有限,主要以供应山东本地市场为主,基本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遇到减产的年份则供不应求。但随着疫情的影响和现在抖音、快手等新型销售模式的兴起,山东茶应开拓销售渠道,增加茶产业效益。

1.5 茶品牌建设

截至2019年,以日照为例,2016年日照绿茶荣获“山东省首批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17年荣获“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入选2017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南茶北引”建成江北最大绿茶基地入选山东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事件;在历届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获“中茶杯”金奖2个、银奖7个、特等奖23个、一等奖130个;日照圣谷山茶场荣获百年(米兰)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和美日欧3个国际有机认证,日照浏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同时获得加拿大、美国、欧盟、日本4国(地区)有机认证和山东首张茶叶出口备案许可。据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2019品牌价值评价,“日照绿茶”跻身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百强第51位。

1.6 创新业态

茶旅游与茶文化通过政府组织牵头,以“农村三变”(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等发展模式,在日照、青岛、泰安等地,设置春茶开采节、茶叶采摘加工、茶艺表演和茶旅游等特色休闲体验旅游项目,打造茶旅景区,推进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打造一二三产融合的科技支撑型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加快山东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 山东省茶产业发展建议

2.1 茶树栽培向良种化、机械化、智能化发展

实施茶叶良种工程,推进茶树良种苗木繁育。重点加强种质资源保存,自主选育适应性广的茶树品种和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提高自身优质茶苗木生产能力,形成功能完备、技术先进的良种繁育体系,提高山东省茶园良种化占有率。

农机与农艺融合。建造标准化茶园以适应采茶机器人的标准作业。每到抢天夺时的春季,巨大的用工缺口总是让茶农嗟叹不已而无奈,一边是每天都在跌价的鲜叶,一边是雇人采摘的高成本和招工难。而逐步实现采茶环节机械化是解决这些问题,取得茶农高收益的根本出路。

2.2 深化产业多元化发展

一是在传统的茶叶种植和加工中,进一步提升富锌硒等功能性高端绿茶的生产加工水平,夏秋茶资源高效利用,同时开发红茶、黑茶等,使茶叶生产协调发展。大力挖掘山东省茶树品种优势资源,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加工技术与装备水平。

二是推进茶旅一体化。山东主要产茶区旅游资源丰富,“山东欢迎您”品牌形象影响力也在日益扩大,山东旅游市场也随着国内新冠疫情防控形势的转好有所恢复。通过合理规划建设观光茶园、茶文化知识园,积极探索发展茶旅民宿,促进茶旅融合发展。

三是丰富茶文化产品,协力品牌打造。开展茶文化相关讲座和培训,围绕茶礼、茶器、茶食、茶叶等创新饮茶方式,以及发展茶文化创意产品营销等,共同塑造鲁茶文化品牌的良好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引领消费,促进茶产业整体效益的提升。积极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培育龙头企业集群;创建先进的营销模式,拓展产品营销渠道,为传统茶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行积极的探索。

总之,以健康养生为本是中国茶道的魅力所在,随着当前对生态理念的重视,将进一步推动茶产业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对绿色生活模式的愈加关注,为向市场推行无公害的茶叶提供了契机。此外,国家对生态建设推出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引领下,山东省茶企业必然会朝着生态化、机械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茶树茶园山东省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再见,雪姑娘
中国西南 茶树和中华茶文化的起源
茶园飘香
周宁生态茶园
茶园观色
茶的箴言
印尼农业部拨款改善提高茶园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