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2021-11-27 11:46宋周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19期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康复训练依从性

宋周燕

(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福建 福州350000)

高血压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内科慢性疾病,易导致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或是猝死,具有病程长、难治愈的特点。当代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导致高血压发生率持续升高。当前我国老年人群体当中,高血压的发生率已经在50%以上,且因为老年患者普遍存在记忆力减退等情况,所以其依从性较差,进而易引起冠心病、糖尿病等并发症。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痴呆症越来越常见,其发病率已经上升至19%左右。该疾病能导致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情况,同时严重影响自理能力,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精神发生变化,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但当前老年痴呆症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基于此,针对高血压合并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1-5]。本次研究我院将110例高血压合并老年痴呆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研究对象共110例,均为高血压合并老年痴呆症患者,入院时间为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本次研究已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或家属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2)年龄在60岁以上;(3)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1)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2)伴有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疾病;(3)免疫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4)血糖不稳定。

1.2 方法

1.2.1 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定期监测患者血压并做好用药指导与宣教,安排好患者的作息时间并叮嘱其保持充足睡眠,观察病情变化与临床指标,带领并辅助患者完成常规检查,根据患者不同情况提供对应的饮食方案。

1.2.2 给予实验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具体措施如下:

(1)综合护理①病房护理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全面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以及主治医师等,注意对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定时开窗通风,定期更换床上用品,以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同时避免交叉感染,并可于患者床头放置绿植,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②用药指导科学合理的用药可以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有效控制,给予患者应用利尿剂时,应强化临床观察工作,监测患者有无低钾情况,并定期了解患者的血钾、血钙等指标,若存在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在患者输液时,应对输液速度进行严格控制,以保障输液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尽可能避免患者大幅度变换体位。对患者夜间排便情况完善相关措施,避免出现突发低血压导致昏厥等不良情况。另外,需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按时定量服药的重要性,以提升其用药依从性,同时还需注意对患者是否发生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③心理疏导及健康宣教患者出现心情烦躁、抑郁、焦虑等情况的可能性较大,所以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并通过此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时引导患者及家属了解对血压进行控制的重要性。患者存在不良情绪时,应鼓励患者表达想法,并为其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以改善患者的情绪和提升其依从性。

(2)认知康复训练①注意力训练内容包括视觉跟踪、猜测游戏、删除游戏、电脑游戏以及迷宫等。在此过程中,需对患者保持充足的耐心,给予其适时的引导和及时的鼓励,同时需要对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记录,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训练方案。

②记忆力训练鼓励患者进行图像再生、倒背数字等游戏,并陪伴患者进行词语配对练习、短文复述练习等。在患者情况逐渐好转之后,引导患者续写故事、改编故事,并采用方位法、分段法、联想法等多种方式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记忆,再逐渐激发远期记忆。

③定向力训练收集亲友、明星等患者熟悉的人物图片,由患者进行辨认,并逐渐缩短辨认时间,还可鼓励患者反复记忆病友姓名、生活用品颜色等。逐渐增加患者能够接收的信息量,以促使其认知功能得到尽快恢复。

1.3 观察指标

(1)组间血压水平对比:使用欧姆龙血压计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进行测定。

(2)组间认知功能对比:根据Loewenstein认知功能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认知功能进行评价,评分越高,患者认知障碍程度越轻。

(3)组间生活质量对比:根据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其中包括社会、生理、心理以及环境共4个领域。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分别采用χ2、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男性比率、女性比率、平均年龄、高血压平均病程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s]

?

2.2 两组血压水平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血压水平比较(±s,mmHg)

表2 两组的血压水平比较(±s,mmHg)

?

2.3 两组认知功能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认知功能比较(±s,分)

表3 两组认知功能比较(±s,分)

?

2.4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社会领域评分、生理领域评分、心理领域评分、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s,分)

?

3 讨论

对于高血压疾病患者来说,其发病初期通常不具有典型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能够逐渐出现头晕、恶心、疲劳以及肢体麻木等情况,且能体现出病程较长以及可反复发作的特点。另外,在患者年龄逐渐增加、身体机能不断退化的背景之下,其自身的基础性疾病极易导致高血压治疗难度上升,同时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更加沉重。当前高血压患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但受到认知能力不足、依从性不佳等情况的影响,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显著,而给予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且明确的用药指导,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在患者用药初期,患者家属应对其进行监督,输液时也需对输注速度进行严格控制,以保障输液过程的安全。与此同时,需为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增加其对于膳食纤维、复合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的摄入,以满足其营养需求;还需叮嘱患者尽量增加饮水量,以对其便秘情况进行有效改善[6-10]。

从整体上来看,高血压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而老年人的多发疾病除高血压外,还包括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的慢性病,与其头部损伤、家族史具有密切关联性,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具有病程长且几乎不能完全治愈的特点,可导致患者的认知能力大幅度下降,不利于其正常生活,甚至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当前老年痴呆症的发生率越来越高,甚至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之后的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且发病机制尚不能完全明确,治疗方法也不够具体。所以当前能够对患者起到较好改善作用的就是认知康复训练。及时开展认知康复训练可以尽量避免患者的脑神经损伤加剧,同时可加速其康复。此外,认知康复训练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其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提升患者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也就可以提升其生活质量,而若不能给予其及时的认知康复训练,患者痴呆加剧的速度可能逐渐加快,且更易发生不良事件。

综上,给予高血压合并老年痴呆症患者应用综合护理联合认知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认知障碍程度,并能够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可见其护理干预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老年痴呆症康复训练依从性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老年痴呆症体感互动游戏干预与感觉刺激联合护理效果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Chocolate improves 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