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解决短程心理干预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对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价值分析

2021-11-27 11:46岳爽孙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19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评分统计学

岳爽 孙哲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因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而导致,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预后差,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近些年来,虽然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得到进展,其治疗效果有所提高,但因疾病、疼痛不适等因素明显增加患者心理、生理应激反应,使自我负担感增加,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因此临床护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患者康复效果。聚焦解决干预是临床新型护理方法,尊重个体,基于积极心理学发展而来的医患合作护理方法,可积极调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所构建的目标[1]。故此,该干预方案是否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自我感受负担,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故我们通过展开该项试验,探索其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心血管科在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取的8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两组基线资料有同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纳入标准:(1)入组患者符合心肌梗死判定标准[2];(2)有正常的沟通、交流能力;(3)无其他脏器疾病;(4)患者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免疫系统性疾病、凝血机制异常及血液疾病者;(2)急慢性感染者;(3)伴有其他脏器衰竭、精神病史者;(4)资料不齐全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用药指导,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并发症预防,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康复训练、生活指导。

1.2.2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采用聚焦解决短程心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描述问题。由1名主治医师、1名护士长及5名责任护士组成聚焦解决干预小组,通过查阅患者病历资料、引导式沟通,了解患者基本病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疾病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深入了解患者能自行解决问题的潜力。评估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及心理弹性,说明自我感受负担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并鼓励患者探索减轻自我感受负担水平的相关措施。

(2)构建可行性目标。在问题描述后,与患者共同探讨患者现下最需要解决的需求,制定可行的目标。如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评分<20分为无明显负担等,并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纳入干预目标。

(3)探查例外。了解影响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通过心理暗示、动机访谈、正性引导等方法帮助回忆既往可能会增加自我感受负担的因素,而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处于较高水平时对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同时通过发放健康手册、健康视频等,介绍心肌梗死危险因素、日常生活方式等,提高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与勇气。

(4)反馈控制。干预期间,责任护士每周评估1次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情况以及为了完成目标而做出的努力,并对患者行为的改变而予以鼓励及肯定,并适当指出错误行为,为患者规划努力方向及健康行为。

(5)评估进步。以刻度式提问方法询问患者此次行为改变、目标实现的满意程度,通过观察患者睡眠、呼吸放松、心脏康复运动等具体情况,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文献资料、护理经验,将改建措施或纳入下一轮干预方案中,并在出院后利用电话、微信等方法持续观察患者康复进程。每次干预20-30min,每周干预3次。

两组连续干预8周。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自我感受负担,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评分[3],量表有10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1-5分,评分<20分为无明显负担,轻度负担:20-29分;中度负担30-39分,重度负担40-50分;(2)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心肌梗死多维度评估量表(MIDAS)[4]评估,量表共35个条目,分别为躯体活动(12个)、安全性(9个)、饮食(3个)、担心用药(2个)、药物不良反应(2个),每个条目赋值0-5分,总分0-14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一般资料有同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

2.2 两组自我感受负担比较

两组干预前SP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8周后SPB评分较干预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评分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PB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SPB评分比较(±s,分)

?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干预前MID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8周后MIDAS评分较干预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MIDAS干预评分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MIDAS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MIDAS评分比较(±s,分)

?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存在胸痛、胸闷等症状,并伴随着焦虑、恐惧、紧张等负性情绪,导致机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等,因此使病情更进一步恶化,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减轻患者治疗期间的负性情绪,降低疾病负担感,对病情恢复、生活质量的改善起到积极促进意义。常规护理仅局限于疾病本身的预防与治疗,而无法保障患者心理状况,并仅是接受被动治疗与护理,缺乏患者自我潜力的激发与恢复,自我管理意识欠缺。因此结合患者身心状态及病情,探索一种合理、高效的护理模式,对促进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改善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聚焦解决模式的核心理念为聚焦未来、目标指向,要求护患之间相互协作,侧重于提高患者解决问题的潜力与动力,并由护患共同完成预期目标,利用患者的潜力及自身资源去解决问题,并能提高患者康复水平[5]。

本组研究,观察组干预8周后自我感受负担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了采用聚焦解决短程心理干预可减轻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使其生活质量改善。由于老年患者因病痛发作折磨,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对照护者的过度依赖而产生明显的挫折感、内疚感,并担心给照护者的身体、情感以及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对无法实现的角色责任及义务而产生顾虑等,因此影响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及主动性,丧失生活的希望,使其生活质量下降。研究采用聚焦解决短程心理干预,关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自我潜能,利用情感支持、积极心理鼓励等方法挖掘患者潜在优势,并对患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指导,使其能准确认识心肌梗死发生知识、危险因素及预后,以此能提高患者面对疾病及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主动投入到疾病康复的护理工作当中,并能准确应对疾病带来的负面影响,减轻自我感受负担;同时聚焦解决短程心理干预使患者自行探索及发现潜在问题,树立主动管理意识,以正向引导、心理暗示等方法使患者能从例外事件内发现保持良好情绪的方法,以此提高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调动社会支持,充分发挥家属的亲情支持以及监督,使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能得到充足的幸福感支持,并能了解心肌梗死的发生机制、治疗与预后,调动患者面对生活的信心、勇气以及积极性,以此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聚焦解决短程心理干预可减轻老年心肌梗死自我感受负担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意义高,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评分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统计学符号书写要求
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