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 设计海报》教学实施报告

2021-11-27 05:41郭春花
魅力中国 2021年38期
关键词:蒙版海报设计钢笔

郭春花

(湖南省商业技师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0)

一、教学整体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次课选自《Photoshop 图像处理》课程中的项目五:抠图与图像合成。基于行动导向的设计原则,结合高级图像制作员考证内容重构教学内容,以学校五一劳动节开展的“致敬劳动者”主题海报设计作为教学载体,按照钢笔工具抠取边缘清晰的图像、蒙版抠取背景复杂的图像与合成、通道抠取边缘复杂的图像与合成进行设计,由简单到复杂,既涵盖了抠图与合成的知识点,还通过专业技能向劳动者致敬,旨在深化学生专业知识掌握和专业技能水平提升,共计8 学时。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二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喜欢网络交流,有一定自学能力,善于模仿操作。已经学习过《素描》《色彩》《图案设计》和《三大构成》等课程,具有一定的美学基础和设计知识,能够绘制草图和色彩搭配。本课程前期在线上开展教学,主要学习了Photoshop的基本操作、色彩调整、图层、滤镜应用四个单元的知识,能操作相关工具和命令。整体来说对于单个知识点的掌握比较好,但是对于相关技法的综合应用还有待提升。

(三)教学目标

依据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Photoshop 图像处理》课程标准,明确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钢笔、蒙版、通道工具的原理和特点;掌握钢笔、蒙版、通道工具抠图与合成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掌握Photoshop 软件设计海报的方法。

2.能力目标:能利用钢笔、蒙版、通道工具抠图与图像合成;能灵活应用钢笔、蒙版、通道等工具设计海报;能将创意思维转化为设计作品;熟练掌握图层、色彩调整等内容的综合应用。

3.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爱国敬业的劳动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项目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为:钢笔、蒙版、通道工具抠图与合成的操作方法和技巧;Photoshop 软件设计海报的方法。确定教学难点为:钢笔、蒙版、通道、图层、色彩调整等工具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海报作品的设计创意。

(五)教学策略

1.任务驱动,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本次教学任务以“致敬劳动者”主题海报设计任务为载体,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灵活引用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分小组展开学习,教学过程中贯穿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探究、实践、思考中发现、解决问题,突出学生为主体,全面贯彻“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2.对接岗位,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本次教学内容对接高级图像制作员岗位能力要求,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展示、评价的六个环节组织教学。把思政元素融入设计主题,把知识点、技能点融入设计案例,把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融入小组合作,通过教师引导、自主学习、学生讨论、团队合作、企业评价等,深化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

3.线上线下结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

以期间蓝墨云班课线上教学平台为延续,以极域电子教室教学平台为补充,通过开展测试、签到、抢答和投票问卷等教学活动,全方位记录学生的学习数据,实现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借助中国MOOC、站酷、哔哩哔哩等平台网络教学资源,把抽象的理论转换为学生易接受的微课视频、图片等,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

二、教学实施过程

(一)资讯

首先,学生与教师共同分析课前作业“钢笔工具抠取人物”,发现头发缝隙中的背景无法清除、抠图不干净等问题,引出通道抠图。然后,通过学生观看微课视频、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测试、教师讲解等完成通道的概念与分类、通道抠图的方法与技巧的学习,解决课前作业问题,完成新知学习。

(二)计划

学生按角色扮演法安排好本次任务的岗位分工:设计总监、设计师、设计助理、美工、文案。各小组通过头脑风暴的方法分析海报设计的难点:海报的创意,并绘制思维导图。通过展示分享,阐述对劳动者致敬情怀的设计创意。

(三)决策

各组在思维导图中确定关键词后,根据关键词在速写本上绘制设计草图。完成后派代表展示讲解草图设计方案,其他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各组经讨论修改后,最终确定草图设计方案。

(四)实施

学生搜集图片素材,用Photoshop 工具抠取合适的元素,处理好背景、图形、文字、色彩的关系,综合应用蒙版、图层、色彩调整等工具合成图像,完成海报初步设计。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疑问和难题向同学、教师询问,并通过浏览、赏析设计网站的优秀作品,为作品进一步美化提供参考。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对作品提出意见,鼓励学生修改、完善作品,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五)展示

各小组推选出优秀作品,派代表从画面效果、操作技巧、小组合作等方面展示讲解。其他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学生记录,修改、完善作品。

(六)评价与成果应用

展示完成后,企业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进行多元评价,在蓝墨云班课平台投票评选出的最佳作品小组。下课前,学生按照“7s”管理制度和管理制度,对实训室进行整顿、清扫和消毒等,形成职业素养,培养劳动精神。课后,学生根据评价建议修改作品,对接友佳广告公司输出成品后张贴到校园内,完成本次任务。通过微信把作品发送至朋友圈,弘扬劳动精神。

(七)评价设计

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结果参考因素有云班课资源学习情况、课堂表现、作品最终效果等。学生个人成绩=教师评价30%+企业评价30%+个人评价20%+小组互评20%。

三、学习效果

(一)有效达成Photoshop 抠图与合成的教学目标

针对前期线上教学测试中Photoshop 软件操作薄弱环节,本项目测试以技能操作为主,理论为辅。从线下学生测试结果和海报设计成品来看,学生对抠图与合成的操作方法与技巧掌握较好,能利用钢笔、蒙版、通道、图层、色彩调整等设计质量较好的海报。同时,对于线上教学期间图层、色彩调整等内容的综合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据蓝墨云班课平台测试成绩对比可知,学生技能操作水平较复学前提高了33.2%。

(二)拓展课堂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学生利用Photoshop 抠图与合成知识制作的作品被广告制作公司和学校宣传部门采用,广泛应用于本校及周边院校宣传,得到师生一致好评,增强了学生学习获得感。通过参与后续海报出图、张贴等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主人翁精神。

(三)提高创意设计宣传海报能力

学生最终提交作品不再是简单模仿,而是应用创意思维,使用Photoshop 软件中抠图与合成的知识和技巧,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搜集网络素材后进行适当地创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学生展示的作品内容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四、特色与创新

(一)引入学校真实项目,遵循“六环节”,贯彻“做中学,学中做”

本次教学任务结合学校五一劳动节开展的“致敬劳动者”主题宣传海报设计融入Photoshop 抠图与合成教学任务中,把Photoshop 软件知识与真实项目有机结合,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展示、评价的六个环节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理论联系实践。

(二)“以艺致敬”,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作为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通过本次项目任务的学习,以个人智慧和专业知识致敬劳动者,思政教育贯穿全过程。在设计和制作主题海报设计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爱国敬业的劳动精神,感受到了大爱无疆的正能量;在不断修改和完善设计作品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整个学习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线上线下有序衔接,教学效果不降质

利用蓝墨云班课、极域电子教室两个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实现了教学活动的有序衔接和教与学的良性互动。通过对学习资源整合应用及线上教学内容的关联,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实现了学习内容的有序衔接和综合应用,加深了学生理解,并实现了及时、全程记录学生的学习数据,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教学活动的影响,有效保障了教学效果。

五、反思与改进

(一)存在问题

1.满足社会学习者需求的课程资源不够丰富

本课程主要面向有一定学习基础的中职在校学生为对象开发的课程资源,倡导终身学习的背景下,对于有较好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和没有学习基础的兴趣爱好者需求关注较少,学习资源不能有效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2.同组异质的学生分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根据同组异质原则进行的学生分组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主动性差异,还是存在学习进度和效果不一的情况,比如:学生进行素材搜集的时间,不同组别差别较大,好学的学生能快速高效完成,而自觉性较差的学生花费时间较长。

(二)改进措施

1.转变课程团队观念,根据不同社会学习者特点,在标准化的课程资源基础上,建设多样化、个性化学习资源,形成覆盖多层次、满足多需求的课程资源,扩大课程服务面向。

2.优化学生分组方法,一是改单一扮演角色为双/多重角色扮演,二是随机变换学生角色扮演,增强学生对不同岗位职责的认识和工作任务的领会。三是改小组推荐代表为随机抽取成员进行学习展示、汇报,并加强小组之间展开互助性学习,解决组员搭便车、学习效果差的问题。

猜你喜欢
蒙版海报设计钢笔
巧用Photoshop图层蒙版进行图像合成
陆方 海报设计
曲国先 蔡丽娟 海报设计作品选登
详解图层蒙版
钢笔没有耳朵
海报设计作品四幅
张宇彤海报设计作品
万能的曲线
SUPPOSE SOMEONE GAVE YOU A PEN假如给你一支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