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2021-11-27 13:00李桂保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创设小学生情境

李桂保

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对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与日后的学业深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介绍了问题情境的概念,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遇到的困难,并针对这些困难,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考评给出针对性的意见,以提高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情境教学方法是新课程改革实施背景下应用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方面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情境教学方法包含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兴趣情境、实践情境等,其中,问题情境作为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一、问题情境创设遇到的问题

小学数学在知识传授上是层层递进的,在思维培养上是不断加深的。对小学生来说,数学知识具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性,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创设,主要有几个问题:第一,上课前,老师对学生的心理掌握程度不够,老师缺乏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积淀,没有注重在实践生活中观察学生的心理特征;第二,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精神不集中,注意力比较分散,老师的问题情境创设没能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进行充分的知识回顾;第三,在成果考查阶段,老师的问题从一种情境教学手段变成了一种考查方式,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二、提高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一)加强问题情境创设的课前准备工作

增强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老师首先要加强问题情境创设的课前准备工作。第一,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知识基础。例如,小学六年级对倒数知识的学习,老师要将之前学生学习过的对数关系,应用到问题情境的创设中,帮助学生通过知识的联想进行新知识的学习。第二,充分把握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小学生更加注重学习氛围的轻松和愉快,老师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要注重自己的提问艺术,尽可能地使用语气助词、感叹词等,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例如,乘法知识的教学,老师可以通过提问“九九乘法表背得最好的是哪个小朋友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三,不断地学习问题情境创设的理论知识。小学教学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老师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掌握相关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

(二)问题情境教学的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

增强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老师关键是要转变目前比较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创设。第一,要增強问题情境的故事性。老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一个故事,将知识点涵盖在这个故事当中,将想要问的问题藏在故事当中,作为一个开放式的故事结尾,抛给学生,让学生自由讨论。第二,要增强问题情境的趣味性。老师在教学中可以带着学生做一些数学游戏,在游戏中设置相关的问题,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在视频、图片、网络短视频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分阶段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老师可以将第二天课堂上要讲授的知识点,通过小视频的方式上传到网络中,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方便学生在家学习和日后复习。第三,要增强问题情境的生活实践性。小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社交群体和自己的生活方式,老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捕捉小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三)注重问题情境创设的成果考评方式

增强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老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成果进行跟踪考评。第一,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检验方式,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抛弃单一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考查方式,综合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重视学生对问题的反应速度、联想能力、归纳演绎能力。第二,注重对问题创设的效果反馈进行收集与记录整理,形成自己的问题创设体系,不断积累问题情境创设的素材。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在教育体系的数据库与网站资源中,学习先进的问题创设经验,不断更新自己的情景教学知识储备。第三,将问题情境创设与学生的考试相结合。在试卷设计中,将课堂上提问过的问题设计到学生应用问题的题干中,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充分联想课堂教学的相关知识,减轻学生在知识复习中的压力,提高学生对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的重视程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要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同时进行。从本文的研究可知,提高小学数学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助于老师更好地掌握情境教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改革对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因而,老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情境教学的水平。

猜你喜欢
创设小学生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