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技巧简析

2021-11-27 13:00蔡玉红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情境老师课堂教学

蔡玉红

提问是思考的重要引导方式,通过设置巧妙的问题提高小学生数学课堂效率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本文对课堂提问进行了探讨,分别从问题情境、提问方式、问题梯度以及提问时机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供相关人士参考。

小学生自律性较差,在课堂上经常走神,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参与课堂学习和活动环节,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数学老师如何设置问题,采用何种提问方式以及选择什么样的时机提出问题,这些都是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因素。本文结合自身经验,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旨在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

一、通过问题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的表层目的是完成教学任务,深层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从内在产生思考的主动性,继而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传统的课堂提问往往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情境已经习以为常。由于问题情境缺乏新意,导致学生缺乏参与的兴趣,在问答环节中不积极、不主动。为了激发学生参与问答的兴趣,改善课堂情境是十分有效的策略。比如,老师在提问前先设置问题情境,列举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作为问题铺垫。“你们骑过单车吗?”这种日常的问题情境直接拉近了课堂内容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不至于对接下来的圆形的知识感到突兀和陌生。又如,为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老师采用了“悬疑破案”的情境:“小宝今年12岁,但是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样的问题情境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追究、探索答案的热情,起到较好的提问效果。

二、通过多种提问方式引发学生参与意识

提问方式是否活泼有趣是影响课堂提问效率的重要因素。从本质上来说,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在提问环节,老师可以采用角色变换的方式提高提问的灵活性,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其中。比如,设置小组竞赛的方式,小组分别作为提出问题的一方和回答问题的一方,这样让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相互提问,增强提问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竞争参与意识。学生既可以在本小组成员之间进行问题交流,同时也可以与对方小组成员之间进行问题切磋,大大增加了问答的频率,使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的模式下,集中精力,积极思考。老师应该注意,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很奇妙的想法,对这些想法应采取包容的态度,不能只论对错,而忽视对学生勇于质疑和思考精神的赞同和鼓励。

三、通过问题梯度差异化训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的学情各有不同,这就说明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老师有必要对问题进行梯度差异设计。具体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设计不同难度层次的问题。例如,在速度、时间和距离三者关系的应用题中,包括简单的函数计算问题,还包括数形结合的综合性问题,学生在进行简单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可以较容易地得出答案,也为综合性问题的分析和解答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根据学生对知识点的熟悉和掌握情况,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学情的问题。一般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到复杂来设计问题,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逐步向更高深的方向探索。

四、通过把握提问时机展现课堂提问艺术

在什么时候抛出问题是需要老师择机把握的。提问的时机不仅要看课堂内容开展到哪个阶段,而且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状态。备课过程中设计好的问题,一般可根据课堂教学进度来进行提问,起到上下环节紧密衔接的效果,引领学生跟上老师的思路。而课堂的实际状态是不好设计的,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状态,灵活增加或删减一些问题,为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例如,有时候学生给出的答案是片面或错误的,老师不要急于纠正。如,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一课时,对27-27÷3=?学生有的给出了18的答案,有的给出了0的答案。老师没有立即进行评价,而是顺水推舟,将这两个答案的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同时提出问题:“哪种计算方法是正确的?”这样随机应变的提问方式对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纠正自己的错误,效果更好。

古人言,不问不知,小问小知,大问大知。问答能力对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通过创设问题提问情境、巧妙地设计问题、采用多样化的提问方式、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这不仅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情境老师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