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立体互动式课堂

2021-11-27 13:01陈珍刘爱荣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主客体分配律乘法

陈珍 刘爱荣

立体互动式课堂是指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师生、生生、社会与师生之间,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将互动过程、方式、方法立体化,在质疑、探究、实践中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高数学素养的课堂学习过程。小学数学立体互动式课堂在实践中立足实际,以课堂学习为抓手,延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将内容与形式充分匹配,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完成契合,实现预设与生成的联结,为学生深度学习助力。本文以苏教版《乘法分配律》一课教学为例,试探小学数学立体互动式课堂的实践策略。

一、关注时间与空间的“延续度”

课堂教学是以对话为主要互动渠道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中,我们较多地关注师生之间观念平等、人格平等,但作为教师,面对学生,我们胸有成竹,而学生面对教师一系列问题时,如果没有准备,如何坦然地投入、更积极地思考?这一点我们常常忽略。

课前,我们也需要给学生“备课”的机会,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挖掘学习潜能,让学生与所学知识产生互动。在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里,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交流互动逐步深入。课后,教师再结合课堂学习反馈,分层布置弹性作业,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学习过程的立体化,互动的时间与空间得以有效延续和拓展。

在“乘法分配律”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前学习单”,借助开放性问题“想一想:(3+4)×5与3×5+4×5相等吗?请用你喜欢的方式说明理由,可以写一写、画一画或者算一算”引导学生“课前独学”。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核心问题“用两种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完成后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发思考,在互动中引导点拨,实现“课中群学”。通过基础类、拓展类及阅读实践类的分层作业,给予每个学生不同发展路径和目标指引,逐步拓宽学生视野,提升数学思维水平,完成“课后选学”。课前思考、课中交流、课后选学这学习过程的三个维度,在时间、空间拓展中,实现立体互动,促进深度学习。

二、关注内容与形式的“匹配度”

课堂教学的互动往往始于问题,为解决问题而展开。没有问题的互动就像没有油的发动机,无法实现思维的实质交流,更谈不上立体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核心问题的确定、开放性问题的选择,一方面取决于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决定于教师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如果问题选择不贴合学生实际,互动方式就容易出现大量一问一答和一问齐答的情况,造成互动范围小、学习被动或互动失真,甚至会造出“南郭先生”。如果内容与形式不能充分匹配,不能紧扣教学目标,不具备开放性,或者忽视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实施互动,也很难呈现“立体互动”的学习状态。

为了更好地实现学习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笔者将“乘法分配律”这一内容的学习过程分为5个阶段。(1)预备阶段:复习乘法、加法意义;(2)活动阶段:理解“(3+4)×5=3×5+4×5”的“算理”;(3)过程阶段:结合数学问题情境,沟通“事理”;(4)模型阶段:抽象出乘法分配律的结构模型;(5)初级图式阶段:概念变式和拓展思考,理解“智理”,为乘法分配律学习的最高层次做铺垫。

教师采用“独学”—“组学”—“群学”的形式展开教学,紧扣解决问题的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前“独学”后,在互动中深度关联,以乘法意义为突破口,理解乘法分配律“算理”;组内学习后,引导学生全班交流,从对生活现象数学化的观察入手,沟通左右两边算式与乘法现实模型的联系,引发学生对“事理”的理解;在“班级群学”中借助关键性问题“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如果换成别的数,它们还相等吗?”“如果用字母a、b、c表示这些数,怎么说明左右两边相等呢?”引领全体学生表达、倾听、思考,在观察、比较中抽象、概括,逐步深入“乘法分配律”的内涵——“智理”。这样,将乘法分配律概念的内容实质“算理—事理—智理”融入“独学—组学—群学”的形式中,实现立体互动中内容与形式的完美匹配。

三、关注主体与客体的“契合度”

立体互动的主体主要表现为教师与学生,客体则是以内容、问题为载体的实质内涵。在教学中,这样的过程随时发生,主客体之间的交流也随时进行。互动是否立体高效,与主客体在互动过程中的契合程度有着密切关联。主要表现为:

做中学,主客体契合的动力源。做中学,即将学习对象作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对象,通过独立或几个同伴的探索性活动,包括操作实验、合作探索、预测假设、共享交流、尝试修正等主动构建知识。在做的过程中,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依赖而又相互约束,是主客体形成真正立体互动的动力之源。

非言语沟通,主客体契合的磨合剂。立体互动不是单一依赖语言的活动,除言语沟通外,还有大量的非言语沟通。如,课堂上的体态语言交流(如,眼神、手势、身姿、头语等)、书面语交流(如,评语、作业批语、留言本、数学日记、网上的交流)等。数学学科本身较抽象,在立体互动中加入非言语沟通,会使枯燥的互动顿生生命活力,其效果自然妙不可言。

开放的环境,主客体契合的润滑剂。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学生及所学内容在共享、互动、开放的班级环境里形成三位一体的和谐关系,这也为立体互动中主体——教师、学生与客体——学习内容的充分契合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运算律的教学是最直接体现模型思想的教学内容之一,教师在学习单中加入用两种方法计算“四五年级一共的跳绳数”及“长方形周长”,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并结合对“(3+4)×5与3×5+4×5”算理的理解,通过对不同等式的观察比较,在探究长方形两种周长计算方法及数量关系的应用中,借助几何直观和数量关系模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等式中找出相同的本质属性。

课中,教师多次运用激励性语言“你还有不同的想法吗?”“你能听懂他的意思吗?”引发学生对他人、社会的兴趣,在对“算理”“事理”的不同感悟中,以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请继续”的手势、赞许的点头等非语言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创作表现“乘法分配律”的方式,并对多种形式进行反思、内化、压缩,在大量具体的等式中抽象出语言表征、符号表征,建立字母模型。学生的思维不断打开,在不同方法的碰撞中,丰富对乘法分配律模型的理解,学习也逐步进阶为符号化、模型化水平,展现“教师、学生、文本”三位一体的立体互动。

四、关注预设与生成的“联结度”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立体互动过程同样如此,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前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核心问题需要有所思考,并提取出所学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融通点,便于在已有知识网络中嫁接、生长新知。

苏教版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了逐步深入理解加法、乘法内涵的情境和大量实例,教者以“课前学习单”中开放性问题为引子,引发学生主动联系已有知识,勾连出“学生预设”,即学生对(3+4)×5与3×5+4×5为什么相等的“算理”的阐述。课中呈现“乘法分配律”的完整模型后,继续引導学生链接教材,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回顾与反思。有对学习过程、对学习历程关键点、对整体结构的回顾,还有对知识、数学思想道理甚至是成功与挫折、发现与调整的回顾,从具体实践层面转向抽象理论层面。在此过程中,立体互动就是逐步打通“教师预设”与“学生预设”的熔剂,指引学生不断熟悉乘法分配律的结构,逐步感悟乘法分配律的本质,构筑出网状、结构化的“学生生成”。

多元角度认为,深度学习是以内在学习需求为动力,以理解性学习为基础,运用高阶思维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能够在知识之间进行整体性联通,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体系,能够在不同情境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够运用元认知策略对学习进行调控,并达到专家学习程度的学习。小学数学立体互动式课堂围绕核心问题,紧扣学生学习需求,在多维交流、深度互动中,促进学生与学习环境、学习对象以及自我深度关联:在课前、课中、课后空间三维中延续学习、思考的时间;将互动内容(问题)与“独学—组学—群学”三维互动形式完美匹配;在“教师、学生、学习内容”的主客体三维关系中充分契合,实现“教师预设”“学生预设”“学生生成”的开放联结,进而提高思维水平,体会数学理趣,实现立体互动。

猜你喜欢
主客体分配律乘法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甲·宣》——文明记忆的主客体交互表达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把加法变成乘法
除法中有“分配律”吗
浅析“物我本相因”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