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科学课教学与语文的有机融合

2021-11-27 13:00范换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科学课语文课科学

范换

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本文主要就小学科学课堂中的人文底蕴及其与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进行探讨,从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发展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另外,对两门学科的有机融合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看法,以期为小学科学课和语文课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有机融合提供借鉴。

不同学科的老师教同一批学生,这样的事实注定不同学科的老师需要把各自的课堂并联起来,才能真正地实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教学目标。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不但要求老师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扎实的学科教学水平,还要有融合教材的能力,如,科学和语文的融合。语文老师要上出别样的“科学味”,必须有丰富的科学知识作为支撑;若要科学课堂具有文学韵味,科学老师则必须具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基本的人文底蕴。为了让核心素养的培养引领课堂,在近年来的教学活动中,笔者发现,如果将科学课与语文课有机融合,深入挖掘这两门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既能促进科学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又能增强语文课堂的“科学味”,利于“核心素养”落地。

一、让科学课堂充满语文韵味——丰富教学内容

科学活动要从课堂走向课外,可以通过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来拓宽科学的教育途径。小学语文教材中直接介绍生物体和科学现象的课文有80篇以上,因此,在进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时,把在语文课上学到的一些科学现象迁移过来,相互渗透,是十分有益的。用具有文学韵味的科学语言打开学生的探索之门,例如,“科学小诗”“科学现象小短文”出现在课堂中,学生在“诗与画”的活动中感受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

再如,笔者在教学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的《观察云》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探究“怎样来观察云”,我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的一段话来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兴趣:“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借助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进一步提问:“怎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你的观察方法是什么?”与此同时,再借助多媒体课件对两科知识加以融合和拓展,整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用科学教育打开语文教学实践之窗——改变教学方式

科学实验是小学科学课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的有效载体。因此,科学小实验与语文写作训练相结合,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材料支持,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写观察日记》:连续观察绿豆的发芽情况。习作的要求便是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及过程。学生细致观察的科学素养在此时为语文习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把探究发现、研究成果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可以说,这是典型的科学动手实验。运用实验法有序地开展体验式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语言信息。这样的教学方式变革,以科学小实验为突破口,打开了语文教学的实践之窗。

三、将科学课探究活动引入习作训练——促进学生发展

科学课的探究活动往往需要学生在讨论之后进行相应的展示汇报,而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口頭表达能力。学生要把自己的想法或小组讨论的方案、结论用流畅有序的语言进行表述。例如,在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后,语文老师布置相关作文,学生将习作素材“信手拈来”,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经过多次尝试,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越来越浓,实验观察和记录越来越细致,实验结论的分析和汇报也更加出彩。语文老师对此也有同样的感受:将科学课掌握的素材,延伸到习作训练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写出来的作文更加新颖独特、有条理。

当今课程实践中最大的难题就是知识更新太快,“精选课程内容”往往成为空泛的口号。因此,老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重视学科间的相互关联,融合课程资源,实现课程间的有机结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融合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错位

当某个科学概念或专业术语先出现在科学课中,而后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遇到时,学生更容易理解。如若相反,科学概念先出现在语文课中,语文老师因缺乏专业知识,而学生又难以理解,出现教学内容“错位”现象,教学就会显得举步维艰。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的融合课程设计需要遵循“靠前”原则,即语文新授课的课程设计选择融合科学课中已被掌握的知识;科学新授课的课程设计选择融合语文课中已被掌握的知识。

(二)教学方式的混合

科学与语文融合的涉及面较广, 往往容易步入误区,因此老师要注意的是:融合不同于混合,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适合与科学课融合。要求老师在融合其他学科之前,要清楚课程教学的目标、着力点,并知悉哪一部分的知识与哪一门学科能有效融合。弄明白这个问题了,要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就水到渠成了。

小学生好奇心强,疑问多,老师要做好随时为学生解疑释惑的准备,这就需要老师具有更广泛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明白自己所教学科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对小学科学老师而言,具有深厚的语文素养有利于有效地开展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体现科学老师的素质。科学之舟一定会在语文课上扬起风帆,而语文课也会因科学元素的润色而产生辽阔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科学与人文有机融合的教育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将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科学课语文课科学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拔牙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