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2021-11-27 13:00张晴晴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幼小创设科学

张晴晴

幼小衔接,是指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以促进幼儿终身发展为目的,始终坚持以幼儿为本,做好幼儿园和小学两个阶段的衔接工作。创设适宜的科学探究环境,落实以幼小衔接为目标的科学探究性活动,老师要以生活为本位,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事情,进而发现问题,让幼儿在实验、观察、比较、分析中,亲历和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升经验,提高幼儿科学探索与创造的能力,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本文从创设适宜的科学探究环境、落实以幼小衔接为目标的科学探究性活动、老师有效地开展指导等方面阐释了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园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一、幼小衔接视角下巧妙打造适宜的科学环境,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我们在打造室内科学区角环境的同时,积极利用户外自然环境,开拓创设了幼儿户外科探区域,为幼儿科学探究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为幼儿的科学探究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一)精心打造,创设室内科学区角环境

在室内区角环境中,科学区一直是班级环境重点打造的区域。我们因地制宜地打造科学区,既要兼顾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的需要,又要满足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的需要。除此之外,我们将柜面、墙面、隔断、地面有效利用,打造多元空间。例如,在墙面上展示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图片、实验步骤图等。我们利用柜面投放了“管道小球”的操作材料,将有限的空间充分利用,让幼儿与环境进行有效的互动。在地面操作区域中,我们创设了“快乐鱼塘”,让幼儿钓鱼,感受磁铁的奥秘。

(二)巧用自然环境,开拓幼儿户外科探区

科学探究无处不在。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是幼儿的本性。我们将科学探究场所拓展到户外,利用户外独有的环境——种植园地和小树林,创设了一块户外科探区。幼儿可以在里面观察种植,对大树进行测量。根据季节变换,我们提供不同的探索材料,激发幼儿在大自然中进一步探索。我们还提供了宽阔的场地,让幼儿吹泡泡、玩水管接龙,探索各种有趣的科学游戏。我们根据幼儿园现有的环境和资源,积极创造机会,让幼儿亲近自然,自发去探究、去发现,帮助幼儿在大自然中积累科学探索的经验。

二、幼小衔接视角下积极开展趣味的科学活动,创造幼儿科学探究机会

老师是幼儿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年级组活动的开展,我们创设了多元化的集体活动形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为幼儿创设更多科学探究的机会。

(一)结合主题,积极开展生活化的科学集体活动

在主题背景下开展的科学集体活动,结合幼儿的生活体验,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和理解,丰富幼儿的科学经验,从生活中来,最后运用于生活中。在主题活动“快快慢慢”中,幼儿对车子的速度有一定的兴趣,我们结合主题活动,开展了“看谁跑得快”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自操作,发现山坡的高度不同,小球滚动的速度也不同,山坡的高度越高,小球的滚动速度就越快。幼儿还发现,同样高度的山坡,光滑的山坡,球滑下来的速度比粗糙山坡滑下来的速度快。

(二)巧用资源,走出去请进来,开展爱心家长活动

我园处于独墅湖高教区,有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老师经过整合,和爱心家长联系,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年级组的科学实践活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和欲望。每学期,我们都会邀请爱心家长入园开展活动,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家园互动,通力合作,有效联系,例如,“有趣的电脑”“蚕宝宝领养计划”等爱心家长活动。家长积极入园和幼儿开展互动,开拓了幼儿的视野,激发了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

此外,我们还从幼儿的角度切入,借助科教创新区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带领幼儿走出园所,踏入社会,步入大学校园等。如,组织中班幼儿参观科教创新区数字图书馆的“苏州市八大新兴产业”流动科技馆、参观服务外包学院的机器人展览等,丰富了幼儿的科学感受,激发了他们无限的想象力和创意空间。

(三)根据幼儿兴趣,定期开展小科实验屋活动

小科实验屋是我园特色的科学探究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让幼儿直接操作探索,在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的过程中,获得探究的经验和感知。例如,在小科实验屋“魔力磁铁”活动中,小科老师带领幼儿初步认识磁铁的北极和南极,接着带着他们来到户外,引导他们找到南方。为什么指南针能够找到南方呢?原来指南针中的指针也是一块小小的磁铁,随着北极和南极的磁场效应,就找到了南方。幼儿都觉得很神奇。最后,小科老师通过“寻宝大作战”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磁铁魅力,开阔了幼儿的视野。

三、幼小衔接视角下有效指导,提高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尽管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但是老师的有效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师支持性策略能够促进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并且帮助幼儿获得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创造力,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为其顺利进入小学奠定基础。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老师可以培养幼儿以下的科学品质,从而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

(一)善于观察,发现问题

老师要引领幼儿观察,让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明确观察内容。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很多活动都是因为幼儿观察引发讨论,促进了活动进一步的开展。例如,在体育活动中,幼儿发现了躲在草丛里的蜗牛,围在一起讨论:蜗牛在做什么?为什么下过雨蜗牛都出来了?随着幼儿的观察,引发讨论,我们生成了一系列的课程故事《蜗牛大揭秘》。

(二)持续操作,分析问题

动手操作是幼儿进行科学活动的主要手段,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科学活动的效果。所以老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应该指导幼儿多动手,多操作,只有在不断尝试操作中,幼儿才能发现问题,经验才能不断丰富,动手能力才能不断增强。

(三)记录保存,解决问题

我们初步引导幼儿对实验活动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进行记录。例如,在自然角,我们提供记录单,让幼儿定期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在科学区探索活动中,我们根据实验内容提供相应的记录单,让幼儿用自己熟悉的符号、图画记录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在各种各样的记录中描绘他们的思考和发现,为幼儿前书写经验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表达交流,经验提升

在科学活动中,老师应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和同伴进行经验的分享和交流,激发幼儿进一步的探究欲望。在幼儿和同伴之間不断的观点表达、思维碰撞中,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在不断优化。

总之,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幼儿园,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尤为重要。老师应充分尊重幼儿的发现和想法,在观察、聆听的过程中,通过对幼儿兴趣、问题中所蕴含的学习机会进行分析,将活动的生成与预设有机统一,用等待、提示、反问、提供材料等方式,不断支持幼儿探索,引发幼儿深度探究,为幼小衔接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幼小创设科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幼小衔接,学前准备知多少
科学拔牙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