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实验 提高课堂效率

2021-11-27 13:01袁庆良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钢钉铁钉电磁铁

袁庆良

一、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使课堂实验更高效

课前备好课是每一位老师的职责。而作为科学老师,不仅要备好课本上的内容,还要花时间花精力备好课上的实验。科学老师必须有“下水”精神,把课上的实验在课前自己亲自动手做一遍。“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实验很简单,课上肯定能成功,这样往往会在课上手忙脚乱。科学课的实验材料准备也是扰人的事。很多实验要想做出明显可见的实验结果,往往光靠实验室的材料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自己开动脑筋,挖空心思地到生活中去找,而很多材料还不是说想要就能找到的。所以科学老师平时就要关注,哪些东西我以后可能会在实验中用到,就先把它收好,等用时就省心了。有时科学老师就像是“收废品”的。每学期开学时发书,一捆捆的新书发下去了,而包装书本用的塑料线和硬纸板,其他老师都将其直接扔掉,而它们对我这个科学老师来说可是宝贝:硬纸板在上六年级的“材料与结构”的时候能用到;而塑料包装线的作用就更大了,做单摆的时候需要用到,学生制作小杆秤时可以用到,甚至还可以向其他老师学习,将塑料线一端分成很多细丝,做成“章鱼”,再用尼龙袋摩擦,就能让这个小小的“章鱼”变成“触手”张开的“静电章鱼”。对学生的实验材料必须仔细检查一遍,再校验一遍。这是一项很烦琐、很费时的工作,但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有些实验器材看上去很新,没有损坏,但是有可能校准方面出现问题,最终会影响实验结果,大大降低实验的说服力。比如在上《水结冰了》一课时,就要用到温度计来测量水结冰时的温度。

二、合理设计实验,提高实验有效性

(一)注重科学实验的科学性

现在的小学科学教育很重视探究性实验,但有时却会由于教师自身原因或器材的原因,而使科学实验缺少科学性。如在《电磁铁的磁力》实验中,我们用一根铁钉绕上导线来制作电磁铁。在做这个实验时,有的老师会拿钢钉代替铁钉,因为钢钉往往比铁钉粗一点长一点,实验的时候容易操作,而且钢钉不容易生锈,能长时间保存。像这样用钢钉做出来的电磁铁在接通电路时确实能吸起大头针,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但当断开电路时,细心的学生却会发现钢钉上还会残留着一些铁钉,特别是通电时间较长后,这个现象就更明显了。这大大影响了后面会做的改變通过电流可以改变电磁铁磁性的实验,使实验失去说服力,也和书本上描述的“通电时能吸起废钢铁,搬到别处时断开电流,废钢铁就会自动落下”的电磁铁的作用有了出入。钢钉和铁钉看似差不多,而实际上钢一旦被磁化后会长时间保持磁性,不会退磁。我们正常用铁钉做出来的电磁铁,铁钉磁化后再断开电路,铁钉上残留的磁性非常小,对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通过改变电流也能发现电磁铁的磁性在随着电流的变化而变化。“钢钉”和“铁钉”虽然是小区别,却会影响一节课甚至几节课的顺利与否以及教学效果。

(二)注重科学实验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喜爱一样东西,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产生兴趣。对小学科学这门课来说,更是如此。小学科学课是一门“副课”。学生没有考试的压力,要想让学生喜欢上科学课,就只有靠老师精心设计出一个个实验或活动来,以此勾住学生的心。在教学中,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这样的教学,才能俘获学生的心,让学生愿意配合老师,认真上好科学课。比如,在上《生物的多样性》时,可以课前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认识了解校园里的各种植物。这样,学生在平时遇到一些植物的时候可能会多看几眼,也可能会有学生主动去请教老师、园丁或翻阅资料等等。课上再带着学生到校园中用眼睛来观察、用手去感受,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采集标本的活动,大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学习科学的兴趣。同时,还可以成立活动小组让他们专门负责栽种一些植物,并给植物插上一块木牌,介绍植物的名称及其各种特点。这样,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三)实验尽量简单化

原来我在教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时,根据书上实验,给每组学生准备了两个气球和一块毛皮,但在实验的时候因为天气原因,气球吸附的效果比较差,实验失败了。后来我上网查阅各种资料,了解到一个更好的、更简单的实验方案,只要给每组学生准备一段长20厘米左右的塑料线、一块塑料板和一张面纸就行了。实验材料非常简单,成本也很低:塑料线,开学的时候捆书用的塑料线就行了;塑料板,用塑料的实验材料盒盖子就可以了。让学生将塑料线的一端打一个结,从另外一端开始,将整根塑料线分成宽约2毫米的细丝,这样一个“章鱼”就做好了。将“章鱼”平铺在塑料板上,用面纸顺着一个方向擦拭几下。之后,拉住“章鱼”的一个脚,把“章鱼”拿起来,就会发现整个“章鱼”的脚因为带有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章鱼”就变成了一只“静电章鱼”了。实验材料由原来的两个气球加一块毛皮变成了一根塑料线、一块塑料板和一张面纸,材料变简单了,易于准备了,成本也降低了。而且,最后的实验效果更加明显有效,更加有利于学生观察和掌握。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让学生投入科学实验中,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能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钢钉铁钉电磁铁
JB/T 10159—2019《交流本整湿式阀用电磁铁》解读
磁悬浮小车电磁铁优化设计
钉多少颗铁钉
一种电磁铁吸取减速顶调整垫的工具
钢钉留在体内有害吗
钉铁钉
隔水取铁钉
钢钉自动成排装置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