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巡抚余诚格夫人倪氏墓志铭

2021-11-27 12:10石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9期
关键词:释文墓志

石巍

摘 要:2021年5月,宣城市文物所在上海“飞地”军天湖农场开展文物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块墓志铭。据该场职工介绍,20世纪60年代,当时军天湖农场在此处建设仓库,发掘了一座古墓,出土墓志一方,墓志盖已经破碎,墓志铭保存较完好,現存军天湖茶叶公司厂房内。墓志的内容对研究清末要员余诚格之生平履历以及晚年寓居上海与清朝遗老的交往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余诚格;倪夫人;释文;墓志

1 墓志形制及录文

墓志铭为青石质地,尺寸为70厘米×70厘米,厚9厘米。志文为行楷,共33行,每行满格33字,共计1008字(图1、图2)。经释读,原文如下:

清诰封一品夫人余母倪夫人墓志铭∕

恩施樊增祥撰文  湘阴左孝同篆盖并书∕

光绪丁丑,余客荆州郡幕,得与余寿平中丞定交,府主倪豹岑中丞师,寿平之渭阳也。∕寿平母为师女弟,侄其从姑,故寿平以中表结缡,交相敬爱,曩即习闻夫人,贤孝恭俭,∕合后四十余年,夫人与内子往来如娣姒,视余犹兄钟也。今年夏,以疾殁于上海,将以∕冬季卜葬宣城。寿平使其子楶来乞铭,余老矣,不恒为碑版之文,顾与寿平性情文字∕之交有逾骨肉,而夫人之淑德媺行,惟余知之最详,乃述其事之可传者以铭诸幽。按∕状:夫人姓倪氏,安徽望江县倪观察文英公之长女,年十七于归,自少育于伯父官署,∕时寿平太翁官黄梅孔垄巡检。夫人孝事翁姑,屏除靡丽,浣濯缝纫烹饪诸役,皆身任∕之,见者不知其为贵女也。寿平入翰林,陟谏垣,居京奉母十九年,京秩清苦,赖夫人勤∕俭,一如在乡里时。庚子春,寿平出守思恩,故远恶州郡,念高堂年老,去就未决。夫人曰:∕朝命也,胡可违?君行矣,奉翁有妾在。寿平遂行。入夏而拳匪之乱作,太翁狃于庚申∕之役,不欲行。夫人奉姑挈子女将□海南,还至通州,知海道梗阻,折回京师。夜宿逆旅,∕□□□声甚厉,乃白徒持梃聚劫。夫人以宿小店得免。及回京,则正阳门已焚,群情岌∕岌。夫人归于太翁曰:乱邦不居,已备车,间道赴□江,乃□室以行,时避兵者相属于道,∕或日□一餐,夜即就车中宿。楶妇生子甫弥月,□方盛□。夫人上侍翁姑,下抚婴孺,卒∕安稳而达清江。越两日,而君姑以无疾终,时居逆旅,□出仓卒,内乏强近之亲,外少将∕伯之助,夫人身当大事,号踊之余,典质治丧,美木仙衮,哀礼兼尽,盖与寿平临别自任∕之言,至是一无愧负矣。寿平服阙后再起典郡,不十年而至封圻。抚湘不数月,而长沙∕兵变,寿平将如□师帅以戡乱,濒行,以八十老亲属夫人。比至江干,则戈船已揭白旗,∕乃自投于江,从者援之起,以有太翁在,止之。时夫人奉太翁及妾媵子女仆婢数∕□□出,□买船溯湘而上,由株洲经萍袁,以达于安庆。举家皆只身出走,自纶衣布裙∕外,并□□无之,夫人脱簪珥为太翁购被,己与诸妯弱露望蓬窗,或以败絮自覆,或迭∕相拥背取暖而已。经行数千里,见者皆不知为何许人?而独于太翁之甘旨无少阙,太∕翁之年臻大耋,微夫人善养不及此。惟庚、辛,两遭国难,夫人较他人倍极辛劬,天殆持∕以□大杀之,以试其才,而彰其孝也。至于待媵妾以恩,视庶子庶女如己出,天下贤妇∕贤母所能者,不备书,书其大者如此。夫人生于咸丰庚申年六月初七日辰时,卒于癸∕亥年四月初七日申时,享年六十有五。子八:楶、盘、棻、杲、臬、棷、?、概。女四:长适吴钰,次适∕叶远荣,三适周延炯,四适王家渠孙二昶阳。曾孙一:荣。以癸亥年十月十一日葬于宣∕城西乡高岭团八字门之原,子山午向。爰为之铭曰:∕

奉亲以诚,必求其宁,相夫以敬,必求其顺,处常能贞,乃褒其亨,遇交能定,不饶其静,南∕山有松,北山有杨,郁郁佳城,子孙吉昌。∕

夫岁在昭阳大渊献壮月榖旦                    梁溪吴荣刻石

2 墓主生平家世

余母倪夫人(1860—1923),安徽望江人。出身名门,父亲倪文英,捐升知府衔,例授中宪大夫。伯父倪文蔚,字茂甫,号豹岑,咸丰二年(1852)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官至广西、广东、河南巡抚、河道总督。夫君余诚格(1856—1926),字寿平,号至斋,又字去非,号愧庵。安徽望江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中式二甲第八十二名。钦点翰林院庶吉士。十六年,钦授翰林院编修。二十一年,主持江西乡试,后以“记名御史”主持会试。戊戌政变时,曾因是康有为登第时座师,一度遭贬。余秉性刚直,在御史任内,三月共上70余奏章,参劾时弊,一时名震京畿,有“余都老爷”之称。后历任广西按察使、湖北布政使。宣统三年闰六月(1911年8月)任陕西巡抚。同年八月(10月)调任湖南巡抚。武昌起义后,湖南于九月初一(10月22日)率先响应。余化装逃往上海。组织安徽旅沪同乡会并担任会长,后被王亚樵、柏烈武、许世英等驱逐。民国十五年(1926)余诚格在安庆天台里逝世。归葬太慈镇境内龙山坡上。

余诚格本人葬于家乡望江,从他的生平履历看,似乎也与安徽宣城并无多关联,那么他的夫人为什么会葬于250千米之外的宣城呢?《望江县志》第二十九篇《人物传记》记载:“余诚格在官运亨通时,曾在上海、苏州、无锡、芜湖、安庆等地营造房屋,购买土地,仅在芜湖万顷圩(今万春圩),就以屡丰公司名义围垦5000余亩。他虽然家藏万贯,对家乡却少有建树。当他的棺柩从安庆运回故里时,县城内史丹生、龙伯陶等绅士,反对取道县城,结果只好从城外绕道运回桃花岭。”不取悦于乡人,也许是余诚格和长子余楶将夫人和母亲安葬于外乡的原因之一。

余诚格生前就在宣城购买坟山。近年来有多幅与余氏相关的信札现身各大拍卖网站,其中发现有多封汪禹门写给与余氏之信函,有两封提及在宣城相山(图3):

“寿帅大人阁下:春来海上,福满人间,柏酒浮香,椒花献颂,旧接瑶函,知公大小如夫人谢世,谅心下更增忉怛矣。欲约清明节往宣城买山安葬,望半月前等信约期,唯命是从。楚北汪禹门顿首 新正十一日。”

“寿帅大人阁下,今春欲令禹臣宣城相山,愧未一往,又闻董理庵先生至宣城,必得佳圹可观,如未获美境,禹秋后再至,共为斟酌,前相梅子岭一地不知姜□□能买妥否?观此地龙穴砂水合成一局,推为岭内之主宰矣。……楚北汪禹门拜 五月初二日。”

汪禹门本名汪宗海,字禹门,号楚北,江苏东台人,祖籍安徽。父汪镇,官淮安知府。汪氏能诗善书经风水之学,清末民初与当时名人多有交往。从书信中可知余诚格曾委托汪在宣城相山购买坟地。当时余诚格旅居沪上,而宣城位于上海和家乡之间,此处埋葬先人便于祭扫,可能也是原因之一。近日于民国期刊《安徽实业》中发现余诚格曾在1917年因疏浚东河一事来过宣城:

“皖南士绅陈维彦、余诚格(前湖南巡抚)等,前因疏浚宣城东河一事,呈请省长拨给圩工经费,奉批准拨四千元在案。日前余特因此事前往宣城,与该县知事协商一切,务期早日动工,以兴水利。”

余诚格此行是否还有实地查勘所购山场之原因,已不得而知。宣城为皖南大县,人口田赋居皖南诸县之首。清末民初时有“南宣北合”之称。清末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宣城人口损失巨大,田地荒芜极多,战后清政府组织移民,至光绪初渐有恢复,而人口尚不及嘉道时的一半,土地价格相对便宜可能也是吸引达官贵人们来此购置山田地产的原因之一。

目前,宣城市文物部门在宣城周王镇发现了余诚格父亲余德铨之墓,在军天湖农场发现了夫人倪氏墓,而汪禹门信函中提及的余诚格大小如夫人也应埋葬宣城,但尚未发现。

余诚格父亲墓在今宣城市宣州区周王镇云峰村董村组。安葬于民国丁巳年(1917)。建有墓园,过去墓前有神道碑、墓表,均毁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而余诚格夫人倪氏则去世于民国癸亥年(1923),安葬于宣城县西乡高岭团八字门,即今上海军天湖农场茶叶公司院内。

3 撰文书丹刻石者与墓主之关系

余诚格夫人倪氏墓志的撰文、篆盖、书写、刻石者都是当时的著名人物。

撰文者樊增祥(1846—1931),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恩施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江宁布政使,署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篆盖和书写者左孝同(1857—1924),字子异,湖南湘阴人。左宗棠第四子。捐资为道员。中日甲午战起,奉调总理营务,屯驻山海关办理营务。光绪二十三年(1897)去职回湘,会办湖南保卫局,仿欧美警察制度,在省城设总局,再按地段设分局、小分局数十所,招募巡捕数百名,维持治安。戊戌变法失败后,被劾落职。后又任职浙江,统领湖州防军,历任河南、江苏按察使等职。辛亥革命后避居上海。

刻石者吴荣,字鹤峰,号让之,江苏金匮(今属无锡)人。著名刻手,所钩或镌刻碑石刀随笔现,形神兼备。各种书体文字均精刻有度,对吴中地区刻石有较大的影响。与清末状元张謇关系甚笃,张謇所撰文章都由其操刀,还与安徽吴长庆、余诚格,湖南左孝同以及江浙诸位政界要员私交甚密。余诚格父亲之墓志亦为其所刻。

根据墓志记载我们可知,倪氏自幼长于伯父家。光绪三年(1877),伯父倪文蔚时任湖北荆州知府,余诚格与倪氏于本年成婚,二人为中表之亲,余诚格母亲亦为倪氏。而此时恩施人樊增祥时作幕荆州,因之与樊增祥夫妇相识,之后交往长达40余年。后余诚格高中进士,官运亨通,做到封疆大吏,又得以与当时之名流要员相交往。民国伊始,余诚格与樊增祥、左孝同等清代要员又都避居上海,可以说交情甚厚。墓志中還详细记载了余氏自京城外放广西思恩府以及辛亥革命中在长沙如何避难逃离的细节。该墓志的发现,对于研究清末要员余诚格之生平履历以及晚年寓居上海与清朝遗老的交往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

参考文献

[1][佚名].宣城县东河疏浚[J].安徽实业,1917(1):[页码不详].

[2]黄山书社.望江县志第二十九篇:人物传记[M].合肥:黄山书社,1995.

猜你喜欢
释文墓志
摘《书谱》孙过庭句
格言联璧
苦读千年史,笑吟万家诗。
《肩水金关汉简(贰)》释文订补
齐白石《论画》
墓志文体起源研究综述
浙江宋元墓志漫谈
图说书法(七十九)
隋唐墓志伪刻辨析
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