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理护理ICU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

2021-11-27 12:22唐曼
智慧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护理质量心理护理影响

唐曼

摘要:目的:研究对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的适当方法,详细调查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此护理措施是否满意。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ICU收治的68名重症患者进行调查,将这68名患者不按照任何标准并均匀分组进行探究,将未接受心理护理措施的34名心内科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接受并实施心理护理措施的34名心内科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严格调查及合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各项护理后的各项数据,该数据主要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数字评价量表(NRS)进行分析。结果:在ICU患者常规基本护理之外,接受心理护理措施的患者在烦躁不安、抑郁症、身体疼痛以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没有接受心理护理措施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于缓解ICU重症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心态情绪,促进护患之间友好关系均起到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ICU重症;护理质量;影响

ICU重症患者的病情往往比其他科室更为严重,且患者病情发展速度更加迅速,此时患者往往会因为ICU的收费情况较为昂贵,使得患者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或是患者对自身情况的不了解,再加上思念家属等心理活动,使患者产生抑郁暴躁等不良反应,影响康复进程。本次研究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ICU收治的68名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入住我院重症监护室的68名患者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34名患者。观察组由19名男性和15名女性组成,患者年龄在8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8±2.29)岁;对照组由20名男性和14名女性组成,患者年龄在10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48.65±3.25)岁。两组患者在病情以及其他基础性资料方面所构成的差异均不作为此次研究变量,因此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在对照组中,患者将受到病情的密切监测,并接受营养护理、药物护理、血糖、血压和各体征的检测、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持性治疗,及时吸痰以保持气道通畅、定期按摩预防压疮和其他类型的日常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组提供了以下心理支持:

1.2.1制定护理计划,护士完整记录患者病情的相關信息,了解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主要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合适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1.2.2做好术前护理,对于接受手术的病人,护理人员需要提供术前的医学教育和心理护理,详细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术前各项准备的必要性、医疗设备和手术情况,让病人做好心理准备,以减少对手术治疗的焦虑。

1.2.3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在与病人沟通时,重要的是护理人员要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为患者进行讲解,应该使用能够让患者理解的简单语言向患者传达病理情况、医生的治疗计划和预防措施。在沟通过程中,护士应仔细观察病人的肢体语言、行为、情绪变化和面部表情等能够表现出患者心理反应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此外,责任护士应耐心地回答病人的问题,并满足病人合理的需求,使病人更容易接受自己的疾病,对应付疾病更有信心,对治疗更加积极。

1.2.4针对性护理,由于病人的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各不相同,护士需要选择适当的心理咨询方法,此过程中必须能够很好地利用心理知识和积极的态度来引导病人,但必须注意不要侵犯病人的隐私。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心理辅导,以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引导患者理性地谈论自己的不良心理,主动公开自己的感受,减轻心理压力,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缓解 通过主动与患者互相了解,缓解患者心理压力,达到释放患者负面情绪的目的。

2 结果

对比两组ICU患者的数据,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ICU患者常规基本护理之外,接受心理护理措施的患者在烦躁不安、抑郁症、身体疼痛以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没有接受心理护理措施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心理健康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因此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重症监护室的危重病人心理是否健康且积极向上对临床治疗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对ICU病人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十分必要。

重症监护室的危重病人有症状严重和起病迅速的临床特点,患者往往不能了解自己病情的真实情况,往往将情况想得过于严重,或者是由于ICU病房的收费相较于其他普通科室更加昂贵,患者难以接受自己的疾病,并在情绪上变得焦虑或者抑郁。在治疗过程中,一些病人可能会对治疗计划感到焦虑,而另一些病人可能会变得愤怒、回避、恐惧,甚至不愿意参与治疗和临床护理,这些现象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病人精神状态的稳定性,使治疗的持续性和依从性降低,影响治疗效果。因此,ICU负责护理人员需要采取更为积极的临床护理措施,为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提供积极的心理干预。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心理护理可以缓解ICU重症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不仅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促进护患之间友好关系,这种护理措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阎翔宇.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改善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8):187-190.

[2]刘爱菊.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吉林医学,2021,42(06):1534-1536.

[3]张伟.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04):181-182.

[4]李敏.探讨心理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作用[J].系统医学,2020,5(11):181-183.

猜你喜欢
护理质量心理护理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