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探究

2021-11-27 10:36王伟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4期
关键词: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建筑工程

王伟

摘要:本文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进行研究,从工程管理方面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如工程质量管理水平较低、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较差等,并对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后续工程建设也能有序进行。这不仅可以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还能实现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质量控制

引言

对当前的建筑工程而言,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其中,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管理人员对施工全流程实施管理,并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以减少违规现象的发生,为后续工程建设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然而,当前的工程管理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实际的管理效果不佳,这给工程质量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1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工程质量管理水平较低

现如今,城市化建设的完善推动了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时代要求对工程管理方案畸形优化,以提高管理水平。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多数施工单位没有及时引进新的管理技术,且管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创新也不够积极,使得其往往会仅靠自身经验展开工作,没有对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调查。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工作的质量逐渐下降,无法满足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且这一现象的发生也给工程质量控制工作造成了阻碍,不利于工程建设的高效进行。

1.2 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

对建筑工程而言,工程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流程中,且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管理工作的参与机构有许多,且施工单位没有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这很容易导致各管理机构间的工作出现混乱。同时,控制体系不健全还会对监督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引发监管不力等问题,进而导致施工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给后续的建筑施工带来了安全隐患,现场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

1.3 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较差

质量控制及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在于管理人员对施工全流程实行严格的监管。这使得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质量控制效果有着紧密地联系。但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许多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不足,职业素养也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其对质量管理的要点缺乏了解,对工程管理控制效果相对有限,导致质量管理效率不高。而对于职业素养来说,由于部分管理人员的职责意识不足,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隐患不够重视,没有及时进行处理,进而给后续的施工建设带来了安全隐患。

2 影响质量管理效果的因素

2.1 施工方法因素

從实际施工情况来看,项目质量管理效果与施工方法的选择有着紧密地联系。为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管理人员往往需要根据现场地质特点、材料价格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法,这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革新,多数企业盲目追求新的管理技术,没有对技术特点与现场情况是否适应加以考虑。这不仅会导致工程质量发生下降,还会给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阻碍。

2.2 人员管理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充足的劳动资源,且由于该行业的从业人员存在文化水平低的现象,其综合素质相对较差。这使得企业必须设立监管部门,来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进行,以提高对施工过程的控制效果。同时,我国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变使得人力成本逐年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者需要明确专业人才对企业辅助的重要性,加强对管培工作的重视。由此,建筑施工效率得以提高,施工安全也能得到保障。

2.3 施工材料因素

建筑材料及设备的使用性能对项目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多数施工单位在进行材料及设备的采购工作时,没有根据施工需要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这导致采购量很难满足工程需求,进而提高了工程的采购成本。同时,企业采购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在采购前对市场进行调研,也没有与供应商建立资信系统,这使得购进的材料与设备常有质量问题发生,不仅对工程进度造成了阻碍,还对质量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了影响。另外,工程设计、造价控制等工作的效果也会造成材料质量问题,需要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加以重视。且部分管理者盲目引进新建筑材料与涉笔,没有对实际的施工需要加以考虑。这也是引发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2.4 施工环境因素

安全良好的施工环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而环境的构建又离不开高效的管理模式。这使得管理人员往往采用分包管理的方式,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实际的工程建设需求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这种技术的应用无法确定管理工作的范围,各员工的责任也无法确定,使得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交叉管理现象。这不仅导致施工现场秩序混乱,还对工程进度造成了影响。此外,当施工环境质量较低时,现场人员就很难遵守工程管理的标准要求,对工程质量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 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效果的措施

3.1 提高质量管理意识

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会通过合同对工程质量加以控制。而当合同内容发生改变时,施工人员需及时对变更后的内容加以明确,并利用合同内容使自己的行为实现规范化发展,为项目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需定期进行研讨,对安全管理计划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提高企业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另外,在进行管理工作时,管理人员还需根据施工技术的应用难度进行方案制定,并选择最科学合理的工程方案,使施工安全得到落实,工程质量也能得到保障。此外,管理人员还需要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避免其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且施工单位还需加强对质量管理工作的宣传,使员工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为企业整体质量管控意识的提高奠定基础。

3.2 加强进度管控

合理的进度管控工作是保证工程施工有序进行的基础,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需加强对进度计划编制的重视,在施工开始前对现场情况进行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与企业发展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施工计划,以使建筑工程施工的每一环节都能满足工期要求。另外,在编制过程中,设计人员还需加强对图纸的深入研究,增进对项目建设特点的掌握,使合同要求得到充分落实。由此,其编制的进度计划表才能满足实际的公告期要求。此外,设计人员还可以通过对工程施工进行分段控制的方式,针对不同环节制定相应的工作任务,以推动工程建设有序进行。

3.3 对人才考核制度进行完善

由于当前的建筑工程具有较高的专业性,使得其对工作人员的专业视频要求更高,需要施工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为此,施工单位需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进行强化,提高其质量管理意识,以更加积极、细心的态度投入工作中,使工程质量得到保障。另外,施工单位需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考核,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培训,使其通过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加强对团队合作的认识,为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3.4 创新基础管理方案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基础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评估与合同签订,这是保障工程施工有序进行的重要因素。由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这方面内容的重视,积极提高这两项工作的地位,避免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首先,管理人员需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在管理方案中融入項目测算及评估的内容。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才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后续的工程建设也才能得到有序进行。其次,构建高水平的测算领导小组,制定合理的测算方法,并确定统一的测算标准,为造价工作的高效进行提供保障。最后,对合同的签订加以重视,并在施工中严格落实合同的条款内容,以使项目参与方的利益得到保障。

结束语

为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保障,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应开展高效的质量管控工作,使工程建设得到有序进行,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能得到保障。由此,本文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进行研究,从工程管理方面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加强进度管控、对人才考核制度进行完善等措施,以提高质量控制效果,建筑工程质量也能得到保障。

猜你喜欢
工程管理质量控制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析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