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改造策略

2021-11-27 10:13于泳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4期
关键词:西路绍兴运河

于泳

摘要:本文通过对绍兴迎恩门地块的规划、设计、建设等一系列落地实施过程的总结和分析,提出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商业综合体设计的策略和措施,为城市更新改造造提供有益借鉴。

The Urban Design Of Yingenmen Water Street

■项目背景

本项目毗邻西小河历史街区、新河弄历史街区、黄酒文化园,要保护和修缮区域中古寺、古桥和河道等水乡风貌带。本项目应与古城周边区域黄酒文化园对接,让历史和时尚旅游呈现新的活力。

■核心目标

“迎恩门风情水街”项目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城市功能发展、市场运作、古城文脉传承的三赢格局。

1)城市功能发展:通过交通组织、商业布局和旅游导向等的策划实现“迎恩门风情水街”作为构建绍兴水城目标的有机功能的一部分。2)市场价值运作:通过旅游、商业、居住等实体开发实现“迎恩门风情水街”的市场价值最大化,满足现实的资本需求。3)古城文脉传承:通过建筑规划、路网规划、内部活动规划等方式继承和发扬古城文化。

■现状总结

1)规划范围:基地位于绍兴市城西,东至环城河,西至公铁立交桥,南起霞西路,北至萧甬铁路,及北海村宫后、观渎、大池头三个自然村区域。规划总用地面积19.4万平方米。2)基地环境:近年来,社会经济的急剧发展给基地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基地内大部分建筑已完成拆迁,仅存几处保留古建和古桥,包括迎恩门城楼、钟山寺、戒定寺,迎恩桥、会龙桥、虹桥、梅仙桥、钟山桥等。此外,一条高架公路和铁路分别穿越基地,将狭长的基地划分为几个独立的区块。3)现状交通:工程主要外围道路有霞西路、越西路、环城西路,霞西路改造后路幅拓宽为60米,越西路北延伸段与霞西路交叉后上跨过古运河、铁路。工程区内道路主要在萧甬铁路南侧、平行铁路设一16米宽道路,连接霞西路与环城河以东地块,然而该道路在基地中段被绍漓铁路所打断,东西地块道路难以贯通,同时该道路东部被护城河分隔开,失去与黄酒文化园和湖心岛的联系。同时设置另三条纵向道路联系运河南北,道路宽度分别为16米和7米,在霞西路的公建前加设7米辅道。4)产业层次:该区域现在功能分区混乱。传统的商业用房与居民住房甚至污染企业混杂,区块中缺少成熟的商用、居住和办公用地。

■功能定位

1)文化展示:绍兴历史文化展示——“迎恩门风情水街”汇聚了各朝遗存,是彰显绍兴以及运河千年文明沉淀的典范。2)旅游休闲:绍兴旅游新风貌——发挥“迎恩门风情水街”独特的资源和地理优势,打造集购物、休闲、体验、餐饮于一体的游乐天地。3)体验商业:绍兴城市商业升级——“迎恩门风情水街”引入商业综合体,打造运河水游城,定位年轻客群的商业中心,全面改善对外展示风貌,进行区域商业升级。

■空间形态策略(图1)

三核:综合商业核——将能够将人流聚集的大型商业集中设置,形成以商业综合体为核心的商业核

历史文化核——历史文化建筑相对集中在迎恩门附近,形成以迎恩门为中心的历史文化核。

文化景观核——以佛教文化和自然景观为载体,运河碑廊为亮点,形成以钟山寺为中心的文化景观核。

两轴:休闲娱乐轴——以迎恩门二十四苑的沿河街道为轴,北侧作为休闲娱乐的核心营造点。

商业观光轴——沿东西向的米市街四十八铺商业街为观光商业轴作为商业的核心营造点。

六区:1)迎恩天地——位于基地的最东段,以迎恩门、迎恩桥为核心,包含卧薪楼,迎恩码头和附属建筑,设置迎恩大典等庆祝活动,再现古代君王和大员入城的盛大景象。2)运河水游城——地块最南端,为新型的集中式购物中心,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形成衔接古城片区的核心商业区。3)米市街四十八铺——运河南侧,采用前街后河的建筑布局形式,打造步行商业街,再现运河周边热闹非凡的生活景象。4)迎恩门二十四苑——运河北侧,按照24节气设置24栋院落建筑,分为春夏秋冬四组,以艺术精品店、酒吧和会所等为主要业态。5)桨声灯影——地块中部,衔接二十四苑和米市街四十八铺,以主题酒店和特色餐饮为主要业态,对留住旅游人流具有重要的作用。6)钟山胜境——地块西部,含保护性片区钟山寺、上纤埠头等,集中打造古文化,民俗游园。

■设计策略

1)多元的体验2)历史文化节点——景观标识3)历史文化节点——典故整理4)游览线路规划——运河风情水上游,迎恩文化半日游,水街精华一日游。5)运河水游城,桥文化博览园。

■水体景观提升

绍兴境内河道、湖泊众多,水网密布,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绍兴因水而生,因水而名,水兴则城兴,水美则城美。国务院批准的《绍兴城市总体规划》,根据绍兴城市的优势和特点,提出了打造“文 化名城、江南水乡、宜居城市”的发展目标,这要求我们更大范围用足“水”优势,做好“水”文章,加快建设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和生态旅游城市。近年来,绍兴市以清水工程为载体,全面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对水环境的压力依然很大,破坏水生态、污染水资源的现象还比较突出,防洪减灾 能力依然薄弱,水资源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提升水环境,可以有效改善人居环境,还清流碧水于市民,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指数。绍兴地域空间不大,环境容量有限,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尽管这些年我市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上取得了实质性成效,但纺织印染、医药化工等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仍占据相当分量,排放总量大,历史欠账多。水环境改善也属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范畴,只有产业转型,才能促进城市提升。本次设计基地位于浙东运河绍兴段迎恩门,该运河常年水位在3.900米左右,汛期水位4.000米。近年来,由于水上运输的衰落,使得基地作为水上门户的服务、商业功能逐步衰退。随着各类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基地也不断遭受着侵害。水质污染较为严重,滨河空间杂乱无序,附近居民污水、工业废水和各种垃圾倾泄入河道,原本美丽的水域空间成为脏乱差的场所。本次策划为提升区域整体形象,改善运河沿河风貌,首先建议对运河进行卫生和水体环境综合整治。

■核心建筑

桥文化是越文化的一部分。紹兴是中外闻名的桥乡、桥都。"万古名桥出越州"《山湖处处.续越州吟》,这是确实无误的事实。桥是最基本的交通设施,有了桥,绍兴水乡因河流阻隔而分割 的地区形成了一个整体,使深壑巨谷 因溪流奔泻而相见不相通的山村互通往来。它促进了生产发展,社会进步,为人民生活带来了方便和欢乐,因此建桥修桥是民众的呼声,是繁荣经济、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条件;反过来说,一座座桥又如一座座历史丰碑,展示着绍兴各个时期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实力,它不 仅作为一种建筑物,生产与生活必需品出现于以及各地的民俗风尚伦理道德等,这种 以桥的物质外壳与丰富的文化内涵的结社会,而且在它的身上又体现了桥梁科技、桥梁美学、咏桥颂桥的各种文艺样式合,便构成了绍兴的桥文化。运河水游城采用半开放式的建筑格局,将水流引入建筑之中,有水自然就少不了桥,桥元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元素和交通元素赋予了水游城独一无二的文化氛围和空间布局,呼应和延续了绍兴的桥文化,用现代的手法演绎历史的迤逦,用暗喻的空间唤醒古老的记忆,用生动的创意营造别样的体验。在水游城内共设置了四十八座形式各异的桥体,横跨于潺潺流水之上,行走其中,步移景异,室内外空间相互交错,其空间之丰富,意境之悠远为您带来全新的购物娱乐体验。

■设计成果

■结语

当下,绍兴迎恩门风情水街项目已经正式启动了。这样的城市更新和开放街区项目,仍需面对未来几年和更长的建设期和发展期。我们设计团队将继续深入各个地块的深入设计,以及持续开展多样性的融合。多彩纷呈的城市,确实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伟大的实验;而作为建筑师的我们,无非是让这样的探索,适得其所地发生在街巷之间,培育思考,找寻价值。

猜你喜欢
西路绍兴运河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罕乌拉西路
手罢工啦
清白泉
运河上的时间(组诗)
广州市荔湾区环市西路小学作品集
绍兴大闯关
我的家乡绍兴
邮轮“挤过”狭窄运河
TheEffectsofSemanticsinEnglish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