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探究

2021-11-28 20:58李首鹏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9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互联网教学

李首鹏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如期而至,互联网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迄今而止,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应用如火如荼,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立足于当前的"互联网+"环境,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模式,加强实践教学,进一步构建汉语言文学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

引言:在"互聯网+"环境下,社会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行业也不例外。探索信息化教学成为当下热议的课题之一,这也为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契机。对此,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如何构建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成为广大教师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剖析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的主要策略。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1.目前教学方式比较传统

汉语言文学属于人文综合学科,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向学生展示我们最古老却又最为稳定延续地语言——汉语,其蕴含着丰富思想内涵。因此,教师本该在教学中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创新教学模式使课堂得到合理优化,以此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实效性。但是,目前很多教师仍然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不但教学内容拘泥于课本教材,而且长期以来,形成一套单一、固定的教学方式,每一步都采用相同的分析方法,不仅课堂气氛比较沉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而且课堂教学缺乏师生互动,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影响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

2.课堂教学缺乏趣味

想要教好学生,就必须先分析学生的发展规律及特征,以及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然而,现在不少教师的讲课方式都太老套了,往往是枯燥无味的说教式讲课,学生对这些都不感兴趣,所以难以保证学生的课堂专注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更新知识储备,改良和优化讲课方式,及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以多元授课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二、"互联网+"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变换教学模式

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课堂教学,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参与和互动,削弱了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效果,因此,为了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就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教师要将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形色俱佳的效果,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感受现代教育的魅力,促进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因此,要提高汉语文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模式。

2.合理借助网络资源,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络和现代多媒体技术在各学科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基于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了网络资源优势,我们应继续合理借助网络资源支撑和优化汉语言文学教学,拓展教学形式,提升学习效率及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完善构建知识体系,以此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此外,广大教师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营造集音、像、色于一体的丰富、生动的教学环境,开发在线答疑、课堂教学讲解、个性化辅导等多维教学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此外,依据汉语言文学学科的特点,教师可以完善建构文学和语言专题网络课程,其内容可涉及教师信息、教学导案、网上测验和课件等,并将教学资源作为核心子项目,进行了电子教案、难点解析、指导复习、作业辅导等内容的设计,便于学生基于自身情况进行有效性的自主学习,从而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学习需要。丰富阅读内容,使学生博览群书是学好汉语言文学课程的一个核心环节,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言,提高写作技巧,而且能对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教师可以网络教学平台为载体,构建数据化的图书库,让学生利用自主网络平台拓展阅读视野,丰富阅读体验,充分吸取优秀的文学精髓,提升学生对文学的赏析能力,有效发展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此外,为了有效帮助学生化解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充分利用网络课程系统开发交流平台,真正消除学生学习障碍。同时,我们也可以提前在网络平台发布自主交流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有备无患,通过畅所欲言、公开交流、合理借鉴,真正形成良好的主观能动性。

3.拓展网络教学新模式,改变传统阅读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学习的便利,汉语言文学的阅读教学也逐渐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拓展了网络教学的新模式,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这种变化无疑为学生学习汉语言提供了更方便、更宽广的渠道,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加快经典阅读在汉语言文学中的传播速度,并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有助于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

例如:汉语言文学教学设计中,不少教师利用网络收集教材相关材料,运用图片、录像、电影等相关形式,改变传统阅读方式,丰富阅读内容和教育形式,提高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接受度和认同感,促进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教学的发展。在教学方面,我们将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内容,以现代电影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对其阅读内容作了一定的调整和改编,并融入了现代流行元素,但大体的时代背景和中心内容未变化。通过这些影视资料,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历史时代的认识,并有效地提高了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教学的质量。

结语:

"互联网+"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教师应积极响应新课改对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要求,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越性,拓展汉语言文学网络教学新模式,以此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文章就“互联网+”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参考文献:

[1]王小红.网络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2).

[2]徐京魁.互联网+时代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新模式研究[J].长江丛刊,2018,000(008):P.96-96.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学互联网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探析汉语言文学中国学文化的魅力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