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德州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2021-11-29 04:32张文文张文法
对外经贸 2021年10期
关键词:德州市文旅文化产业

张文文 张文法

(山东 华宇工学院,山东 德州 253034)

一、引言

产业融合是通过产业自身的内生性增长以及外部拉动作用,不同产业之间相互渗透、融合,逐渐形成一种新业态的动态发展过程。与其他产业相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辅相成、联系紧密,文化是旅游品质提升的灵魂,旅游是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平台[1]。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对于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两个行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然选择。

德州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地处于山东省西北部,公路铁路网四通八达,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德州市历史悠久,是龙山文化与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现存秦汉墓群、东方朔画赞碑、苏禄国东王墓、禹王亭、文昌阁、定慧寺、四女寺、董子读书台等众多历史古迹。德州市现有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泉城极地海洋世界、泉城欧乐堡梦幻世界、庆云海岛金山寺、德州董子园景区等景点。近年来,德州市依托这些优质的、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资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得到快速地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2018 年底,文化和旅游部提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发展理念。为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德州市加快建设齐河温泉度假村、庆云古城、大禹文化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现已初步形成齐河水上世界、平原东海温泉健康旅游小镇、庆云金山国际文化旅游城等集文化、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旅游发展格局。但是,德州市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优势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投资力度小、旅游产品单一。[2]研究德州市文旅融合问题,分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现状,提出相关建议,对推进德州市文旅融合发展、提高德州市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原是指物理学中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后被学者们用来定量研究不同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及相互作用。耦合协调度用来描述产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协同作用程度,借鉴翁钢民对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评价方法,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以产业间耦合协调程度来对德州市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状况进行定量分析[3]。

文化和旅游产业耦合度模型为:

式(1)(2)(3)中D 表示文旅产业耦合协调度,D 值越大,表明产业之间融合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越好,反之则耦合协调性越差;C 为文旅两个产业的耦合度值,C 值在0-1 之间,C 越大表示两个产业之间的耦合度越大;T 为综合协调指数,反映两个产业系统整体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度;u1 和 u2 分别表示产业系统1和2 的综合评价指数;α 和β 为待定系数,取值大小据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程度而定,一般情况下均取 0.5[4]。根据耦合协调度值的大小确定产业间融合发展的协调等级。耦合协调度与协调等级对应关系如表1 所示[5]。

表1 耦合协调度度量标准及等级

(二)产业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1.标准化处理

首先,为了减少不同指标数据差异性带来的影响,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设待评价体系为含有m 个待评价对象,n 个评价指标的数据矩阵X,X=(xij)m×n,xij 为第i 年的第j 项指标值,将矩阵X 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公式如下:

2.确定指标权重

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具体方法如下:

3.构建综合评价模型

设为第i 年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建立文化与旅游产业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公式为[6]:

三、数据收集与指标体系构建

依据科学性、数据可获得性原则以及对休闲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选取2013—2019 年《德州统计年鉴》及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文化与旅游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得到德州市文旅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具体指标见表2。

表2 德州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评价指标

将收集到的两个产业相关指标和数据构成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用熵值法来确定产业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权重。首先将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数据代入上述公式(4)(5)(6)(7)(8),得到产业指标权重如表3。

表3 各指标权重系数表

四、德州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分析

(一)文化产业发展分析

根据公式(9)对德州市2013—2019 年文化产业相关数据进行测算,得出2013—2019 年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评价值,如表4 所示。

表4 德州市2013—2019 年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从表4 可以看出,2013—2017 年德州市文化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较快。2017—2019 年出现下滑趋势。2017 年文化艺术团体演出场次为6898 场次,而2018 年演出场次只有3375 场次,下降了51.07%;文化市场经营收入由1.81 亿元下降到0.93 亿元,下降了48.62%;文化市场从业人数由273人降到256 人,下降了6.23%。2018—2019 年间,图书馆藏书量、文化艺术团体演出场次、文化市场经营收入、文化市场单位个数、文化市场从业人数均有所下降,分别降低了0.65%、39.02%、90.32%、71.43%、80.86%,导致了2017—2019 年文化产业发展的下滑。

(二)德州市旅游产业发展分析

根据公式(9),对德州市2013—2019 年旅游产业相关数据进行测算,得出2013—2019 年旅游产业发展水平评价值,如表5 所示。

表5 德州市2013—2019 年旅游产业发展水平

从表5 可以看出,2013—2019 年德州市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2013—2016 年增速较快,增长率在20%以上;2016—2019 年增速缓慢,尤其是2017—2018 年间仅增长0.76%,这是受饭店业的影响,2017—2018 年星级饭店数由21 个减少为16 个,下降了23.81%;旅游景点总数、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均有所增长,分别增长了1.47%、10.54%、14.88%。2018—2019 年旅游产业增长1.96%,其中,旅游景点总数由2018 年的69 个减少为59 个,下降14.49%;星级饭店数减少1 个,下降6.25%;国内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收入均有所增长,分别增长10.81%、13.65%。

(三)德州市文化产业发展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分析

根据式(1)~(9)对德州市2013—2019 年文化和旅游产业相关指标数据测算可得出德州市2013—2019年文化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及协调等级,见表6。

表6 德州市2013—2019 年文化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及协调等级

从表6 可以看出,德州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在逐年上升,但是在2018 年和2019 年二者的协调度出现下降。2013 年和2014 年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在0.3 以下,处于低度耦合协调状态;之后,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耦合协调度逐渐上升,到2016 年达到高度耦合协调状态。在2019 年二者融合的协调度稍有回落,耦合协调度为 0.477,融合水平处于中度耦合协调水平。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德州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显著相关,2013—2019 年德州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度除2014 年低于0.4 以外,其余年份均在0.4~0.5 之间,说明两产业间存在耦合关系。2013—2019 年德州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数值逐年增长,这表明德州市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效果是趋好态势。但是,整体的耦合协调度不是太高,其中,2013—2015 年文旅产业间融合发展处于低度耦合协调状态,2016—2018 年进入高度耦合协调状态,在2019 年出现小幅波动,处于中度耦合协调状态。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过程表明产业融合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在发展过程中甚至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起伏。

五、德州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对策与建议

依据前面测算的数据结果,要想进一步提高德州市文旅产业间的融合发展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从以下几点推进。

(一)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

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与指导,充分发挥政府对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方向、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指导作用,可以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及制度保障[7]。在管理机制方面,成立德州市文旅融合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德州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各项工作,推动文旅融合稳健发展;成立德州市文旅发展专家咨询文员会,为提升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资金方面,可以为文旅企业提供优惠政策或一定的资金支持,扶持文旅企业的发展。

(二)大力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

近年来,德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相比之下,旅游产业发展稍显滞后,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德州市人文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但自然资源较少。德州市各个区县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历史古迹分布各地,使得德州市旅游景点比较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建议德州市深度挖掘文化元素,依托文化创意,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加大科技投入,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管理服务以及旅游产品营销等各个方面广泛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互联网+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实施“旅游+”战略,推动旅游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产业的跨界转型升级。

(三)加大文旅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

德州市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应注重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选拔。鉴于现在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大多数院校文化和旅游专业分开设立,所培养出的人才只侧重文化或旅游一方面的能力,缺乏交叉型复合人才,对文旅融合发展不利。建议高校开设文化旅游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文旅复合专项人才。积极引进国内外文化旅游高级管理人才,为德州市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指导与支持。主动学习其他省市优秀的文旅融合发展经验,增强德州市文化旅游发展实力。

猜你喜欢
德州市文旅文化产业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平凡的岗位 非凡的业绩——记德州市关工委名誉主任蔚立臻
德州市2014年旱灾应对措施与经验分析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