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山县草果产业发展的思考

2021-11-29 14:56李自光
云南农业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草果病虫生产

李自光

(贡山县农业综合发展服务中心,云南贡山673500)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位于怒江大峡谷最北端的滇藏交界处,县内最高海拔5128 m,最低海拨1170 m,相对落差3958 m,地势北高南低,年平均气温14.7℃,全年日照数1322.7 h,年均降雨量1667.4 mm,年无霜期长达274 d。境内原始植被丰茂、森林覆盖率高,有42 条溪流涓涓流淌,负氧离子含量高,非常适合种植优质草果。生产出的草果具有产量高、品质好且其香精含量较高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供不应求。依托资源优势,加快草果种植和开发利用,对于提升群众科技素质、持续稳定提高群众经济收入、维护边疆经济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草果产业取得的成效

贡山由于独特的自然气候环境,非常适合种植草果,且草果种植历史悠久。贡山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贡山草果产业发展,且将草果产业纳入“十二五”和“十三五”发展纲要,作为全县重点产业进行培植。特别是近几年,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国家对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尤其草果种植项目、草果提质增效及生产便道和运输索道的建设推进,方便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群众生产积极性和草果产量质量均得到提高。其次,草果种植效益高且可持续增收、农民对草果种植积极性较高,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截止2018 年底,全县草果种植面积1.46 万hm2,产值3513万元,户均增收5100 元。种植草果已成为各族群众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草果户均种植面积1.48 hm2,种植面积超过6.67 hm2的农户将近50 多家,年收入超过10 万元的超过10 多户。带动4100 多户贫困人口持续稳定增加经济收入。

随着种植规模和产量的增加,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引导支持帮扶下,先后建成了“贡山富民草果加工销售配送基地”、“怒江贡当石头阁农林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贡山神田生产开发限责任公司”,年加工能力达0.45 万t。同时,先后相继成立草果生产协会8家,其中普拉底乡草果协会会员达4294 户。同时,创建了“独龙神田”、“贡珍山品”、“善源堂”等草果品牌。年销售干品605 t。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发展保障

为发展壮大草果产业,推进贡山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草果产业先后纳入“十二五”和“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作为全县重要的特色产业推动发展。

2.2 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聚集草果特色产业,积极争取“兴边富民”工程、“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各种产业扶贫项目,不断加大对草果产业的扶持力度。

2.3 强化培训,做好跟踪服务工作

在种植管理上,加强业务指导,开展技术交流。充分利用“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科技“三下乡”活动和日常农业科技培训等各类资源,采用集中培训、现场交流等多种形式,从育苗技术到种植技术到科学管理技术,年年培训,切实做到该技术“家喻户晓”。在销售服务上,借助贡山县一年一度召开“草果交流会”等平台,加大宣传贡山草果,提高对外知名度,努力打造自主品牌;向广大种植户提供市场信息,保障农民增产增收。

2.4 产供销融合发展

以县供销社牵头,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小规模经营联合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生产统一销售,不断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其次,加大草果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强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生产模式。

2.5 农艺农机进一步融合促进草果产业发展

随着打草机、简易生产索道等农机具推广应用,草果生产成本及劳动强度进一步降低。据统计,2018年全县草果地机械除草面积达0.47 万hm2,占草果种植面积31%。

2.6 增强绿色意识品牌意识

随着人民生产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农产品数量的要求逐步转向对质量的要求。为提升贡山县草果声誉和市场竞争力,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制定推行地方农业生产标准,强化日常病虫草鼠害防治用药监管,严禁剧毒高残留农药在草果生产中非法使用。从源头上防止草果出现质量问题,为生产无公害原生态的优质草果产品提供保障。先后完成了“独龙神田”、“贡珍山品”无公害产品认证和有机产品认证工作[1]。

3 存在的问题

3.1 栽培管理粗放,产量低

贡山县在草果生产上只进行简单的清除杂草工作,不施肥,不防治病虫害,更谈不上品种改良应用,导致贡山县草果产量低。

3.2 各地发展不平衡

由于草果种植需要土质疏松湿润,且要求一定的遮阴条件,故全县草果主产区集中在普拉底乡、茨开镇、独龙江乡,3 个乡(镇)的种植面积为 1.32 万 hm2,占总面积的92%。而丙中洛镇、捧当乡2 个乡(镇)实际种植面积只占总种植面积的8%。

3.3 面临品种退化风险

草果作为一个普通经济作物,和其它作物一样,长期在同一块地种植同一品种,容易引起品种退化、品质降低、产量下降、病虫加重。贡山县还没有建立完善草果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及更新换代工作机制。

3.4 草果病虫防治体系有待建立完善

草果是贡山县最大的支柱产业,而贡山农民长期以来普遍缺乏草果病虫防治意识,还没有完备的病虫害监测及防治体系,病虫防治技术储备不多、人才不足。如果平时不注意这些基础性的工作,一旦病虫害大面积发生流行后,防治成本是很高的,甚至改变一个产业的走向,会给整个产业带来灾害性的损失。

3.5 产品加工滞后

由于贡山县加工厂少、加工能力不足,草果附加值低。2019 年全县60%的草果都以新果出售到外地。

3.6 宣传力度不足、品牌打造滞后

随着贡山交通的进一步便利,游客逐渐增多,但路过的很多游客都不知道贡山有草果,而且是优质草果。

4 发展建议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生物产业强县”目标,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草果产业,坚定走绿色草果之路,农业农村、发改、供销等部门合力推进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品牌培育、市场开拓等全产业链打造,促进草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4.1 多渠道筹集资金,夯实草果产业基础

抓住国家产业扶持政策,着眼长远,采取种植大户集资、争取国家扶持等方式,加强草果加工基地基础建设,加快生产便道索道和滴灌技术设备的推广应用,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提高群众生产积极性[2]。

4.2 科学制定草果加工工艺流程,加快普及标准化加工技术

扶持鼓励有能力有意愿的群众兴办草果烘干厂,以烘干厂带动大田生产,以烘干厂稳定市场价格,防止草果市场剧烈波动。积极引进精深加工企业,以增加草果附加值。

4.3 重点培育,实现产业与资源优势深度融合

草果产业竞争必定是品质竞争,依托贡山县得天独厚自然资源优势和草果的香味优势,着眼长远,选育高产优质绿色新品种。

4.4 加强草果提纯复壮及新品种更新换代工作

进一步加大草果品种普查和草果提质增效力度,建设优良品种育苗基地,并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引进省内外高端技术人才或者联合省内外科研院所,培育高产优质的新品种,逐步更新退化的老品种,及时改造草果中低产田。

4.5 推行绿色生产,促进草果产业可持续发展

围绕县委、县政府“全国生产农业示范县”的目标,建立健全草果病虫防治体系,强化病虫监测及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的研究。采取试验示范与实地培训相结合,不断增强群众病虫防治思维。强化灯诱、板诱、网控等植保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采取生物防治、合理密植,采取分批采收,烧毁病株,深埋枯枝病叶等切实有效技术措施,防止或减缓病虫传播流行。

4.6 加强宣传,提升贡山草果知名度

在贡山县南大门腊咱或县城对面或在丙中洛景区,建议建设一座大型草果标志建筑,让游客一进入贡山地界就知道进入了“草果之乡”。其次,积极参加省内外各种农产品展销会、恢复普拉底乡草果节等活动,深入挖掘草果文化,不断拓展草果销售市场渠道。集中草果加工企业、专业协会、科技人员、种植大户共同搭建草果信息交流(微信群)平台,普及先进草果生产管理技术,及时发布草果市场信息。

猜你喜欢
草果病虫生产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阿宽的生产小组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山西省果树中后期病虫预报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炖肉放草果,提鲜健脾
豆花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