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经济的城乡规划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教学模式分析

2021-11-30 12:20董武娟湖南城市学院湖南益阳413000
安徽建筑 2021年11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专业经济

董武娟 (湖南城市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1 引言

目前,中国已经全面迈入规划国家土地空间的新时代。即使城乡规划一直是工程一级学科。然而,现如今国家对规划人才的需求已经逐渐产生了变化,而城乡经济学在城乡规划专业中属于重要的理论课程,如何有效适应时代发展,开展专业升级和改革是课程教育体系革新的重要内容。

2 概述

现如今,中国城市建设正在持续进行,并且提出了生态城市、绿色、创新、智慧等城市的建设理念,指出了近年来中国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对城市规划型人才和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与社会需求。早在2011年的时候,城乡规划专业就已经被调整成为了一级学科,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与教育部提出了“城市规划人才培养应是多类型、多层次的”,在此期间我们能够看出,为了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主要发展方向,并根据自身具有的特点,建立特色鲜明、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重视的问题。我国于2017年6月12日教育部就发布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并且在此指南中提出了全新的工程研究和实践项目,同时分成了二十四个研究方向,以此来探究新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形势,对高校人才教育的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提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运行制度。并且于2018年6月21日在四川成都开展了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机构提出了必须进一步在学习中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为此我们有必要充分贯彻习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论坛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检测“以本为本”,促进“四个回归”,加快发展高水平本科教育,最大程度加强人才培养能力,为中华民族复兴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同时对高校培养优秀人才提出了新难题,对传统专业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城乡规划专业属于一级学科,为新型城乡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然而,伴随经济形势的持续发展,目前,我们必须进行转型,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有效满足对新时代的需求,有必要研究全新的培养与教学方式。

伴随社会发展脚步,新经济形势促进了城市的改革,例如:数字化、智能化、量子通信等技术代替了数字与智慧城市,有效促进了城市空间与城市作用形成极大变化。由于空间Gis技术把城市建设、城市经济、管理、民生等信息和地理空间位置联系起来,达到更加精确的服务,此外,新时代的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将会让社会服务更加便捷。由于城市发展更加高效,所以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社会经济对公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些突出变化造成城市设计技术、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变化。由于新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让培训方案中有关农村规划的课程变得更为重要,农村经济的兴起必然会对城乡规划人才培养计划的变形产生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目的不再局限于企业设计院,并且可以参与咨询、互联网等有关行业的企业的概率也会不断增加。

新经济对城乡规划方案的影响图

3 新经济对城乡规划人才培养计划产生的影响

新经济形势对以往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在课程改革、实践、课程增设等方面进行了新的调整。以此对新经济、新社会的需求与发展进行试验,整体变化如下图所示。

3.1 增加大数据有关课程比重

大数据和智能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移动互联网、数字地图、GPS等各种新的数字计划,并且这些技术对城乡规划专业建设产生了影响,也是目前最为关键的租车部分,GIS能够对城市资源数据开展空间规划与合理处理,对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城乡规划与管理信息化等计算机辅助技术进行使用,让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使用引起人们的关注,并且GPS、数字地图等各种技术越来越受到GIS课程建设的重视。

3.2 补充大尺度空间规划设计课程

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技术同样得到了进步,并且因为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关于城市土地的性质和保护、调整和发展的潜力,以及如何面对塑造城市空间形态与建设管理是新经济背景下城市规划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城市大规模空间规划设计的有关课程逐渐应运而生。现如今,大型区域空间的设计已经变成城乡规划设计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例如:空间句法验证、GIS系统下的三维形状演绎、大尺度街道线性数据民意调查等设计方法,可以辅助规划设计。

3.3 革新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教育内容

在建设智慧型城市的过程中,必须对城市综合防灾计划进行变革,“智慧防灾”系统规划将会变成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重要内容。基于大数据环境,城市预防灾害的规划设计发生了重大突破。大数据为构建区域层面更大的数字预防灾害系统变成了可能,构建“智慧防灾”系统规划,大数据能够最大程度对城市的各项资源进行开发、整合与使用,完善城市防灾系统的基础设施,让智能防灾系统响应智慧城市。

3.4 注重农村规划和课程设计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机会,引入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特色城镇、田园综合体等理念,以此来形成农村规划课程,使企业与学校对其更加重视。目前,城乡道路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环境,为减小城乡差距,增加人们生活的便利性,对人们出行需求进行满足,一大批城乡公路已经获得规划与建设。

3.5 需增加城市空间规划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课程

目前信息技术对以往的社会问卷调查、访谈、测绘等为主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改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研究方式把数据网络与空间定位技术融入到传统的调查研究中,有效提高了研究的效率与深度,让调查数据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庞大,其结果显示出样本数量大、动态实时、微观细节的特点。在新经济的环境下,城市体质的新变化要求有关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变,并对专业数学课程进行相应的补充。

具体有以下几方面需要加以改进。

①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调整,根据新经济形势增加与新经济相适应的专业课程,对以往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完善,一部分传统的专业科学将会被修改与增加,并且进行合并。经过持续完善,学生可以在新人才培养计划中吸收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并经过两改—增,对人才培养计划进行调整。

②目前,学生能够使用数据工具将会快速获取广泛的知识,假如依旧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将无法满足教育学生知识的目的,同时学生会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感到厌倦,因此,出现了一些创新的适应性教学模式。如何与微课、翻转课堂、模拟实验、MOOC、学术交流等现代教学方式有效结合,将变成未来课堂培训模式的趋势。

③目前开展专业教学改革,新经济环境下,大数据、智慧城市、互联网规划专业持续开拓互联网+、智慧城市,以此来确定城乡规划专业的发展方向。经过对并行教学模式与特色教学组合系统的探索,建立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改革模式。例如:通识教育、专业核心、方向、专业基、个性化延伸、毕业设计等方面的课程,在开展全周期教学的时候,对理论和实践课程不断衔接,并把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作用最大程度发挥出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新思想。

4 新经济环境下城乡规划企业对工科人才的需求

新经济主要是以信息技术改革与创新机制作为基础,城乡规划企业的产业组织结构发生了基础性的改变,不按政策与宏观设计进行规划设计。我们更多地依赖大数据、生态与智慧城市、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与理论进行规划设计活动,而城乡规划设计更为详细、接地气的这些质变,强调蓝图与文本更拥有指导性与实效性。例如:城市、大尺度城市空间、智慧城市等具体设计工作将不断提高,从过去开始,规划设计越来越重视设计层面,因此要求设计师利用更多设计方案与手法,例如:GPCAD、GIS等应用软件,并且社会企业对规划设计的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元化、综合化的复合型人才获得了企业更多的喜爱。

5 结论

综上所述,新经济环境下,各个行业在获得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必须面对各式各样的挑战。对大学生开展具有合理性的“增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专业能力,对目前经济形势的需求进行满足。作为一所学校的专业培训,其不但能够教会学生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把握一种专业的思维方法,高校有必要根据企业和经济的实际需求,对大学生进行增减负担,制定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在面临新经济的城乡规划专业时有必要加强内涵与特色建设,还应该持续改变教学路径,研究全新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工科人才。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专业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理念及运用探究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论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利弊
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