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冬泳 强体健身

2021-11-30 02:45霍寿喜
养生月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冬泳热身游泳

◎霍寿喜

现如今,冬泳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一项体育运动了。无论是塞北,还是江南,大大小小的冬泳比赛,让人们忘记了天寒地冻。

有关冬泳的健康效应,报道较多。确实,冬泳可以兴奋人的神经系统,增强新陈代谢和皮肤营养,促进美容和皮肤的光洁;冬泳还可以增强体质,预防多种疾病,使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得到加强。

但是,参加冬泳运动,必须是有“备”而游,切不可贸然下水,否则,不仅不能健身,反而会伤身。具体来说,冬泳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注意“因人而异”“看天择水”“循序渐进”“泳前热身”以及“泳后保健”,同时,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因人而异”的意思主要是“人的身体情况决定是否适宜冬泳”。不是所有会游泳的人都适宜冬泳的。保健学家普遍认为,心、肝、肾有严重疾病者,以及脑血管病、高血压、关节炎、各种溃疡和皮肤病、急性呼吸道疾病(包括感冒)患者,不宜进行冬泳。经期妇女也不能进行冬泳活动。当然,一些年老体弱者,参加冬泳也必须慎重,最好能征询医生的意见,不可贸然冬泳。冬泳的强度和时间,也要根据各人的体质和耐力状况而定,不能蜻蜓点水,也不能过于疲劳。

冬泳当然要考虑环境因素,要学会“看天择水”。冬泳最好选择晴天,地点宜选背风向阳之处,时间宜选在午后1时以后、3时之前。至于冬泳对天气和水质的要求,一些冬泳行家把它概括为“四游四不游”,即:“游晴不游阴,游雪不游风,游雨不游雾,游清不游浊。”每年冬至到春节这段时间,冷空气活动频繁,正是冬泳爱好者下水游泳的黄金季节。

冬泳最好从夏秋季节开始,这其实就是冬泳的“循序渐进”原则。夏季要坚持经常游、长距离游,练身体、练耐力、练毅力,熟悉水性。到了秋季,坚持天天游,日日练,不管天气阴晴风雨,也不管气温高低冷暖,不要间断,使自己的身体逐渐适应天气和水温的变化,从而一步一步地迈入冬泳。如果在夏秋日从没有游泳过,也没洗过冷水浴,只是带着凑热闹的心理,到了冬季才贸然来参加冬泳,经历过冷空气和冷水的强烈刺激,他就极有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皮肤过敏、寒战、四肢无力等症状,十之八九会感冒,甚至会引发关节炎、心肌炎等病症。

有经验的冬泳爱好者,总会注意下水前的各项准备(包括“热身”)。首先,在饮食方面就特别注意:尽可能地拉开吃饭和冬泳的间隔时间,绝不喝酒,以避免腹痛、腹泻和水中昏迷窒息(即使冬泳后喝酒,也容易刺激心脏而可能发生意外);泳前随时补充一些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防止低血糖反应。游泳之前,可来个快速“热身”:立于水中洗脚洗头,并撩水浇身,最后再全身入水,从而避免水中抽筋。

冬泳上岸后,要尽快用浴巾轻轻擦净身上水滴,以免体表温度散发过快,消耗更多体能;快穿衣服,最好选择方便、柔和且保暖性能好的衣服,以达快速保暖;穿好衣服后,最好能喝些热水,吃两块巧克力,以补充热能,恢复体力;勿剧烈运动,以免损伤关节,最好是慢跑,活动到身体不打寒噤为止;回家之后,再洗个热水澡,有助于舒张血管,消除疲劳。

当然,冬泳过程中也要注意科学保持体力,坚持良好的心态。冬泳最好选择较省力的蛙泳,泳姿宜舒展、柔和,动作不要僵硬,否则不仅费力且游不快;抬头张口深吸气,低头吐气快呼出,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要根据水温高低决定游时长短,不要争强好胜,超时超远冬泳,对身体有害无益;最好能有泳伴相随,避免突遇险境时孤立无援。

猜你喜欢
冬泳热身游泳
冬泳,你需要知道几点
世界最大“充电宝”为冬奥“热身”
冬泳,勇敢者的游戏
爱上冬泳身体健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两会热身:以优异成绩迎接十九大
冬泳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