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机制研究

2021-11-30 04:48
贵州民族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干部群众共同体中华民族

陈 辉

(中央民族干部学院 民族干部教育研究中心,北京100094)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过程是理性认同、情感认同、利益互动、自律转化和制度保障的内在统一。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以理服人、运用灌输和全面渗透方法,确保入脑入心;重视各民族群众的情感需求和利益需求,激发其内生动力从他律转化为自律,同时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基础是当前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一、理性认同机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理性认同机制是指各级党委政府宣传部门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国家观以其理论的彻底性说服、引导各民族干部群众达成理性共识,从其内心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而自觉践行。

首先,用理论的真理性说服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现实发展的必然,具有科学的真理性,是各民族群众的期盼。因此,要让各民族群众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国情的客观现实,形成于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事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等”[1],使各民族群众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最终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符合时代发展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伟大事业,只有首先在理论上具有说服力,才能被各民族干部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进而转化为各民族干部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由此达到为各民族干部群众所自觉遵守和奉行。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始终坚持从中国民族国情和各民族群众的政治和经济诉求出发,科学构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成功地解决了中国特色的民族问题。同时,坚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武装全党,坚持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和历史经验教育各民族干部群众。因而,其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其次,运用灌输方法,确保入脑入心。共同的历史基础、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推动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但是科学正确的符合时代发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一蹴而就、自发产生的,必须从“外面”灌输到各民族干部群众中去。不断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文化教育,让各民族群众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历史上和现实上都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深刻认识到各民族共同开拓和创造了辽阔的疆域、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灌输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无产阶级革命群众的重要方法。列宁指出:“工人自身没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3]建国初期连续开展的两次全国性的民族政策大检查取得的伟大成就,就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政策灌输的成功典范。因此,只有不断地正面灌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使各民族干部群众入脑入心,形成一种心理定势,转化为他们内在的感受和情感,进而成为他们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具体行动。

第三,注重思想渗透,形成心理定势。列宁强调,不能通过说教或空洞的鼓动就能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和思想品质,而是需要把这些理念和品质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全面渗透到各民族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如利用国家庆典和各民族的节假日全面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文化,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堂、进工厂、进社区、上网络,只有这样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才能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各民族干部群众的思想意识中”[4]。

灌输和渗透互为依存,辩证统一。各民族群众接受和内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建立在各民族干部群众个体的亲身体验活动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正面灌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各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全面渗透中华各民族文化、经济和政治上的共同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从理性上认同,各民族干部群众才能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以为中华民族成员而自豪,进而转化为外在的自觉行动。

二、情感认同机制

人的理性和非理性共同作用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人们对自身所属的社会关系组织的认知,这种认知的形成过程中也离不开非理性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情感归属对人的社会化至关重要。因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要突出情感认同的作用”[5]。只有情感的认同才会内化为各民族干部群众的行为;只有激发各民族干部群众的力量和热情,转化为内在需要,才能促使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深刻的认同。情理互为依存。真情实感不是建立在空中楼阁的,而是来自于对客观事物有深刻的理性认知。同样,人们的认知过程也离不开情感因素的影响,感情具有调节和控制人们的认知行为的作用。因此,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是激发其内在的主动性的根本动力。强烈的爱憎、好恶情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人们的各种行为。只有切身的情感体验,认知才深刻,只有真挚的情感才能转化为外在的积极行动。情感认同对认知认同有巨大的强化作用。因此,培养各民族干部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干部群众的情感需要[6]。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所以能从自在走向自觉,源自于共同的地域、经济基础、文化基础、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孕育了中华各民族共同的情感。中华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发展离不开中华民族共同体利益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的丰富和发展由中华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共同发展汇聚而成。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深深嵌入到各民族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各民族干部群众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自身的情感归属和感情需要。同时,“各民族群众的情感需要也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不断增强”[7]。一方面,中华各民族群众也始终把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把“五个认同”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一分子的神圣职责;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对各民族群众充满深厚的感情,始终把各民族群众的政治解放、经济发展、共同富裕和实现各民族群众的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关注各民族群众的情感,关注、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价值目标,夯实各民族群众情感认同的物质基础。

其次,各民族群众在社会参与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8]。人的情感体验来自实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体验和认同必然也要在各民族群众共同捍卫祖国的统一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产生和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坚决反对一切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行,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9]中华民族共同体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因此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文明富强充满渴望,“正是这种情感认同和需求促进各民族群众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1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证明,促进各民族干部群众在情感上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必须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努力形成合力强大的社会态势[11]。

第三,情感认同机制与理性认同机制的辩证统一。深刻的理性认知和认同激发相应的情感,情感促进理性认知的深刻和认同的坚定。一方面,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建立在认知与情感之上。另一方面,认知与情感外化需要坚强的意志才能实现。因此,必须使各民族干部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有积极的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有积极的认知,在此基础上真情实感才能产生,才能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党的事业发展和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产生共鸣,进而形成坚定的意志力量,积极践行。人们内在情感认同转化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也是各民族干部群众将内在自觉的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和文化观和相应的情感转化为外在的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实际行动的过程。因此,各级党委政府的宣传部门和各级学校在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中,既要重视理性认同,又要关注情感认同,更要培养各民族干部群众的理性信念,提升意志力量,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坚定的爱国行为。

三、利益互动机制

利益是人们对物质需求的满足。马克思主义从物质决定精神的唯物论出发认为特定社会关系后面是利益关系,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来自于追求利益的最终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利益互动机制,是指各级党委政府的宣传部门要立足于各民族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既要关照社会发展和国家发展的利益,又关心各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利益的需求,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共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2]邓小平同志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各民族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13](P14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工作要见物,更要见人”“推动民族工作,既要依靠物质力量,也要依靠精神力量;解决好民族问题,既要解决好物质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14]思想决不能离开利益,利益是思想的决定者和产生的根源。从本质上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利益关系的反映和维护,是各民族干部群众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体现。利益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物质利益。共同的经济利益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物质基础,忽视各民族群众的物质利益要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将可能是无源之水。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所以为各民族群众普遍认同,其本质原因就在于它有机地统一了党和国家以及各民族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了中华各民族群众的共同繁荣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阶级本质的体现。为各民族群众谋福利,服务各民族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后就领导各民族群众开展武装斗争,历经磨难,最终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各民族的政治解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民族群众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经济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带领各民族群众发展经济,改变各民族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为各民族群众谋利益,使各民族群众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民族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各民族经济交往联系越来越紧密,文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各民族群众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不断得到发展和满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族大力发展经济,带领各民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同时为使各民族群众心中扎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带领各民族群众全面推进“五大建设”,实现各民族群众全面步入小康社会,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具有坚实的客观经济、政治和社会基础。

当前,各级党委政府要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不仅要避免形式上关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忽视各民族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要克服只讲各民族自身的利益,把维护和实现各民族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根本价值评判的标准。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各民族群众的利益发展,完全能够被各民族群众自觉认同和接受。

四、自律转化机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自律转化机制是指各民族干部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认知、认同到自觉践行是从外在的宣传教育转化为各民族干部群众的自我认同,并身体力行的过程。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就是引导各民族群众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辩证实践过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需要外在“他律”,即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制度保障、政党领导和宣传教育,体现的是规定性和约束性。因此在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宣传部门和各级学校要深刻把握时代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不仅要讲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需要,更是各民族群众自身安全和根本利益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不断在全社会大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文化教育,要讲清楚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守望相助、共创中华的历史,要讲清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国情,要讲清楚中华民族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汇聚而成,是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不断增强各民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入脑入心。各级党委政府要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稳定持续脱贫、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具体工作中,与各民族干部群众日常生活工作相结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有其内在的规定性和要求,各民族干部群众要把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一员的神圣使命和职责等外在规定与约束转变为自己的内在的情感和精神追求,即实现由他律向自律转化,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最关键、最根本的环节。

自律与他律辩证互为转化是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这一过程关键在于由知转化为行。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本质上是“各民族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宣传部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宣传教育下,实现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华民族的自我认知,付之于行动的过程,实现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15]。这种状态是各民族群众由他律到自律的辩证统一。他律是唤起各民族群众的自我教育意识,发挥各民族群众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自律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终极目标和归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宣传部门和各民族群众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的良性互动过程。所以,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宣传部门和各级学校应当遵循自律转化的规律,要关注各民族干部群众的情感需求和利益需求,运用各种宣传教育方法和有效手段,充分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要积极引导各民族群众自觉养成以中华民族为自豪,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要自觉养成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把维护国家统一作为自己神圣的职责。各民族群众通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我认识、自我接受,最终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同呼吸共命运,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情感归属,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进而外化为实际行动。

五、制度保障机制

制度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深化实践的保障。制度建设关系到人们生产生活秩序的稳定。“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3](P33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受各种社会关系影响的复杂的过程,必须依靠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制度保障机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1]。制度设置得好,效果才能得到保证。为了保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正确形成,必须有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制度保障机制就是通过构建有效的组织领导、管理监督的体制机制,确保各民族干部群众的行为或行动能受一定的约束,从而保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确形成。

组织领导首先是指要坚持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绝对领导,各级党组织要负起主体责任,牢牢掌握领导权和主动权,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各级党委要统一协调部署,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合理分工,形成强大持久的合力。要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序高效实施,各级党委政府还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整个过程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持续发展,确保目标与结果一致。在各级党委政府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还要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各民族群众的监督和批评遏制各级党委政府宣传部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出现;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在社会监督和参与过程中各民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水平的提高。激励机制是通过激发和鼓励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情和“四个共同”“五个认同”的认知、增强中华民族自信自强,持久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激励机制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宣传部门运用精神的、物质的手段最大限度激发各民族群众的主体性,鼓励他们建立科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种教育机制。为了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必须要有多种多样的激励方式。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鼓励各民族群众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分子、先进榜样,坚决打击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和组织。要与各民族群众建立起情真意切的血肉联系,用真挚的情感去关心和呵护,进行主动诚恳的情感交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各民族群众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守望相助、风雨同舟的温暖,能以成为中华民族一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从而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积极情感转化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的行动。法规制度保证,就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从而助力各民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新时代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情感和理性认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中的重要作用[16],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不断深入到各民族群众之中,体民生之苦,解民生之困,让各民族群众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同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体制;充分利用他律向自律转化机制,把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积极情感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猜你喜欢
干部群众共同体中华民族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坚持领导带头 强化监督检查 以优良的作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领导带头 强化监督检查 以优良的作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解决基层理论武装“入心”的几个难题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