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必有其寿

2021-11-30 07:04
养生月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健康长寿寿命长寿

养生专家认为,人的长寿与个人德行有着密切的关系。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生序》中指出:“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终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石希迁是我国唐代的著名禅师,世称石头和尚,91 岁时无疾而终,谥号无际大师。他的高寿在人均寿命仅有30 多岁的当时,是相当罕见的。他曾以处方的形式给世人开了这样一个健康长寿的秘诀:“慈悲心一片,好肚肠一条,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服用的方法为:“此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菠萝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切忌言清行浊,利己损人,暗中箭,肚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速须戒之。”石希迁的这一长寿秘诀,简言之为:德者寿。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心善德高者五脏淳厚,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相反,心恶德劣者往往病多寿短。现代医学认为,善行能使人大脑分泌出一种天然的镇静剂,可使人获得内心的温馨,有效地解除心中的烦恼。坦然愉悦的心情,有助于增强人的免疫功能,能使神经系统及时沟通骨髓与五脏,产生抵抗病菌、病毒感染的细胞,因此免除疾病的侵蚀。而一个心怀恶意,常损人利己,脾气暴躁的人,要比正常人患病死亡率高出许多。时下,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满足口腹之欲已经没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道德对寿命的影响更加凸显出来。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恪守道德的人,凡事出于公心,心情爽快,平静恬淡,为人友善,处事积极。在此心境下,神经内分泌系统运转正常,各个脏器之间配合调节正常,各脏器功能正常发挥,自身免疫力增强,疾病也就无生长的土壤。反之,那些缺乏道德的人,为了一己之私利而不择手段,并且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甚而违法犯罪,腐败堕落。在此情境下,很容易诱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巴西著名医学家马丁斯认为,屡屡贪污受贿的人,容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病和精神过敏等病症,最终会在恶劣心境的重压之下,在各种疾病的折磨下,或者早衰,或者早亡。

《左传》云:“有德则乐,乐则能久。”相关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凡长寿者,大都是德高望重。道德与寿命息息相关,恪守道德、崇尚道德,不但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我们每个人健康长寿的需要。如果我们每个老人都能够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积善成德,定能长命百岁!

许多疾病的发生源于不良情绪。医学界近年研究发现,65%以上的疾病都与心理上郁闷压抑有关。内疚、自责、忏悔、恐惧等精神负担和异常情绪的频繁发生,不但能摧毁一个人的健康精神面貌,而且能激起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不良反应,进而影响到人的正常生理代谢过程,降低免疫功能,导致疾病缠身,自然就难以长寿了。

只有重视修德养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心胸坦荡,身体机能才能和谐,纵然遇到险境,也能泰然处之。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良好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泌出一些有益的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使血液的流量及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免疫系统功能,提高肌体抗病能力,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道德修养,养护好心理,做一个宁静、仁慈、善良的堂堂正正的人,使自己真正成为身体上、精神上、心理上健康的老人。

猜你喜欢
健康长寿寿命长寿
长寿秘诀
爱情使我的父母健康长寿
健康长寿首次有了“官方定义”
植物蛋白有助于长寿
仓鼠的寿命知多少
马烈光养生之悟 自静其心延寿命
世界最长寿的人
恐龙的寿命有多长?
一位台湾老板的健康长寿经
你的寿命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