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保护非遗政策下云阳板的传承与发展探索

2021-11-30 11:40徐茜甘肃省陇西县文化馆
品牌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陇西云阳甘肃省

文/徐茜(甘肃省陇西县文化馆)

陇西云阳板舞本身是民间纪念活动,而如今已成为甘肃省陇西县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发展到了今天,已经成为具有较强自娱自乐性质的群体民众舞蹈艺术。但随着时代变迁,经济加速发展,新兴传媒手段的广泛应用,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质量要求也在快速提高,对于艺术的需求也不断地发生改变。云阳板舞因为无法带来直观的收益,无法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同时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群众的参与性明显降低,云阳板舞的表演人员不断减少,能够有兴趣传承的青年人更少。

此外,从云阳板舞本体上看,其形态、服饰等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与现代社会文化有很大的不适应,与新时期的大众审美需求出现脱节,甚至出现被年轻人排斥的现象,无法满足普通大众的审美,逐渐由大众变成小众,从而走向被人民群众遗忘或放弃的尴尬境地。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陇西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上,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在2013年,陇西云阳板入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为云阳板的传承与发扬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随后云阳板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论文从陇西云阳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角度出发,讨论遗产保护的同时,探寻有效途径,推动云阳板的适应大众审美水平途径,并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不断探索创新,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途径。

一、产生与发展过程

陇西云阳板是甘肃省陇西县的一种民间集体舞蹈艺术,因其道具传说是由八仙之一曹国舅的法宝“云阳板”演变而得名。事实上,“云阳板”这一称谓的由来并没有文字记载。而与之相对应的拍板之记载,最早见于魏晋时代。道教中拍板也称“阴阳板”,所以有人认为,陇西云阳板名称存在由道家“阴阳板”演变为“云阳板”的极大可能。云阳板有几千年的流传历史,发展至今,在陇西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中,这种传统舞蹈便具备了独具特色的地域色彩。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陇西县都会有民间自发组成的朝山队上山纪念,云阳板舞参与人员众多,场面极其壮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云阳板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逐渐走上大众舞台,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在1994年举行的中国第四届艺术节上,陇西县新创编的《陇西云阳板》一经演出,好评如潮。1997年,《陇西云阳板》荣获甘肃省广场舞“群星奖”银奖。在1999年举行的甘肃省建国50周年文艺晚会上,陇西县新创编的《云阳板敲得满天笑》进行了表演,引起了广泛的好评,被甘肃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随后被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采用并多次播出。

此后,《云阳板敲得满天笑》经过多次改编,先后参加了兰州华夏献土仪式演出等多种演出活动。2001年,《云阳板敲得满天笑》荣获第二届定西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在2012年举行的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上,“陇西云阳板”作为甘肃省唯一民间舞参赛代表,在“山花奖”广场舞比赛中荣获银奖。因为陇西云阳板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其先后入选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也是陇西县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二、云阳板的舞蹈表演形式

陇西云阳板指的是表演者手持的道具,其内贯有铜钱,装饰图案精美,拍击声音清脆。云阳板舞起初是陇西当地庙会之中的一项纪念活动——朝山会,颇受当地人民喜爱,随着时代发展,如今云阳板舞已经发展成为人民群众在庆典中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

陇西县城南的仁寿山,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会有“朝山会”。一队队“朝山队”在旗幡引导下,云阳板舞者挥舞着长板进行着表演。队员装束如仙童,他们手执“拍板”,即云阳板,排两行,二人一列,作对称式挥舞前进,极为壮观。

云阳板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其起源与演变,尚未找到准确的文献记载。从表现形式上、舞蹈动作、表演内容看,陇西民间朝山队中,既有佛教元素,也含道教成分,这与陇西地区民间信仰中佛道交融的悠久历史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三、云阳板的创新与发展

近年来,陇西县在云阳板的传承和发展上加大投入,对舞蹈内涵进行了挖掘,并不断创新,重新创作演练,并成立了专业团队——陇西云阳板演出队。演出队在承担群众性文化演出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文化活动,使得云阳板的传承发扬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其中改编后的陇西云阳板,继承了传统云阳板舞蹈的动作和步法,在植入了新的元素,充分展示出了黄土高原民间舞蹈的风采。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新的传媒手段的广泛运用,人们对文化的接受渠道变得多样化,对于文化内容的追求也越来越多样性,这对于传统文化而言,就必然面临着挑战。所以要不被淘汰,能让大众接受并喜爱,就必须紧跟时代,不断创新发展,赢得大家的青睐,并充分发挥文化的促进和引导作用,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推动。

(1)要提高认识,为云阳板的发展提供保障。云阳板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传承并发展,就必须有足够重视。应当以政府为主导,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相关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同时应给予足够的物质保障,在资金上进行落实,保证工作的开展,保证专业演职人员无后顾之忧,能够安心从事创作和表演工作。

在政策上进行倾斜,疏通文化艺术的发展通道,为云阳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近年来,陇西县积极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开发,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云阳板舞的表演团队也更加专业化,这对于云阳板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效地带动了群众的参与性。

(2)要营造氛围、创造条件,调动群众的参与性。云阳板舞本身是民间自发组织,其传播方式主要以心传口授、言传身教为主,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具有社会性和松散性的特征。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于文化的接受渠道和内容形式的改变,云阳板逐渐由大众文化变得小众,尤其是在年轻人中,参与性明显降低。所以要保证文化传承,就应当让云阳板回到人民群众当中,继续激励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让年轻人喜欢并学习,保证不出现断代。要通过主力团队走进群众之中,进行表演、宣传,并进行讲授,通过文化下乡、三区文化活动等形式,让云阳板在群众中扎根。

(3)要不断创新,让云阳板更加适应现代文化,更容易让人们接受,更易于传播。任何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都必须与时代文化相结合,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一样需要创新。所以在当前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情形下,云阳板也应该加快创新步伐,以创新促进发展。在表现形式上应积极引入现代文化的元素,让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相结合,创作出符合当代文化发展的需要,更有时代意义的新时代作品。要创新创作以云阳板为元素的新时代作品,结合现代文化艺术元素,创作出具有流行文化元素的新作品,以流行文化的方式进行传播,让作品更具生命力。

(4)要创新传播形式,开启多元化传播渠道。在传播途径上,要充分借助现代的大众传播媒介,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展示云阳板的魅力,让更多人了解这种地域特色的文化形式,让云阳板在新时代焕发生命力。

在短视频传播成为一种主流的现实情况下,云阳板也应该借助短视频这种渠道,将优秀作品展示出来,走向大众,让更大范围的人群了解到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形式,提高云阳板的知晓度。

(5)要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意识和创作热情。艺术的发展离不开群众基础,而群众往往是创新创意的重要土壤,所以在云阳板的发展中,应当建立以专业团队为主导,以大众参与为目标的发展形势,通过组织赛事、征集优秀作品等形式,鼓励大家在传统云阳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创作,让大众传承更有动力,让云阳板回归大众,更有生命力。近年来,在新媒体上,有不少年轻人对传统的戏曲艺术进行了再创作,让传统艺术借着新媒体而返新,在年轻一代的创新创意之下,展现新的形式,让传播效果达到更大化。

(6)要将教学形式多元化。专业团队的教学始终是传承的主流,在借助大众参与将传统艺术发扬光大的时候,要充分发挥专业团队的指导作用。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加快创新创意,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展开教学,让非遗文化的精髓得以保存。

比如通过专业教师录制教学视频等形式,在新媒体的渠道上进行发布,让民间参与者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又能有选择地将传统艺术的精髓融进自己的作品,保证艺术传承不走样。

总之,云阳板作为一种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不仅承载着陇西地区的古老文化,更承载着传播新时代新文化的重任,要不断加强云阳板的文化传承,同时不断促进创新,为云阳板的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

相关链接

陇西云阳板是甘肃省陇西县的团体舞蹈艺术,因其道具由传说中八仙之一的曹国舅所持法宝“云阳板”演变而来而得名。云阳板舞原来是当地庙会期间“朝山会”的一项民间纪念活动,以柔美矫健、干脆飒爽的风采闻名,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人民群众在节庆期间,期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和祝福吉祥如意良好愿望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属于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1994年《陇西云阳板》参加中国第四届艺术节演出,1997年获甘肃省广场舞“群星奖”银奖。《云阳板敲得满天笑》1999年参加甘肃省建国50周年文艺晚会并制作MTV,在甘肃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随后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播出,后又几经改编,参加了兰州华夏献土仪式,定西师专成立及定西撤地改市庆典演出。2001年《云阳板敲得满天笑》获第二届定西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2年代表甘肃省参赛的唯一一个民间舞“陇西云阳板”在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广场舞比赛中荣获银奖。

猜你喜欢
陇西云阳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那个叫云阳的孩子
陇西县节水灌溉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
席晓辉作品
湘剧《云阳壮歌》剧本研讨会
一组馆藏藏式铜佛造像研究初探
2017年度甘肃省三八红旗手(集体)名单
唐朝皇室祖籍问题辩证
万山之王——云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