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会工作职能转变研究

2021-11-30 13:04师银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院
营销界 2021年33期
关键词:职能财务会计财务

师银萍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学院)

新时期下的大数据发展时代,为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带来了诸多影响,而在这种环境下企业财务工作职能必须要从与时俱进的角度进行转变和延展,从不断提高整体财务工作职能转变的同时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在信息化环境的作用中,加快整个领域的工作职能转变,为企业的发展和财务会计工作提升提供重要支撑[1]。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会工作职能转变的意义

(一)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要求

新时期下的信息发展推动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同时也是现代企业信息技术与财务会计融合的核心构成要素。通过新的信息技术融合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在关注智能技术生产与智能通讯技术的同时,从自身转变的角度来寻求更多的发展和支撑,为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实现提供支撑与帮助。

(二)企业进步的客观规律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了助力企业经营环境提升的重要引擎,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更是面临业务、管理双重促进的问题。每一个企业管理者和财务管理人员都必须要通过准确预测、精准分析、及时反馈等方式来最大程度上发挥作用。特别是基础会计与管理会计而言,在日常工作推进的过程中,更是要结合企业乃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要,在环节业务生存压力的同时,从长远的角度来迅速转变自身的工作职能。

(三)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依据

成功的企业都必须要拥有最为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因此在信息化环境背景下的财务工作智能转变,不仅能够最大程度上调动财务管理部门合理运用信息系统,帮助每一名财务从业者都跟上智能化发展的角度,在精简队伍的同时增强对财务管理的资金投入,最大程度上为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与保障。

(四)关注信息化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对于信息化的财务管理工作而言,在日常的实践中必须要借助最先进的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手段,来处理逐渐复杂、庞大的数据量。可以说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帮助很多的财务工作者从大量的传统的记账工作中挣脱出来,面对着一些冗余的数据更是实现了机械式的工作推进。利用“输入、处理与输出”的方式来实现了“一气呵成”的会计凭证到会计报表的转换工作,在最大程度上提升信息系统自动、准确转换的同时,充分的利用账表数据中的查询和分析功能,从本质上实现了数据的资源共享和资源交换,为整体的财务处理工作提供连续性、一体性与严密性,为日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2]。

■信息化环境下财会职能转变的手段

(一)提升企业财务人员信息管理意识

信息化下的财务会计职能转变,必须要从从业人员的自我认知入手。在关注时代发展以及领域进步的同时,从“我”做起,树立起科学、有效的信息管理思维认知,通过提升企业发展、创新认知能力提高的角度来实现财会职能的转变。在实际的工作中,一方面企业管理者不仅要关注会计工作职能在新形势、新背景下的转变,最大程度上因地制宜地引入各类信息技术管理设备和管理技术。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层还应当定期的将相关领域发展中,与会计管理工作相匹配的最新理念进行导入,在加快会计人员思维意识转变的同时,鼓励每一名财务人员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财务信息管理工作中来,在提升职能转换的同时对相关的信息管理技术进行熟练掌握,最终实现会计职能的本质转变。

此外,在信息化背景时代财务从业者还要深刻的认识到会计职能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重要性,在“请进来、走出去”的过程中助力发展,为企业的进步提供支撑。在关注“信息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开展各类财务工作[3]。例如,对于财务出纳人员来说,要做好附件单据录入到报表生成的过程中,必须要从陈旧的人工核算中挣脱出来,借助财务共享系统来实现一站式服务,而出纳在完成相关业务后,则是要通过做好各个时间点的资金计划,来确保资金使用效率和使用质量。

(二)不断健全会计信息体系

详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标准对于会计职能发展在信息化转变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健全的会计信息体系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会计职能科学的规范转换,同时也能够为整个的财务会计工作发展提供更加现代化的进步方向。

首先,在企业财务与会计工作信息标准化体系的构建中,必须要从中国现有的财务会计相关标准整合角度进行入手,通过借鉴相关成功案例来开发出更加适合不同企业的信息化财务管理软件。其次,要加快财务会计职能管理从分散化的管理手段逐步转变为同一的管理方式,在突出企业财务信息数据有效结合的同时,最大程度上避免企业财务风险和监督管理风险。在强化信息与财务会计管理共享的同时,最终实现既定的会计职能转变而努力。最后,企业财务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当充分的结合《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定》所提出的相关要求,在现有的会计软件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升级,最终满足相关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通过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调整的配套完善,为相关职能转变提供有效的制度支撑和保障。

(三)关注财务管理软件的应用与创新

在财务职能转变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财务管理软件以及企业平台的实际应用来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应用,将相关的财务工作软件以及职能发挥到极致,为整个企业的进步与财管理念带来更多可能而努力。一方面,企业要结合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需要来构建出一整套的数据库,在关注财务综合情况与宏观调控情况的同时,对企业的各类交易信息和生产运营信息进行不断更新,借助财务动态化管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提升财务工作的完整度。另一方面,在日常的财务管理软件应用中,也要关注对软件的更新与使用,从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来实现会计工作职能与工作的深度融合。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可以结合自身财务职能来对相关软件进行更新,如财务网络监督系统、财务网络报销系统等,都会有效的突破传统财务管理工作的束缚,在无纸化运营与管理中,实现整个财务工作的创新和融合,最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4]。

(四)不断统一数据标准

传统的企业财会管理工作不仅缺少科学、统一的数据标准与信息标准,同时在日常工作推进过程中,部门与部门之间、车间与车间之间的计算标准、统计标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这种大背景下,财务管理工作如果得不到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撑,那么便会直接导致整个工作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发展制约,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发展的进程,同时也会无形中增加财务从业者的工作负担。为此,在这种大背景下每一名企业财务从业者都必须要充分的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在调动自身工作积极行动同时,加强统计口径与信息口径的管理与输出,通过标准化的体系建设来加强各部门与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交换,在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智能化发展的同时,为企业的整体目标以及战略落地提供支撑与保障。

(五)关注成本职能在信息化中的转变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必须要从经济效益和节能降耗角度出发,在关注成本控制的同时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企业谋求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利润增长点。因此,在信息化背景下的财务人职能转变中,也要从“投入-产出”的过程中,利用大数据的优势开展合理、必要的服务,在降低可控成本的同时,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作用。因此在实际的财务信息化工作中,相关财务从业者以及管理者就可以通过对ERP 等平台的成本核算标准所显示的数据,制定出产品的物料消耗清单,通过结合每一个生产车间以及生产环节的应用,来对不同工序所需要进行的定额制造费用进行把控。通过信息化操作平台的“操作仓”功能,来对相关环节进行把控,以此确保整个成本核算工作能够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设定成为一种最优的成本核算模型,为后续工作的成本分配方案提供支撑与保障[5]。

随后,相关财务工作人员还应当通过不断的专业水平提升,来导入一些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借助信息化技术的力量来做好产成品、成品的成本核算工作,提升成本核算准确性和及时性。

■总结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的信息化企业财务工作必须要与现阶段的信息化发展进行高度融合,通过不断提升企业财务会计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的角度,来最大程度上的降低企业内耗。通过有的放矢的方式来不断强化财务工作信息化进程,在适合自身的发展的信息财务体系中,完成财务会计工作信息化的有效推进,从不断提升财务会计管理手段与管理方式,完成企业的良性运行与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职能财务会计财务
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混合式项目化教学模式探讨
督办职能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讨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发挥人大职能优势 推动建立社会治理共同体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突出人大特色 发挥职能优势 持续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